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许偌

关灯
“你此去战场,不怕死吗?”江载初忽然静静问遒。

     那人抹了抹脸,低头想了半晌.方道:“昨晚来募兵的兄弟道理说得明白,这仗咱们不打.将来就是老婆和娃子受苦.那时为了一象老小,我马贼也当了,钱袋也偷了,都是九死一生的勾当,打仗还有什么好怕的!” 韩维桑看着他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脸。

    他的辞藻并不华丽。

    甚至结结巴巴的.她却觉得眼眶微热—— 这几年的时间,她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守护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人。

     她也曾经觉得太过疲倦,难以支撑. 可到了这一刻。

    她真正觉得。

    自己所做的那些。

    都是值得的。

     远处有人喊;“张二,我替你签了!” 他远远答应了一声,一骨碌翻身上了自己牵着的那匹瘦弱的马匹,朝两人拱了拱手:“我先过去了,两位,再会了。

    ” 韩维桑看着她瘦弱的背影,无意识地握紧了江载初的手,轻声道:“你答应我……会带着他们打胜仗,让他们能……回家。

    ” 江载初微微偏过头,声音低沉:“将他们尽数带回来,我或许做不到。

    可是,维桑,我允诺你,只要在战场上一日,我就会和他们在一起,绝不背弃。

    ” 韩维桑握紧了他的手,他的眉眼沉静,温暖坚定的力量,也一并传递而来。

     到了第三日,小镇上便容纳下了远不止五千人。

     因十崖镇上有数个晒谷场,被辟为新兵操练营,顾飞开始着手训练新入伍的士兵们。

     江载初午时过后匆匆回来,“我下午送你回去。

    ” 韩维桑怔了怔:“这么快?” 他淡淡看她一眼,又若无其事转开目光,只说了一个“嗯”。

     顾飞抽身出来,亲自将他们送至小镇外,临别之时,这个其貌不扬的汉子朝韩维桑拱了拱手,大声笑道:“郡主,后会有期。

    ” “后会有期了。

    ” 身后江载初将韩维桑的风帽拉起,乌金驹欢嘶一声,直往前奔出去。

    隔着风帽,他的脸颊在她侧脸轻轻摩挲,温暖而贴切,忽听她轻声问:“你何时走?” 他的目光注视前方,并不愿回答她这个问题,却也不得不说:“明日。

    ” 她在他怀里微微蜷曲起身子,并没有什么反应,只说:“哦。

    ” 入夜时回到谷中,江载初松开缰绳,怀中韩维桑已经沉沉睡去。

    他小心将她抱下马,径直送去了卧房。

    侍卫递了封急信过来,江载初拆开看过,有片刻怔忡,随即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点燃了。

    眼看着纸片化为灰烬四散,他目光远眺东方,低声道:“准备一下,凌晨起程。

    ” 韩维桑迷迷糊糊间睡到半夜醒来,屋内点着一盏灯,江载初坐着的背影看上去有些孤寂。

     她并不是有意想要惊动他,可是稍稍翻了个身,他却已经察觉,走至床边道:“我吵醒你了?” 她摇了摇头,江载初的表情有些僵硬,虽是刻意放低了声音在同她说话,却带了些沙哑。

     “你怎么了?”韩维桑想去拉住他的手,他却只是向她微笑道:“我陪你躺一会儿。

    ” 躺下后,韩维桑才觉得他的睡相不太规矩。

    翻来覆去,似乎藏着心事。

    她并未开口询问,将脸贴在他的脊背上,一时间竟舍不得睡去。

     江载初忽然一个翻身,薄唇落在她纤细温热的颈上,像是孩子一样,蜷缩在她怀中。

     “你怎么啦?”她终于迟疑着问他。

     他的声音略略有些沉闷:“皇帝病重。

    ” 韩维桑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如今不过三岁多的小皇帝。

    她心中有个模糊的想法,却又不敢去求证,只能沉默下来。

     “不是我做的。

    ”江载初忽然说,“周景华给他下了药。

    ” 蓦然间被他猜中心思,韩维桑有些尴尬:“我知道不是你做的。

    ” 他自她怀中抬起头,似笑非笑:“你心中从没这么想过?” 韩维桑转开了视线,没有说话。

     “我找到他的时候,希逸就已经不能说话了。

    ”江载初叹了口气,“加之一路难逃,路上难免艰难困苦,又受了风寒,如今病重不起。

    信上说,恐怕会早夭。

    ” “他叫希逸吗?” 江载初并不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低声道:“名字好像是他母亲取的。

