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金屋蓄痴花别具妙计 玉人作赝鼎激走情俦
关灯
小
中
大
个盟兄,其实任何事件,都要请教这位把弟,把弟发了脾气,他也就不敢再说。
沈国英既然把事情做到了头,索性放出手来做去:收拾了三间屋子,将凤喜安顿在里面;统制署里,有的是军医,派了一个医官和看护,轮流的去调治;而且给了沈家一笔费用,准许沈大娘和沈三玄随时进来看凤喜。
原来沈大娘自从凤喜进了疯人院以后,虽然手边上还有几个积蓄,一来怕沈三玄知道会抢了去,二来是有减无增的钱,也不敢浪用,所以她就在大喜胡同附近,找了一所两间头的灰棚屋子住下。
沈三玄依然是在天桥鬼混,沈大娘却在家里随便做些女工,想到自己年将半百,一点依靠没有,将来不知是如何了局。
自己的姑娘,现在是病在疯人院里,难道她就这样的疯上一辈子吗?想到这里,便是泪如泉涌的流将下来,所以她在苦日子以外,还过着一份伤心的日子。
现在凤喜到了沈国英家,她心里又舒服了,心想:这样看起来,还是养姑娘比小子的好,姑娘就是疯了,现在还有人要她,而且一家人都沾些好处。
将来姑娘要是不疯了,少不了又是沈大人面前得宠的姨太太了。
从前刘将军说,要找个姓沈的旅长,做她的干哥哥,于今不想这个沈旅长官更大了,还记得起她呢,这可好了。
因之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每天都到沈宅跨院里来探访姑娘。
——以沈国英的地位,拨出两间闲房,去安顿两个闲人,这也不算什么。
所以在头一两天,大家都觉得他弄个疯子女人在家里住着有些奇怪,过了两天,大家也就把这事情看得很淡薄了。
沈国英也是每天到凤喜的屋子里来看上一趟,迟早却不一定。
这天,沈国英来看凤喜的时候,恰好是沈大娘也在这里,只见凤喜拿了一张包点心的纸,在茶几上折叠着小玩艺儿,笑嘻嘻的。
沈大娘站在一边望了她发呆,沈国英进来,她请了个安,沈国英向她摇摇手,让她别做声,自己背了两手,站在房门口望着。
凤喜将纸叠成了个小公鸡,两手牵扯着,那两个翅膀闪闪作动,笑得格格不断。
沈大娘道:“姑娘,别孩子气了,沈统制来了。
”她对于沈统制三个字,似乎感不到什么兴奋之处,很随便的回转脸来看了一看,依然去牵动折叠的小鸡。
沈国英缓缓走到她面前,将她折的玩物拿掉,然后两手按住了她的手,放在茶几上,再向她脸上注视着道:“凤喜,你还不认得我吗?”凤喜微偏了头,向他只是笑,沈国英笑道:“你说,认识不认识我?你说了,我给你糖吃。
”凤喜依然向着他笑,而且双目注视着他。
国英不按住她的手了,在衣服袋里取出一包糖果来,在她面前一晃,笑道:“这不是?你说话。
”凤喜用很高的嗓音问道:“樊大爷回来了吗?”她突然用很尖锐的声音,送到耳鼓里面来,却不由人不猛然吃上一惊。
他虽是个上过战场的武夫,然而也情不自禁的向后退了一步。
沈大娘看到这个样子,连忙抢上前道:“不要紧的,她很斯文的,不会闹。
”沈国英也觉得让一个女子说着吓得倒退了,这未免要让人笑话,便不理会沈大娘的话,依然上前,执着她一只手道:“你问的是樊大爷吗?他是你什么人?”凤喜笑道:“他呀?他是我的樊大爷呀,你不知道吗?”说毕,她坐在凳上,一手托了头,微偏着向外,口里依旧喃喃的小声唱着。
虽然听不出来唱的是些什么词句,然而听那音调,可以听得出来是《四季相思》调子。
当下沈国英便向沈大娘点点头,把她叫出房门外来,低声问道:“以前姓樊的,很爱听她唱这个曲子吗?”沈大娘皱了眉低声道:“可不是。
