第20章 运气爆棚

关灯
黑暗中,暧昧声响逐渐安静下来。

     两道呼吸变得平缓,施向明伸手拉下床头柜前的台灯灯绳。

     这盏台灯原本应该在客厅书桌上,但因为王念脸皮薄,每次完事之后都不好意思开大灯,施向明干脆把台灯搬了进来。

     王念就在这种若隐若现的昏黄光线中起床擦洗,再穿好睡衣。

     “我去看看孩子们睡了没有?” 收拾妥当之后,施向明披上衣服起身,声音还残留着丝浓情之后留下的沙哑。

     两个孩子第一天到新家,不知道会不会认床。

     王念没跟着去瞧,收拾妥当又钻回了被窝。

     忙活一天,送走黄秋红和刘超仙两家人,又和施向明小别胜新婚到现在,终于有空查看空间里的情况。

     空间三十平左右,四周被一片浓郁雾气所包围。

     王念试着走进雾气,走是能走进去,就是没法呼吸,两三步之后就不得不返回来。

     空间正中间有个三层架子,底下同样被雾气所包围。

     架子就好像悬浮在空气中似的。

     第一层是基础调料,盐、胡椒粉、辣椒粉、花椒、欧芹等各种天然香料。

     第二层写着二级调料,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加工调料,比如味精,酱油和醋等都在这个架子上。

     第三层是各种深加工的酱料调料,晚上炸酥肉用到的姜粉就在其中。

     就是拿下姜粉那一瞬,调料架下雾气突然散开,又出现了新的一层。

     王念走到架子前,刚想蹲下身仔细查看。

     忽然……架子往上升起,第四层刚好和眼睛齐平,仿佛知道王念心里想什么似的。

     为了验证心里想法,她脑中默念起卤牛肉需要用到的香料。

     调料架子果然又降了下来,卤牛肉所需要用到的香料自动飞起,只要一个念头立即就出现在现实世界里。

     王念轻轻一挥手,香料们又尽数回到了罐子里。

     重新将注意力回到第四层,看清各个小罐子上提着的标签时,眼睛忍不住一亮。

     “面粉……高汤?” 各种筋性面粉,全麦面粉,还有杂粮粉,只要是做面食用到的面粉几乎都有。

     而且让王念最高兴还属右边那些罐子上些的高汤膏。

     意念一动,猪骨高汤罐里飞出块乳黄色的膏体,大小就和香皂差不多。

     脑海中瞬间有了关于明云猪汤骨膏的具体介绍。

     王念没想追寻明云猪出自什么世界,反正自从穿越发生和空间出现后,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吃惊。

     猪骨膏不仅味道鲜美,其中那串介绍功效的文字能看得人眼花缭乱。

     最后王念总结下来其实就一句话:堪比补药。

     鸡羊牛等骨膏比较常见,不常见的海鲜类膏汤,最后王念还看到一锅美容养颜滋补类膏汤,是由许多种药材制作而成。

     “终于……”王念体会到了拥有金手指的那种激动感。

     又仔细地检查了各种调料之后,把目光又放到被雾气包裹住的地方。

     不知道解锁下一层的条件是什么,但……不由让人期待了起来。

     嘎吱—— 开门声一响,王念就立刻收回了意念。

     施向明关掉手电筒的灯,将外衣挂到衣架上,才带着一身寒气回到了床上。

     “睡了吗?”王念问。

     “睡了!”施向明淡淡笑了笑,随手从床头柜上拿起本书翻开:“最近厂里来了批国外淘汰的汽车零件,我可能要忙上一段时间。

    ” “是不是拆解然后模仿学习用在咱们自己的车上?” “你还懂汽车?”施向明又惊又喜,长臂一伸将王念捞到怀里,下巴抵上头顶:“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模仿再超越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 王念笑嘻嘻地用头发蹭施向明下巴:“我不懂汽车,不过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出比国外好一万倍的汽车零件。

    ” 在王念看不到的地方,一双眼眸中笑意渐起,修长手指温柔而炙热地摩挲着指腹下柔软的脖颈皮肤。

     “你好好工作,家里有我!”王念又说。

     “有你在,我放心。

    ”施向明笑意舒朗,眸底再次归于了平静。

     “那下个星期学校开学你肯定没时间送书文去学校吧?” 厂里的小学是九月十五号开学,按照施向明刚才所说,正好遇上他最忙的时候。

     幼儿园倒没有寒暑假,每个月一元五毛费用,每个月月初都能送去,主要是方便上班的女同志们。

     “只能麻烦你。

    ”施向明叹,又猛地想到柴火棚的事,捏了捏王念耳垂笑道:“柴火棚子我找个人来帮忙搭。

    ” 今天挡雨的雨蓬还要明天早点起来才收得了尾,施向明实在没时间再搭个柴火棚。

     “我自己来!”王念噌地坐起,信心满满:“我帮大爷搭过牛棚,柴火棚简单,就是……又得花钱买砖。

    ” “买就是。

    ” “那我再去换点票,还要给书文买铅笔和作业本,书也得去学校报名领票……” 王念一样一样地数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这么一算下来,好像不比施向明松快多少,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忙完。