    ” 希逸希逸是希望孩子无拘无束的意思吗? 韩维桑忽然想起孩子的母亲,她是元家的小姐,本是江载初的未婚妻,最后却嫁给先帝……那时也曾在含元殿见过她一面,是个温柔美丽的女子。

    他们……皆算是名门出身吧?可是,若能够自己选择,那位年轻的太后大概会和自己一样想,宁可安安稳稳地生在寻常人家,远胜留在帝王家,整日担惊受怕。

     “你打算瞒着元皓行吗?”韩维桑轻声问道。

     江载初一时间没有回答,这些天元皓行与自己携手抗敌,一是因为国难当头,而是为了自己手中掌握着皇帝生死。

    若是小皇帝一旦驾崩,自己手中变没了可以掣肘他的把柄。

     韩维桑摸索着去握住他的手,轻声道:“元皓行那边,我想,若是皇帝驾崩,与你们反倒是一次转机。

    ” 他抬起眸子,嘴角抿紧,如同刀锋。

     “你父皇只有两个儿子,你兄长那一支血脉若是断了,本就应将天下交还你手。

    ”她的声音平静,“元家向来忠君,元皓行除了向你效忠,还能再去辅佐谁呢?” 微弱的烛光之中,她的声音很轻,却极为清晰。

    一字一句刻在他心上,残酷,带着血腥弥散的味道。

     他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却只是轻轻合上眼睛:“维桑,这三年时间,我一直在想……若是在含元殿我未刺他一剑,总有一日,我与他也会反目,或是他将我赐死,或是我反出朝廷,将他逼死。

    ”他的声音有些恍惚,又笑了笑,“你说,我这样想,其实不过是因为心中不安,极自私地找个借口吧?” 韩维桑只觉得自己心尖的每一寸,皆被他这恍惚的语气生生剪出了豁口。

     他哪里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他分明是……是在给她找借口。

     当年若不是她,又怎会把他逼到这条路上,自此背负弑君弑兄之名? 叙事察觉到她忽然间地落下的情绪,江载初伸手揽紧了她,低声道:“不说了。

    这些朝堂上的事,总是不令人省心罢了。

    ” 她知道他只是在安慰他,心下却是一片空洞洞的凉:“我们这样的人,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常人所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却是最难得到的吧……江载初,有时我也庆幸自己没有孩子。

    ”她喃喃地说,“即便上天给了我一个孩子,我也想要他,永不入帝王家。

    ” 她的话说的惨烈,他并没有接话,也没有安慰。

     良久,烛火明灭,他侧头去看她如明玉般的侧脸,长睫轻轻颤动,仿佛蝶翼,擦在他的心间。

     忽然间便醒悟过来,他们彼此的人生,终究已是这样不完整了。

     只留了当下而已。

     他抬起头,轻轻吻着她的下颌,最后游移至唇上,吮吸般的亲吻由轻至重。

    最后几乎变得如同狂风暴雨般,瞬间将她拉入极热烈的情绪之中。

     韩维桑勉强握住他开始不大安分的手,努力睁开眼睛,却只在他一双如同深渊般吸噬光亮的眼眸中,看到了浸涌的深情。

     “江载初……”她的声音渐渐变得破碎。

     他滚热坚实的男性身躯已经覆盖在她身上,一只手轻柔地托着她的后颈,仿佛身下这具纤瘦的身子上抹着甜美的蜜糖,他正一寸寸地探索,不愿错过分毫。

     他的吻缠绵动情,用尽了全力,想要让她放松下来,却终于还是顿了顿。

     韩维桑并没有再抗拒,只是微微侧过了脸,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眼角落下的液体,温热而细微的,却那样的咸涩。

