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二合一,求订阅……

关灯
这样的话,梁母相处也会方便一些。

     梁秋润,“我找找,看看能不能找个小保姆跟着。

    ” 只是这小保姆的人选是不好找的,到最后梁秋润从远房亲戚家,找到了一个十九岁的女同志叫梁兰香。

     对方家里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她不愿意,宁愿跟着去给梁母做小保姆,也不愿与在家嫁人。

     江美舒也去见了一眼梁兰香,圆盘子脸,浓眉大眼,在往下穿着一身补丁衣服,有些拘谨的揪着裤腿。

     小声地喊了一声小婶。

     江美舒诧异地去看梁秋润,梁秋润点头,“没喊错,我和她爸是隔了房的堂兄弟。

    ” 江美舒拉着她的手一顿,因为她发现梁兰香的手,比她妈的手茧子还厚,她默然了下,“我喊你兰香吧,往后就要麻烦你跟着二奶奶了。

    ” 二奶奶便是梁母。

     梁兰香点头,“我会照顾好二奶奶的。

    ” “我原先在家就是照顾我奶奶。

    ”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我奶奶瘫痪了,我都能照顾的很好,她背后屁股都没生褥疮。

    ” 江美舒心里微微叹口气,她想夸对方的,但是怎么也夸不出来。

     因为照顾祖辈这件事,不该落在孙子辈的头上,无非是上一辈的缺失,才让她来顶上了缺位。

     她索性不在提这个话题,直接提起来工资,“你贴身照顾我母亲,基本上需要24小时在一块,但你不需要做饭,家务这些活,因为这些有人会分担,你只需要陪着我母亲,看好她,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她一个人离开。

    ” “工资的话我们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若是合适,后面会给你涨到八十一个月。

    ” 之所以开这么高的工资,是因为需要全天都在,哪怕是不需要做太多的活,但是失去了自由这是必然的。

     所以江美舒给的工资,几乎是高出市面上一大半。

     梁兰香也有些惊呆了,“这么高的工资吗?” “对,在加上你还需要背井离乡。

    ” 梁兰香老实道,“我就看重了背井离乡,如果不背井离乡,我爸妈又会把我抓回去嫁人的。

    ” 江美舒,“那不会,你跟着我们走的话,没人能够抓你回去嫁人。

    ” “当然,前提是你自己能立住。

    ” “我肯定能立住。

    ” 梁兰香保证道。

     他们光确定了人选还不够,还要让梁母在来过目一眼,梁母是知道梁兰香这孩子的,是个命苦。

     性格也老实憨厚,不奸猾,便定下了她。

     确定了照顾梁母的人选。

     江美舒和梁秋润便开始着手统计,这次南下的名单,人还有些多。

     她和梁秋润,还有梁母和林叔,外加沈明英两口子,杨向东和赵晓娟这俩人也是要下南方的。

     梁秋润这边往日的下属里面,就杨主任和陈科长都答应去南下了,这二人也是果断的。

     这人数一确定,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十多个人了,都要买票。

     年轻人买的硬座,年纪大的买卧铺。

     光买车票开证明都开了十来张,各自找各自的单位开,不方便开的便由梁秋润来解决。

     定了出发的时间是正月十九号。

     这一路上人多,倒是也没那么无聊,因着江美舒和梁秋润的关系,这次来的人基本上都捧着梁母。

     老人爱热闹,梁母也不例外,三天的火车时间几乎笑容没停歇过。

     等到二十二号早上抵达到了羊城后,大家身上的大棉袄子都穿不住了,纷纷脱了下来。

     梁母更是直言道,“我怎么觉得这羊城的空气,都比我们首都舒服许多啊。

    ” 首都的空气冷而干,吸入鼻口,带着冷冽和干燥。

     但是羊城的空气一下车就能闻到,温而润,呼吸进去鼻腔会很舒服。

     江美舒笑了笑,“这边是南方水汽大,空气中湿润度高,我们北方则是相反。

     梁母下意识地说道,“那我来对了。

    ” 来这里呼吸都是舒畅的。

     江美舒听到这话忍不住和梁秋润,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有些高兴。

     觉得没让梁母白来。

     人多,安排起来也要分几部分。

     梁母,林叔,还有贴身照顾的梁兰香三人,是直接带到小白楼的。

     江陈粮和赵晓娟,以及杨向东三人,被江美舒安排到了,她母亲住的小院子。

     只是人又多了,小院子可能住不下了,又需要物色新房子了。

    不过这些是安定之后的事情。

     至于杨主任和陈科长,则是跟梁秋润去了宏泰宿舍,暂时安置在这里,后期他们工作的地方,梁秋润还在思考。

     等这些人的去处都定好后,各去各的位置。

     梁秋润领着梁母和林叔回小白楼,当梁母看到小白楼时,她愣了许久,“这是小洋楼?” 她年少时期曾住过,后来她娘带着她改嫁后,就在也没住过这类房子了 梁秋润点头,“对,早些年这里是租界,所以房子都按照西洋房子建造的。

    ” 梁母有些心动了起来,她上了台阶往里面看,面带喜色,“这种房子好住。

    ” 比四合院好住,哪怕是半辈子的四合院,梁母更喜欢的还是小洋楼。

     屋内一应俱全,可以不用出门。

     梁秋润点头,领着梁母进门,梁母和林叔年纪都大,给他们安排在一楼的位置。

     一楼外面还长着香蕉树和荔枝树,芒果树。

     虽然是冬天,但是羊城一年四季如春,这些数也都是郁郁葱葱,很是惹眼。

     梁母有些意外,“这边的树怎么都是绿色的,不像是我们那边,到处都是灰蒙蒙的。

    ” 梁秋润,“四季如春便是这样。

    ” 梁母像是一个好奇宝宝,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这是什么树啊?怎么这么大的叶子,我还从未见过这种大树叶。

    ” 说是树,也不尽然,因为没有见到主杆。

     江美舒好脾气地解释,“这是香蕉树。

    ” “那这个呢,这个好高,怎么瞧着好像挂的还有果子?” “这是芒果树,有几棵树例外提前瓜果了,往年不会这样。

    ”她领着梁母往外看,“这边一楼有花园,二楼有阳台,种菜种花都可以。

    ” 梁母本来对羊城的生活,还有几分茫然的,她来纯粹是不想伤了孩子们的心,但是经过江美舒这一介绍。

     她看着四周的环境,竟然喜欢上了。

     “这里春暖花开不说,还绿树成荫,还能养花晒太阳,看树摘果子。

    ” 这让梁母有些梦幻,就是在首都冬天都很难过上,这些日子。

     不是首都不好,而是北方天冷,到了十一月份便入冬了,等到十二月份,更是直接天寒地冻,别说果子了,就是连个绿色的树木都很难看到。

     梁母四处看着,越看脸上的笑容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