你修好,别理她这个茬儿,一提到了姓樊的,她就会哭着闹着不歇的。
”沈国英想了一想道:“姓樊的现时在北京,你知道吗?”沈大娘道:“唉!不瞒你说,自己的姑娘不好,我也不好意思再去求人家了。
你在她面前,千万可别提到他。
”沈国英道:“难道这个姓樊的他就不再来看你们了吗?”沈大娘却只叹了一口气。
沈国英看她这情形,当然也是有难言之隐,一个无知识的妇女,在失意而又惊吓之后,和她说这些也是无用,于是他就不谈了。
当沈国英正在沉吟的时候,忽听得窗户里面,娇柔婉转唱了一句出来,正是《四季相思》中的句子:“才郎一去常常在外乡……可怜奴哇瘦得不像人模样。
——樊大爷回来了吗?”沈国英听了这话,真不由心里一动,连忙跨进房来一看,只见凤喜两手按了茶几,瞪了大眼睛向窗子外面看着。
她听了脚步响,回转头来看着,便笑嘻嘻的望了沈国英,定了眼珠子不转。
沈国英笑着和她点了几点头,有一句话正想说出来,她立刻就问出来道:“樊大爷回来了吗?”沈国英把这句话听惯了,已不是初听那样的刺耳,便道:“樊大爷快回来了。
”他以为这是一句平常的话,却不料偏偏引起她重重的注意,抢上前一步,拉了沈国英的手,跳起来道:“他不回来的,他不回来的,他笑我,他挖苦我,他骗我上戏馆子听戏把我圈起来了,他……”说着说着,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伏在桌子上,又跳又哭。
沈国英这可没有了办法,望了她不知所云。
沈大娘走向前,将她搂在怀里,心肝宝贝,摸着拍着,用好言安慰了一阵。
她还哭着樊大爷长樊大爷短,足足闹了二三十分钟,方才停止。
沈国英这算领教了,樊大爷这句话却是答复不得的。
次日,凤喜躺在床上,却没有起来,据医生说,
沈国英既然把事情做到了头,索性放出手来做去:收拾了三间屋子,将凤喜安顿在里面;统制署里,有的是军医,派了一个医官和看护,轮流的去调治;而且给了沈家一笔费用,准许沈大娘和沈三玄随时进来看凤喜。
原来沈大娘自从凤喜进了疯人院以后,虽然手边上还有几个积蓄,一来怕沈三玄知道会抢了去,二来是有减无增的钱,也不敢浪用,所以她就在大喜胡同附近,找了一所两间头的灰棚屋子住下。
沈三玄依然是在天桥鬼混,沈大娘却在家里随便做些女工,想到自己年将半百,一点依靠没有,将来不知是如何了局。
自己的姑娘,现在是病在疯人院里,难道她就这样的疯上一辈子吗?想到这里,便是泪如泉涌的流将下来,所以她在苦日子以外,还过着一份伤心的日子。
现在凤喜到了沈国英家,她心里又舒服了,心想:这样看起来,还是养姑娘比小子的好,姑娘就是疯了,现在还有人要她,而且一家人都沾些好处。
将来姑娘要是不疯了,少不了又是沈大人面前得宠的姨太太了。
从前刘将军说,要找个姓沈的旅长,做她的干哥哥,于今不想这个沈旅长官更大了,还记得起她呢,这可好了。
因之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每天都到沈宅跨院里来探访姑娘。
——以沈国英的地位,拨出两间闲房,去安顿两个闲人,这也不算什么。
所以在头一两天,大家都觉得他弄个疯子女人在家里住着有些奇怪,过了两天,大家也就把这事情看得很淡薄了。
沈国英也是每天到凤喜的屋子里来看上一趟,迟早却不一定。
这天,沈国英来看凤喜的时候,恰好是沈大娘也在这里,只见凤喜拿了一张包点心的纸,在茶几上折叠着小玩艺儿,笑嘻嘻的。