     江载初直起身子,捧着她的脸,拇指滑过她的脸颊,微微带着粗糙,低声说:“对不起。

    ” 男女间的情事,本该是相爱之人自然而然的发生,是他那时强迫了她,而在那之后,她心中的阴影便一直横亘在心间未化。

     “我,我不是害怕。

    ”韩维桑低低抽了抽鼻子,强自克制住微微发颤的身体,声音低弱下来,“我真的……没有害怕。

    ” 蜡烛快要燃尽,静谧的夜中发出哔剥声响。

     他安静地看着她,又俯下身,重重吻在她唇上:“从今以后,我只有你一个。

    ” 他修长的手指有力地按在她柔软的胸前,似乎要让此刻的话深深铭刻进她的心上。

     泪水接连地滑落下来,这个瞬间,韩维桑不知道自己是喜是悲,过往的一切扑面过来,尘烟纷繁间,他待她,却犹如初识。

     若是只有初识,没有后来种种,又该多好? 韩维桑的手臂揽在他坚实精瘦的腰身上,指尖轻轻扣拢,这样轻微的一个动作,他却读出了暗示,伸出手,之间拂过她的额发,低声道:“你真的可以吗?” 她眼角还带着泪光,却只是温柔地努力抬起头,在他唇上轻轻触了一下。

     那盏油灯噗的一声灭了。

     像是有人将火折扔进了松油之中,升腾而起的熊熊烈火,刹那间吞没了江载初所有的理智。

     秋雨瑟瑟的夜,两人交叠的身影,在这落下的床帏间,从疏离渐至交融。

     而他竭尽全力的,只是将他自己的体温,传至她的身上。

     寅时。

     因为他折腾了她半宿,最后韩维桑睡去的时候,鬓边的黑发还带着湿漉漉的汗意。

     他却舍不得睡,轻柔的吻一再落在她眉心、脸颊,乃至唇边,她便不自觉地躲着,直到大半张脸埋在了锦被中。

     起身穿衣的时候,他终是回头看了她一眼。

     这一刻,她是真的睡得极沉,他又俯下身,在她眉心烙下一吻。

     薄唇轻轻一动,他说的是两个字。

     便是那时他留给她的手书——等我。

     战场上磷磷白骨,生死等闲,可我会为了这两个字,努力活下去。

     我亦知你重病缠身,一日日活得艰难,可你为了这两个字,也请努力地活下去。

     如此而已。

     江载初轻轻带上门,侍卫早已在院外候着。

     阿庄是睡梦中被抱过来的,犹自揉着眼睛:“叔叔,要去哪里?” 他伸手将他放在乌金驹上,淡淡笑着,并不回答:“韩东澜,以后我不是你叔叔。

    ” 小男孩懵懵懂懂看着他,他摸了摸他的脑袋:“我是你姑父。

    ” “你不早就是了吗?”阿庄又揉了揉眼睛,不解地问,“有什么差别?” 他爽然一笑,正要上马,身后却是厉先生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过来了:“殿下!” “老先生。

    ”江载初走至他身前,伸手扶住,郑重道,“内子的身子请务必上心,我不求蛊毒拔尽,只求……她还能活着。

    ” 厉先生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在他耳边说了句话。

     江载初听完垂眸,淡淡一笑:“明白。

    ” 翻身上马时,终于还是转身,望向她的方向,心中却只有三个字:“我信你。

    ” 雨水渐渐变大,这二十多骑快马在小道间大氅飞扬,终于消匿在这一川烟雨中。

     因是快马,出洮道不过花了五六日时间。

     阿庄是在第二日清早时,彻底醒了过来。

     一行人停下歇息,阿庄呆呆地看着江载初:“姑姑呢?” 他塞了块饼子给他,淡声道:“韩东澜,前几日你不是还说要随我去打仗吗?” “你真的带我去?”阿庄立刻站了起来,双眼放光。

     江载初拍着他的肩膀,重新让他坐下,慢声道:“自然是不能让你上战场的,可怎么打仗,怎么治人,你可以慢慢学。

    ” 阿庄埋头狠狠咬了几口饼子,蓦然间又抬起头:“那姑姑怎么办?”想了想,皱眉道,“我和你都走了,姑姑一个人留在那里,谁来保护她?”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笑了:“你姑姑比谁都要勇敢,也都要坚强。

    不过阿庄,我答应你,咱们打完了仗,就马上回去找她,好吗?” 小男孩将一块饼子吃完了,默默点头,自觉地爬上了马匹:“姑父,咱们快点走吧!” 江载初应了一声,翻身上马,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前方战报已经如雪片一般飞来,匈奴可汗冒顿入关,即将和左屠耆王冒曼会师函谷关。

