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二合一,求订阅……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下,完全勾起来了江美舒的好奇心好吗?
江美舒,“到底是长什么样啊?”
可惜,她还没问出来,那边梁秋润就已经谈完了,眼看着江腊梅他们都纷纷退离。
江美舒也住了嘴,不在和梁锐八卦,而是站在旁边打招呼,“姑姑。
” “杨主任。
” “陈科长。
” 挨个喊了一声,这些人基本都是老熟人了。
只是,七八年过去了,他们双方的身份地位调转了一个方向。
当初江美舒在肉联厂的时候,顶的是江美兰的缺,她那个时候在工会当临时工。
在说直白点,今天来梁家上门的这些人,随便哪个都是她的领导。
但是,如今双方的身份却变了。
他们这些人面临被肉联厂的李厂长,给孤立调职成为闲人的地步。
而江美舒却和梁秋润一起去了南方,听说在南方打出了一片天地。
更甚至,江美舒一个人就投资了不少产业,这些光听着就让人羡慕啊。
现在进入了八零年代,早已经不再像是之前那样了,谈钱色变了。
相反,这个年头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谁能挣到钱谁就是老大。
想到这里,在江腊梅点头招呼后,杨主任更是第一个过来拍马屁,“江同志,离开了肉联厂真是春风得意啊,要我说我当初和陈科长夸你,是个厉害的人物,这句话我真是没说错。
” 当初江美舒嫁给梁秋润,没几个人看好。
毕竟,江美舒当时是临时工,而梁秋润却是肉联厂厂长。
这两个人呢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去啊,但是偏偏两人就结婚了,日子还过的不错。
梁秋润当时被带走,被撸职,不少人都怕和他沾上关系被连累,但是偏偏江美舒不怕,她那个时候四处找人托关系。
想要把梁秋润捞出来,这份情谊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江美舒能走到今天,似乎不意外。
面对杨主任的恭维,江美舒笑了笑,“借您吉言了。
” “也希望杨主任今后步步高升。
” 漂亮话都会说,只是江美舒以前性格腼腆又清高,知道归知道,但就是说不出口。
出去南方做生意历练一番,反而还能说出来了。
听到祝贺,杨主任本该高兴的,可是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却高兴不起来,“我还步步高升什么啊,我们这一群人没被肉联厂,给革职开除都是好的了。
” 现在能保住闲差,都是他们比较幸运的事情。
若是真被革职了,这一家传三代的铁饭碗,可是保不住了。
江美舒听完,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半晌后才说道,“杨主任,您是个有能力的,而这世界上有能力的人不会被埋没。
” 杨主任苦笑了下没说话,倒是轮到经过梁锐的时候,他犹豫了下,到底是开口了,“梁锐,我家向东你还记得吗?” 杨向东,梁锐怎么会不认识呢。
他当时才转到肉联厂中学时,杨向东是他交的第一个朋友,也是他的头号狗腿,在过去年少不知事的时候,和杨向东做了不少错事和乐子事。
只是后来他爸从肉联厂被带走,也不在是肉联厂厂长后。
当时在他身边的一大群狐朋狗友散了一大半。
也只剩下杨向东和小候了。
所以提起杨向东的时候,梁锐还有几分恍惚,“叔叔,我怎么会不记得他,当初还是我俩一起去烧的厂房。
” “是啊。
”杨主任也感慨,“向东和你那个时候一样调皮,只是没想到你后来发愤图强考到清大去了,我们家向东没考上中专,读了个高中考了两次大学都没考上, 现在便——” 待业在家了。
这几个字他其实不太好说,因为嫌丢人的慌。
