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更合一

关灯
他现在是心惊胆战,生怕宋明瑜一个不高兴,直接当场跟人干架起来! 那事情可就没法儿收拾了! 常主任是厂办的主任,也是他的左膀右臂,常主任带厂里人去,不仅仅是表达针织总厂站在宋明瑜这边的态度,而且还有一层,那就是要“保卫小饭馆”,把这件事理清楚! 斗殴是丑闻,饭馆出事同样是丑闻。

     吴书记是一万个不想在新闻上看到什么“针织总厂卷入食品中毒风波,南城名小吃之一毁于一旦”之类的内容。

     就是这事儿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吴书记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催促常主任:“愣着干嘛,快去啊!” “马上就去!” …… 常主任挨了吴书记一顿训斥,总算是心领神会。

     宋明瑜不能出事,小饭馆也不能出事! 有了这个基准,他从办公室出来,赶紧就去摇人。

     除了保卫科和联防队的人,厂里头那些青壮年工人,都被他给捎上了,紧赶慢赶,等常主任带人赶到现场,现场已经乱成了一团。

     他大喝一声:“都给我住手!” 一时间,唰唰地所有人的目光都齐聚了过来,高彦芝和张新民两口子早就在现场了,林香两口子也紧赶慢赶地赶了回来,还有店里没走的那些熟客,都在想办法把双方分开。

     然而来闹事的那群人早就骂红了眼,这会儿是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既然宋明瑜坚持狡辩不认,他们就只能给她点教训,让她知道把人害了会有什么后果! 只是这会儿,常主任带来的人一点不比他们少,甚至还要更多。

     保卫科的更是一个个看上去就不好相与。

     常主任一喊,对方就忌惮地停住了手,往后退了两步,针织总厂这边的职工们很默契地就顶了上去,两边一下就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拨。

     局面陷入僵持,常主任趁此机会就把那些围观群众给疏散开:“都别看了,凑什么热闹呢,都散开,散开!” 围观群众还想着继续看热闹,然而常主任带来的这些人一开始就接到了要求,让他们务必要维持秩序,不能让事情真的升级,于是也一个个把围观群众盯住。

     看别人热闹有意思,要是被人盯着,那就没意思了,围观群众们悻悻地离开,常主任松了口气,赶紧就来慰问宋明瑜,“明瑜,没事儿吧?” “没事。

    ” 宋明瑜也有些头疼,要是前世,有监控,甚至还能录音,遇到这种事解决起来很迅速,偏偏这个年头根本没有这些科技。

     她尝试和夫妻俩沟通,两口子却说什么都不愿意相信她,一口咬定就是吃了宋明瑜的酸辣粉,把他们家女儿吃出问题了就打死不认。

     “你等着,我去跟他们聊聊。

    ” 常主任思索了一下,走过去先就挂起了笑容,和那对夫妇寒暄起来:“两位同志你们好,我是针织总厂厂办主任,我姓常,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 针织总厂,又是厂办主任,两个名头一摆出来,再加上常主任身边还左青龙右白虎地站了俩保卫科的,那丈夫压住火气:“我叫张胜利,这是我老婆刘素琴,我们都是织布厂的。

    ” 织布厂也在江北,常主任一听就呵呵笑,像是两边完全没什么过节似的。

     “哎哟,织布厂呀,那跟咱们针织总厂离得近嘛,都是兄弟工厂,也算是半个自家人,去年红五月大生产的时候,咱们厂还专门去织布厂做了一期技术交流的专题讲座,张同志不知道去没去?” “去了,去了,当时还学了不少设备的操作。

    ”他话说得这么柔和,加上两边工厂的确是交情匪浅,张胜利也慢慢缓和下来,“氨纶和棉混纺用什么比例,什么工艺……我记得,就是讲座上讲的。

    ” 这年头,工厂就是工人第二个家,常主任没记着上来就帮宋明瑜辩白,而是先从厂子入手,跟两人扯了两句家常。

     从针织厂的技术交流讲座,到两家去年都拿了省里头的“三好产品”,眼见张胜利僵硬的脸色没那么难堪,常主任这才话锋一转。

     “张同志,明瑜的父母都是我们总厂的资深职工,她父母在世之前都是咱们厂里的劳模,后来父母去世,明瑜一个年轻姑娘,在厂里政策的扶持下砸墙开店,好不容易才把饭馆经营到今天这么红火。

    ” “我们针织总厂对明瑜的人品和手艺,都是非常信任的,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是明瑜做的。