    而中原军队主力亦在向函谷关移动,双方如今尚未正式对阵,但是不日的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江载初策马却没有直接驰向函谷关,出洮道至陈县,又花了足足两日时光。

     县城前的官道上,已经有一队人马停在那里,似是在等人。

    甫一见到西南方向来人,便有人疾驰而出,翻身下马道:“殿下,我家大人等候许久了。

    ” 江载初策马至那株大榆树下,目光落在侍卫们簇拥着的年轻男人身上。

     他无声地点了点头,勒转马头,当先入了县城,一行人在城西一座独宅大院停下。

     元皓行早已发现,此处守卫极其森严,他走近江载初身边,冷道:“殿下费了不少心思。

    ” 江载初亦不否认:“天子所在,便是皇城,本王岂敢大意。

    ” 元皓行面色不善:“如今我可以进去了吗?” 江载初做了个请的姿势,随他一道入内。

     游廊上亦是站满了士兵,最后一间屋子门口,元皓行听到了里边低低的抽泣声。

    他隐约识得是妹妹的声音,心下一紧,用力推开了门。

     屋子倒是通透明亮的,里边一股药香苦涩,扑鼻而来。

     年轻的太后半跪在床前,大约是在给皇帝喂药,不时发出抽泣声。

     “阿逸,阿逸,张开口……” 她劝说的声音忽然被一道尖锐又有些苍老的女声打断了:“哭什么哭!哭了皇帝就能听到吗?!” 太皇太后坐在床下靠榻上,背对着他们,声音显得烦躁不安:“的嘴掰开,喝不下去,就灌下去吧。

    ” 两位侍从正要上前,却被太后挡住了,她转过头,几乎用一种狠戾的目光看着那两人,嘴唇微微颤抖者,正要斥责,倏然见到元皓行,手中药碗几乎要翻到:“——大哥!” 元皓行几步上前,踢飞了两名侍从,扶起妹妹,低声问道:“皇帝现在如何了?” 她心慌意乱,只是垂泪:“从昨晚起,就什么都吞不下了。

    ” 元皓行接过她手中的碗,一只手扶在小皇帝的额上,低声道:“阿逸,是舅舅来了。

    ” 小皇帝脸色青白,肌肤是滚烫的,起先没什么反应,慢慢地,眼皮竟动了动。

     元皓行连忙试探着将勺子放在他唇边,他竟吞下去了。

    只是未吞两口,太皇太后霍然站起,指着元皓行道:“元大人,你带走的十万多精兵,如今终于来救驾了吗?” 元皓行恍若未闻,将一碗药喂完,才转向太皇太后,面如寒霜:“十万多精兵尽数交给宁王殿下,抵抗匈奴,这是陛下颁下的旨意,太皇太后忘了吗?” “你,你好大胆子!居然和逆贼勾结!”大皇太后倒吸一口冷气,眉目狰狞,“好,你们元家也是要反了吗?” 元皓行小心地替皇上拉上被角,平静道:“太皇太后纵容周景华与匈奴勾结,酿下滔天大祸,此等叛国之大事,太皇太后又准备如何自处?” 太皇太后被噎得说不出话,嘴唇气得发抖,用指尖指着元皓行,又指向太后,尖声道,“你们都是勾结好的!”顿了顿,又道,“妍妃,我知道你心中一直喜欢的是那个逆贼!现在好了,皇帝若是不治,你正好去投靠他!” 她本是出身名门,身份极为尊贵,可如今神智已失,一句比一句不堪。

     太后先是怔怔听着,脸色越来越白,没有丝毫血色,两行眼泪便扑簌滚落下来。

     “皇帝还在,岂容你疯了一般胡言乱语。

    ”元皓行踏上半步,他素来温和,此刻琥珀色的眼眸中直欲喷出火来,“把太皇太后请下去,勿要吵到殿下。

    ” 屋内的纷乱告一段落,江载初终于缓步而入。

     恰好两名侍卫“扶着”太皇太后出门,她一见到江载初,真正如疯了一般便要扑上去。

     “江载初!你还我皇儿命来!”她尖声叫着,眼中布满了血丝,“你这个贱婢生的逆贼……” 江载初脚步顿了顿,微微侧头,望向她的目光错综复杂。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轻而易举地压倒了她的胡乱尖叫,平静道:“三年前我杀皇兄,并非本意,可事后我想,我若不杀他,迟早也会被你们所杀。