     窗外静悄悄的。

     屋里灯光昏黄,施向明双眸都被眼前那个笑声如同清脆银铃的女人所占据。

     原来……琐碎的生活竟也会让人心口发烫。

     *** 不知是昨晚畅想未来太兴奋还是施向明回到身边觉着安心,这一觉王念睡到天大亮才悠悠转醒。

     被窝那一边冷冰冰的,不知道施向明已经起来了多久。

     等王念穿好衣服走出卧室,才看到小房间的门已经敞开,两个孩子正在忙活着穿衣服。

     确切的说是施书文帮施宛穿衣服。

     “怎么手进不去?” 好不容易把头套进绒衣,却怎么也没法子让手进去,急得施书文满头大汗,连自己穿了一半的裤子都没提。

     “以后穿不好衣服就叫我。

    ” 王念走过去,把卷在一起的绒衣放下来,才穿另一只袖子。

     有了昨天的“护犊子”,施宛表现得对王念非常亲近,绒衣一穿好就抱了个满怀,仰头甜甜地叫起来。

     “王念姨姨。

    ” 王念轻轻捏了下没什么肉的脸颊,笑眯眯地问:“昨晚睡得好不好?” “可暖和了。

    ”施宛脑袋晃的像拨浪鼓,咯咯地笑着比划:“床有这么大,枕头有这么软……” “你爸呢?” 等施宛穿好衣服,王念拉开窗帘,又把被子叠好,才问正在穿鞋的施书文。

     “爸上班去了,让咱们自己去食堂吃早点。

    ” 施向明一上班,家里就剩下王念带两个孩子,施书文还是觉得别扭,说话时头都不敢抬起来看人。

     王念还是随他,想了想说道:“我煮面条吃,食堂太远了。

    ” 厂子里的两个食堂都靠近单身宿舍楼,从这走过去至少得半小时。

     与其如此,还不如生火煮碗白水面来得快。

     况且……正好试试昨晚刚得到的猪骨膏汤t。

     三人洗漱好,施宛还是黏在王念身边,小小一个人儿乖巧地非要帮忙烧火,举着根比自己还高的柴往灶膛里塞。

     “你就别帮倒忙了!” 别扭不了多久,施书文就因为妹妹不得不也加入帮忙的行列中。

     旁边刘超仙家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就连胡婆婆早早就去后山侍弄以前种的一块菜地。

     “面条,好香的白面条。

    ” 结婚时陪嫁的东西里有捆细面,是大娘吴英走十几里路去隔壁公社才买到的喜面。

     结婚到现在王念就吃了过一回,施向明回安怀那几天甚至连早饭都省了。

     放前世被人嫌弃的挂面在眼下那也是好东西,施宛一看到王念把面条拿出来眼睛都亮了几个度。

     “爷爷家吃黑面,奶奶说没钱买挂面。

    ”施书文冷不丁地插了句话,听得王念还微微愣了愣。

     很快……她反应过来了。

     这小子是在变相告状呢! “咱们家不吃黑面,以后只吃白面和白米。

    ” 果不其然,下一秒施书文的嘴角压都压不住地翘起来,就像只成功偷到鱼干的小花猫。

     还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

     “肉香,面条有肉香。

    ” 看似简简单单的清水面,一股子浓郁肉香飘散开来,确实是长时间炖煮的猪骨高汤味,还要更加鲜美些。

     “吃面,吃完咱们去山上捡野板栗,晚上用板栗给你们做好吃的。

    ” 这是前世带娃学到的经验。

     想要和孩子们快速亲近,最好的方法就是共同完成一件事,在完成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信任意识。

     虽说要让两人把自己彻底当成家人恐怕还需要不停的建立信任。

     当然……施宛可能容易得多。

     小姑娘抱着王念的腿半张脸都贴在碗边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面碗。

     “吃饭吧。

    ” 一高一矮两个板凳,让两个孩子就在家门口开始吃面,王念自己则是端起碗走到了地坝上。

     刚开始还没注意到,挑面条的时候才发现挡雨蓬好像已经做好 走到地坝才确认,雨蓬确实已经装好。

     两根木头紧紧用铁丝固定在墙壁上,另外两根则要短些。

     木棒的头各插入了一个L形铁管子,王念只需轻轻拉下短的木棒,帆布展开立刻形成了个雨蓬。

     如果天晴,把木棒往墙推就能收拢过去,一点都不会影响光线。

     “这就是有个理工男老公的好处吗?”王念吸溜了口面条笑着自言自语。

     虽然没搞懂雨蓬的工作原理,但就是觉得好,同时心里还决定明天要早点起,不能让施向明再饿着肚子去上班了。

     今天早上不知道起多早才能在上班前把雨蓬做好。

     “小心点,你们都小心点。

    ” 就在王念暗自欣赏时,竹林里突然传来女人焦急的提醒声。

     几个身穿蓝色工服的男同志抬着好几样家具逐渐走进,竹林里不时划过的竹叶让女人焦急地连连出声提醒。

     可惜几个男同志看着就像很赶似的,不仅没有避开,反而越走越快。

     红得发亮的家具,王念是看不出什么材质。

     几人哐哐哐地抬着五斗柜爬上楼梯,走进二楼王念家头顶那间屋子。

     就几分钟时间,几人又涌了出来。

     其他人忙着下楼,就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中年人和刚爬到二楼楼梯口的女人打了声招呼。

     “嫂子,剩下的你就自己弄一弄,我们这还上着班呢……就先走了啊!” 说完,几步跑下楼梯,消失在了竹林小路上。

     周一上班时间被叫来帮人搬家,这新来的邻居要么人缘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