    ” 这些话显然有些刺激张胜利的情绪,但常主任没给对方发作的机会,又把话挽了回来:“当然,我相信,你们肯定也是因为信任,才会让女儿买明瑜酸辣粉来吃。

    ” “为人父母,我也明白张同志你和你爱人的想法,发现东西有问题的时候,肯定是特别担心女儿的安危,我了解,我能感同身受。

    ” 常主任说道:“咱们针织总厂来负责这件事,你们女儿在医院的所有医疗费用,都由咱们厂里来报销。

    ” 他老好人地笑笑:“刚刚咱们也聊了,咱们针织总厂也算是南城纺织业的大哥,在这南城也是几十年的岁数了,你就是不相信这小饭馆的老板,也总该相信咱们总厂的能力。

    ” “你家女儿这件事,我们针织总厂负责到底,要看病就看病,要养身体就养身体,绝对不会推诿一分一毫!” 张胜利一怔。

     他身后的工人们也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常主任竟然这么豪气干云地能说出这么一席话,这无疑是给他们打了一颗定心丸,论名声,纺织业谁又能比总厂的名声好? 就连宋明瑜也没想到针织总厂会这么旗帜鲜明地站在自己这边。

     常主任转而又说道:“小饭馆开在针织胡同,也算是咱们总厂走出来的产业,于公于私,我们都希望你们能配合我们厂里,把这件事彻底弄清楚,还明瑜,也还我们针织总厂一个清白。

    ” 夫妻俩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点头:“没问题!” 这么大个针织总厂,总不可能骗他们。

     “张同志。

    ”常主任心里其实也捏了一把汗,幸好这两口子还算是配合,他赶紧问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你们女儿是哪天吃的酸辣粉?” 两人记得非常清楚,马上就给出了时间:“前天晚上!” 晚上? 常主任看向宋明瑜,宋明瑜开口道:“前天晚上……我们没开门。

    ” 这事儿说来还有些巧,“我没算好年后的食材消耗,食材提前就用完了,所以前天是我和夏阿姨、小毛还有林姐一起去菜市场现买的食材,撑过中午那一顿就休息了。

    ” 这事儿有人佐证,董辉马上表示他就是“受害者”:“对,我那天下午下了班约大刘过来吃饭,还说打包个麻婆豆腐回家给孩子吃,结果来了才发现贴着告示,说是食材不够用,提前闭店了,跑了个空!” “对,昨天中午再来的时候,小宋老板还请我们喝了一碗汤呢,我记得特别清楚。

    ”大刘说道,“我老婆因为我没买到豆腐,还凶了我一顿。

    ” 没开?! “这不可能!”张胜利脱口而出,“我女儿就是吃的你们卖的酸辣粉啊!” 常主任眉心紧皱,宋明瑜忽然开口问道:“就是在这儿吗,在我家饭馆?” “这倒不是。

    ”张胜利老婆刘素琴说道,“我记得是在我们织布厂过去那一条街,就是靠近大十字那一片的一个巷子里头。

    ” “对,当时天气冷,又天黑了,婷婷说她饿了,我们就想着吃点热乎的东西。

    ”张胜利说道,“正好碰到有人挑着担子在卖酸辣粉——担子上还写着几个大字呢,写的就是‘明瑜酸辣粉’!” “明瑜酸辣粉?” “我们还特意问了,是哪个明瑜,他特别肯定地跟我们说,就是‘南城名小吃’里头那个酸辣粉,那个明瑜,所以我们才会买给婷婷吃的。

    ”刘素琴把孩子搂紧了一些,“要不是这样,我们压根不会买的!” 他们本来就不是来碰瓷,张胜利为了今天来一趟针织总厂,甚至还专门请了假。

     他们是真的愤怒,《南城晚报》上写了“南城名小吃”酸辣粉几个字,还用了那么大的版面来吹嘘这家明瑜小饭馆,要不是这样,他们怎么会在摊子上给女儿买东西吃? 可是偏偏就是那一碗酸辣粉,把婷婷害得这么惨! 幸好他们发现得早,婷婷虽然吐得厉害,却早早地送到了医院,医生还训了他们一顿,说小孩子这么小,怎么能给她随便喂东西,这要是再晚一点,恐怕就有严重的后果了。

     张胜利夫妻俩后怕得不得了,他们怎么会意识到一碗小小的酸辣粉就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那不就是你们家的明瑜酸辣粉吗?” 毛小静惊诧莫名,下意识反驳:“不可能啊,我们店里的明瑜酸辣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在店里才买得到,怎么可能有人挑着担在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