    ” 他讽刺地笑了笑:“所以,走到这一步,我不悔。

    你们也是咎由自取。

    ” 太皇太后一时间没了声响,只是死死盯着他,嗓子里发出类似呜咽的声音。

     他终是不再看她,侍卫将她拖走,呼喊声也渐渐远去了。

     床榻边,太后不敢相信一般,看着缓步而来的宁王。

     数年不见,他和记忆中那个清贵明秀的少年,似乎大相径庭了。

     那时的他,远没有此刻这般沉着内敛的气度和这样举重若轻的眼神。

     江载初看了病榻上的皇帝一眼,终究依着规矩,向他和太后行礼。

     太后眼睁睁地看着他给自己行礼,身子轻轻颤抖着,却迟迟不能说出一句“免礼”。

     这个男人,她曾以为是自己相伴一生的夫婿,最终自己的丈夫却死在他的手上…… 而当她仅有的儿子,顶着“天子”的名号,被迫逃离皇城,甚至被灌下哑药……却又是他派人将他们救走,留在此处悉心医治。

     她最不想见的人,见到了她最狼狈无助的时刻。

     多么讽刺……这一刻,即使他跪在自己面前,她却真的已经欲哭无泪。

     江载初并未久留,稍稍看望了皇帝,便走出屋外。

     不多时,元皓行出来,同他并肩站在游廊拐角处,极目远眺:“阿逸是个好孩子。

    我教他的那些,他都记住了。

    ” 被后世称为“铁血宰相”的御史大夫微微合目,记忆纷至沓来…… 小皇帝固然是天下人的皇帝,却也是他的亲外甥。

    没有旁人在时,他很爱爬到舅舅的膝上,听他讲故事。

    他给外甥讲自古以来皇帝们的故事,讲他们如何思社稷,如何守国门,他听懂了,便说:“舅舅,以后我也要做那样的皇帝。

    ” 那一日小皇帝的脑袋圆圆的,眼睛也是圆圆,声音亦是稚气,可元皓行却并不知道,小家伙真正记住了这句话,且在朝堂上,亲口驳斥了周景华“弃守南逃”的提议。

     “我知道。

    ”江载初顿了顿,低声叹道,“毕竟,他也是我的亲侄子。

    ” 说起来荒谬,他虽然弑杀了先帝,可毕竟和这孩子有着相同的血缘,真正到了这一刻,心中竟也不算好过。

     “宁王,这句话我不得不问,若是皇帝薨了……”元皓行深深吸了口气,放把这句话说完,“朝中重臣又皆在你掌握之中,你想如何?” 秋风自花窗外掠进来,两根男人的脊背挺直,眼底皆是无声的肃杀。

     “秘不发丧,待中原平定,再行丧礼。

    ”江载初一字一句。

     元皓行身子微微一震:“你愿意以他的名义,平定这场胡乱?” “他本就是一个好孩子,却承受了太多丑恶之事,身后不该再留下骂名。

    ”江载初轻声道,“这大概是我这个叔叔,唯一能替他做到的了。

    ” “周景华呢?” “可以交给你,任由你处置。

    ”江载初毫不犹豫。

     元皓行沉默半晌,心中不由得想到,你若得知当年赐婚之时,正是因为周景华横插了一脚,才令世事凋零至此,只怕未必能如此刻这般淡定了。

     江载初停了停,又道:“我还需赶去函谷关,此间的事物,便劳烦元大人了。

    ” “这般信任我?” “驱逐匈奴之后,你心中愿奉谁为主,我心中并无把握。

    可至少现下,你我目标一致,无需多言。

    ” 元皓行定定看着他,轻声道:“若是我愿辅佐殿下呢?” 江载初淡淡扫他一眼,依旧没什么表情:“我自是乐意之至。

    只是来日尚且方长,大人不妨长思虑后再决断,以免摇摆不定,伤人伤己。

    ” 江载初离开时,玄色锦缎长袍被风带着微微掀起,脚步沉稳而坚定。

     这是元皓行心中寻觅已久的帝王,敏锐,担当,智慧,冷酷……可惜,并不完美。

     他尚有一个弱点,元皓行心中那个念头一闪而逝。

     既然决意奉他为主,元皓行所要做的便是替他拔除那点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