明明两个小伙伴曾经都是一样的胡闹,但是梁锐却改邪归正,发愤图强,成为人中龙凤,而杨向东却几次落考,如今在家成为待业青年。
梁锐也没想到自己小伙伴落到这个地步,他呆了下,过了好一会他才问,“叔叔,你家没搬家吧?我去看看东子。
” 他能去,杨主任巴不得。
“没搬家,还在老地方,梁锐啊。
”杨主任有些感动,“你能去看他也是好的,说明还把我们家向东当朋友,他这个孩子如今性子有些偏左了,你去帮我劝劝他也好,不是读书的料子,要不我们就不读书了。
” 梁锐嗯了一声,他和江美舒和梁秋润说了一声,便随着杨主任一起出门了。
这让跟着杨主任一起来的那些老同事,都羡慕的不得了。
看,这就是和厂长家的少爷,关系好的好处了。
哪怕是过了好几年了,人家还能捡起情分,在看他们家的死孩子,真是打关系都不会。
活该被人嫌弃。
等他们这些人出了门子,江美舒和梁秋润一起过来起身相送,梁家住的是四合院,大门口的屋檐格外的宽,他们站在屋檐下面,并不会被落雪给淋到。
一直等他们都离开后,江美舒才问梁秋润,“他们来找你做什么?” 梁秋润给她紧了紧露在外面的衣领,确定寒风不会灌进去后,这才解开大衣扣子,把江美舒搂在怀里,快步带她回到屋内。
他这才娓娓道来,“他们想让我出面,制止下李厂长,让他们这些人在回到原来的位置。
” 江美舒听完,她差点没被气笑,“这可能吗?” “这不是在天方夜谭吗?” “他们怎么会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梁秋润嗯了一声,“他们这些人是好日子过久了,以至于没脑子了。
” 他也是出去后才发现,这是在国营厂子待久的通病,想当然,铁饭碗,觉得能一碗传三代。
江美舒,“那你答应他们没?” “怎么会?” 梁秋润见她喜欢吃炭闷的红薯,这样的红薯闷熟后,又甜又香又糯,他便给她从炭盆子里面刨出老了一个,外面有小灰有些脏,他剥去了外皮,这才递给江美舒。
江美舒也没客气,咬着甜滋滋,软糯糯的烤红薯,只觉得幸福感爆棚。
果然有些食物,只适合冬天吃,才会有氛围感。
“别说我已经离开了肉联厂,就算是我
江美舒也住了嘴,不在和梁锐八卦,而是站在旁边打招呼,“姑姑。
” “杨主任。
” “陈科长。
” 挨个喊了一声,这些人基本都是老熟人了。
只是,七八年过去了,他们双方的身份地位调转了一个方向。
当初江美舒在肉联厂的时候,顶的是江美兰的缺,她那个时候在工会当临时工。
在说直白点,今天来梁家上门的这些人,随便哪个都是她的领导。
但是,如今双方的身份却变了。
他们这些人面临被肉联厂的李厂长,给孤立调职成为闲人的地步。
而江美舒却和梁秋润一起去了南方,听说在南方打出了一片天地。
更甚至,江美舒一个人就投资了不少产业,这些光听着就让人羡慕啊。
现在进入了八零年代,早已经不再像是之前那样了,谈钱色变了。
相反,这个年头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谁能挣到钱谁就是老大。
想到这里,在江腊梅点头招呼后,杨主任更是第一个过来拍马屁,“江同志,离开了肉联厂真是春风得意啊,要我说我当初和陈科长夸你,是个厉害的人物,这句话我真是没说错。
” 当初江美舒嫁给梁秋润,没几个人看好。
毕竟,江美舒当时是临时工,而梁秋润却是肉联厂厂长。
这两个人呢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去啊,但是偏偏两人就结婚了,日子还过的不错。
梁秋润当时被带走,被撸职,不少人都怕和他沾上关系被连累,但是偏偏江美舒不怕,她那个时候四处找人托关系。
想要把梁秋润捞出来,这份情谊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江美舒能走到今天,似乎不意外。
面对杨主任的恭维,江美舒笑了笑,“借您吉言了。
