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花莫看了她许久,才点点头。

     花漓不仅想自己去,其实还想将花莫也带去。

     她实在是太胆小了,而且她总不能永远都躲在这小村子里,就像她说的,她们需要好好生活,像寻常百姓一样。

     花莫却极为抗拒,连连摇头,“我不想去。

    ” “给你买几身新衣裳。

    ”花漓眨巴着眼睛,如同哄小孩子般说。

     “再去沣福楼吃热腾腾的烤鸽子,带回来都变味了。

    ”花漓说着砸砸嘴。

     “你还没在七孔桥下坐过船吧。

    ”她语气夸张,“风景极为漂亮。

    ” 无论花漓怎么绞尽脑汁,好说歹说,花莫就是两个字,“不去。

    ” 她闷闷泄气,又无可奈何,只能自己去了镇上。

     …… 一进到凌雅阁,花漓就发现这里比以往都热闹,不仅一楼厅堂坐满了人,连二楼的雕栏处也站着不少手摇折扇的文人雅士。

     花漓随着伙计走上楼,“今日倒是热闹。

    ” 伙计回身笑问:“姑娘还不知道吗?” 花漓不禁更疑惑。

     伙计解释道:“今儿我们东家要将私藏的一副白石先生的字,赠与有缘之人,慕名而来的人自然多。

    ” 伙计说这话时,口气里透着几分得意的意味。

     关于白石先生,花漓早在都城时就有耳闻,据说本没什么名声,因一副挂在酒楼里的丹青,引得众多文人竞抢而名声大噪,之后大家还发现,这位白石先生不仅丹青一绝,书法的造诣更高。

     她曾也见过其墨宝,确实遒劲峻秀,风骨独到。

     陆知誉这间凌雅阁能在安南郡的文人圈子里风生水起,无人不知,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每隔数月或半载总能弄来一副白石先生的真迹。

     也不买卖,只赠有缘人。

     花漓藏在面纱下的嘴角轻撇,要不说陆知誉精明呢,一句赠予有缘人,不知受多少人捧。

     赚了名声,还维持着风度。

     “姑娘先请坐,我去请掌柜来。

    ” 伙计推开了一间雅间的门,请花漓入内。

     花漓赶紧低眉微笑,“有劳。

    ” 伙计掩上门,就去了另一处雅间。

     陆知誉负手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络绎不绝的人进来凌雅阁,扬眉而笑。

     “东家,送琴谱的姑娘来了。

    ” 陆知誉转身,还不等问,伙计已经先愁着脸道:“就是这苦坨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