沈大娘站在一边望了她发呆,沈国英进来,她请了个安,沈国英向她摇摇手,让她别做声,自己背了两手,站在房门口望着。
凤喜将纸叠成了个小公鸡,两手牵扯着,那两个翅膀闪闪作动,笑得格格不断。
沈大娘道:“姑娘,别孩子气了,沈统制来了。
”她对于沈统制三个字,似乎感不到什么兴奋之处,很随便的回转脸来看了一看,依然去牵动折叠的小鸡。
沈国英缓缓走到她面前,将她折的玩物拿掉,然后两手按住了她的手,放在茶几上,再向她脸上注视着道:“凤喜,你还不认得我吗?”凤喜微偏了头,向他只是笑,沈国英笑道:“你说,认识不认识我?你说了,我给你糖吃。
”凤喜依然向着他笑,而且双目注视着他。
国英不按住她的手了,在衣服袋里取出一包糖果来,在她面前一晃,笑道:“这不是?你说话。
”凤喜用很高的嗓音问道:“樊大爷回来了吗?”她突然用很尖锐的声音,送到耳鼓里面来,却不由人不猛然吃上一惊。
他虽是个上过战场的武夫,然而也情不自禁的向后退了一步。
沈大娘看到这个样子,连忙抢上前道:“不要紧的,她很斯文的,不会闹。
”沈国英也觉得让一个女子说着吓得倒退了,这未免要让人笑话,便不理会沈大娘的话,依然上前,执着她一只手道:“你问的是樊大爷吗?他是你什么人?”凤喜笑道:“他呀?他是我的樊大爷呀,你不知道吗?”说毕,她坐在凳上,一手托了头,微偏着向外,口里依旧喃喃的小声唱着。
虽然听不出来唱的是些什么词句,然而听那音调,可以听得出来是《四季相思》调子。
当下沈国英便向沈大娘点点头,把她叫出房门外来,低声问道:“以前姓樊的,很爱听她唱这个曲子吗?”沈大娘皱了眉低声道:“可不是。
你修好,别理她这个茬儿,一提到了姓樊的,她就会哭着闹着不歇的。
”沈国英想了一想道:“姓樊的现时在北京,你知道吗?”沈大娘道:“唉!不瞒你说,自己的姑娘不好,我也不好意思再去求人家了。
你在她面前,千万可别提到他。
”沈国英道:“难道这个姓樊的他就不再来看你们了吗?”沈大娘却只叹了一口气。
沈国英看她这情形,当然也是有难言之隐,一个无知识的妇女,在失意而又惊吓之后,和她说这些也是无用,于是他就不谈了。
当沈国英正在沉吟的时候,忽听得窗户里面,娇柔婉转唱了一句出来,正是《四季相思》中的句子:“才郎一去常常在外乡……可怜奴哇瘦得不像人模样。
——樊大爷回来了吗?”沈国英听了这话,真不由心里一动,连忙跨进房来一看,只见凤喜两手按了茶几,瞪了大眼睛向窗子外面看着。
她听了脚步响,回转头来看着,便笑嘻嘻的望了沈国英,定了眼珠子不转。
沈国英笑着和她点了几点头,有一句话正想说出来,她立刻就问出来道:“樊大爷回来了吗?”沈国英把这句话听惯了,已不是初听那样的刺耳,便道:“樊大爷快回来了。
”他以为这是一句平常的话,却不料偏偏引起她重重的注意,抢上前一步,拉了沈国英的手,跳起来道:“他不回来的,他不回来的,他笑我,他挖苦我,他骗我上戏馆子听戏把我圈起来了,他……”说着说着,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伏在桌子上,又跳又哭。
沈国英这可没有了办法,望了她不知所云。
沈大娘走向前,将她搂在怀里,心肝宝贝,摸着拍着,用好言安慰了一阵。
她还哭着樊大爷长樊大爷短,足足闹了二三十分钟,方才停止。
沈国英这算领教了,樊大爷这句话却是答复不得的。
次日,凤喜躺在床上,却没有起来,据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