” “也希望杨主任今后步步高升。
” 漂亮话都会说,只是江美舒以前性格腼腆又清高,知道归知道,但就是说不出口。
出去南方做生意历练一番,反而还能说出来了。
听到祝贺,杨主任本该高兴的,可是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却高兴不起来,“我还步步高升什么啊,我们这一群人没被肉联厂,给革职开除都是好的了。
” 现在能保住闲差,都是他们比较幸运的事情。
若是真被革职了,这一家传三代的铁饭碗,可是保不住了。
江美舒听完,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半晌后才说道,“杨主任,您是个有能力的,而这世界上有能力的人不会被埋没。
” 杨主任苦笑了下没说话,倒是轮到经过梁锐的时候,他犹豫了下,到底是开口了,“梁锐,我家向东你还记得吗?” 杨向东,梁锐怎么会不认识呢。
他当时才转到肉联厂中学时,杨向东是他交的第一个朋友,也是他的头号狗腿,在过去年少不知事的时候,和杨向东做了不少错事和乐子事。
只是后来他爸从肉联厂被带走,也不在是肉联厂厂长后。
当时在他身边的一大群狐朋狗友散了一大半。
也只剩下杨向东和小候了。
所以提起杨向东的时候,梁锐还有几分恍惚,“叔叔,我怎么会不记得他,当初还是我俩一起去烧的厂房。
” “是啊。
”杨主任也感慨,“向东和你那个时候一样调皮,只是没想到你后来发愤图强考到清大去了,我们家向东没考上中专,读了个高中考了两次大学都没考上, 现在便——” 待业在家了。
这几个字他其实不太好说,因为嫌丢人的慌。
明明两个小伙伴曾经都是一样的胡闹,但是梁锐却改邪归正,发愤图强,成为人中龙凤,而杨向东却几次落考,如今在家成为待业青年。
梁锐也没想到自己小伙伴落到这个地步,他呆了下,过了好一会他才问,“叔叔,你家没搬家吧?我去看看东子。
” 他能去,杨主任巴不得。
“没搬家,还在老地方,梁锐啊。
”杨主任有些感动,“你能去看他也是好的,说明还把我们家向东当朋友,他这个孩子如今性子有些偏左了,你去帮我劝劝他也好,不是读书的料子,要不我们就不读书了。
” 梁锐嗯了一声,他和江美舒和梁秋润说了一声,便随着杨主任一起出门了。
这让跟着杨主任一起来的那些老同事,都羡慕的不得了。
看,这就是和厂长家的少爷,关系好的好处了。
哪怕是过了好几年了,人家还能捡起情分,在看他们家的死孩子,真是打关系都不会。
活该被人嫌弃。
等他们这些人出了门子,江美舒和梁秋润一起过来起身相送,梁家住的是四合院,大门口的屋檐格外的宽,他们站在屋檐下面,并不会被落雪给淋到。
一直等他们都离开后,江美舒才问梁秋润,“他们来找你做什么?” 梁秋润给她紧了紧露在外面的衣领,确定寒风不会灌进去后,这才解开大衣扣子,把江美舒搂在怀里,快步带她回到屋内。
他这才娓娓道来,“他们想让我出面,制止下李厂长,让他们这些人在回到原来的位置。
” 江美舒听完,她差点没被气笑,“这可能吗?” “这不是在天方夜谭吗?” “他们怎么会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梁秋润嗯了一声,“他们这些人是好日子过久了,以至于没脑子了。
” 他也是出去后才发现,这是在国营厂子待久的通病,想当然,铁饭碗,觉得能一碗传三代。
江美舒,“那你答应他们没?” “怎么会?” 梁秋润见她喜欢吃炭闷的红薯,这样的红薯闷熟后,又甜又香又糯,他便给她从炭盆子里面刨出老了一个,外面有小灰有些脏,他剥去了外皮,这才递给江美舒。
江美舒也没客气,咬着甜滋滋,软糯糯的烤红薯,只觉得幸福感爆棚。
果然有些食物,只适合冬天吃,才会有氛围感。
“别说我已经离开了肉联厂,就算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