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山再起
关灯
小
中
大
好,我这两天又有事情做了。
” 新书是小枝从外面买回来的,冻得冰凉,她没直接把书给叶春好,而是转身把它放到了一旁的小桌子上,然后把报纸送到了叶春好面前:“您先瞧瞧报纸吧,那书是我从书摊子上买回来的,现在这个天气,书都上了霜了。
” 叶春好摊开了报纸,先看上面的时政新闻:“我这儿不用人伺候着,你快去暖和暖和吧。
” 小枝伸头往窗外望了望,转身走到门口,又推门往走廊里望了望。
最后她把房门推开了一半,走回到叶春好身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太太,今天我去东安市场那儿买书,发生了一件挺怪的事儿。
一个人,我肯定是不认识的,忽然从我身边挤过去,往我手里塞了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 叶春好听了这话,心中一阵疑惑:“给我的?” “对呀,他原话说的是‘给叶春好’,那不就是您的名字吗?” “信呢?” 小枝从衣兜里掏出一个信封,信封不知道经了多少只手,已经变得皱皱巴巴。
叶春好接过信封,小声说道:“你看着房门,别让外人进来。
” 小枝立刻走到了门口。
叶春好把信封撕开来,从里面抽出了两张信纸,信纸上面印着绿色的格子,格子里的字方方正正,越写越大,最后终于大到不可收拾。
她认出来了,这是张嘉田的字! 这封信的语句不大通顺,更证明了它真是张嘉田的亲笔。
将这封信连看带猜地读过了一遍之后,她的心脏开始怦怦乱跳起来,面孔也激动得有些发热。
据信上的内容来看,张嘉田如今正安全地活在察哈尔北部的某地,不但活着,并且有力量派人到北京来,帮助她离开雷府——如果她想离开的话。
“这人也真是痴。
”她心里想,“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惦记着我。
若我和他真有过什么关系,倒也罢了,那算是他念旧情,可我和他之间,一点儿私情都没有,他心里也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 她想不下去了,因为接下去是个死胡同,她想不通。
她先前那么爱雷一鸣,爱得要死要活,可后来发现这人真是不可救药,之后,一颗心便冷下来了。
她对雷一鸣是这样,那么张嘉田对待她,应该也是这样——怎么样都打动不了她,怎么样都是单相思,为什么他的心还没冷?为什么他还能隔着千百里地继续惦记着她?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所以只能说他是痴和傻。
把这两张信纸叠好了攥在手里,她忽然又生出了一个念头:在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在爱着她。
她并不是单枪匹马——她从来就不是单枪匹马! 这个念头简直要让她落下眼泪,她依然没有打算去依附任何人,她依然自信能够独立地走出去、活下来。
她只要知道世上有那么一个好人,对自己存着那样一份好心,就够了。
知道了,就够了。
把这封信展开来又看了一遍,她从抽屉里找出火柴划了一根,把信纸和信封一起点燃了,扔进了桌旁的痰盂里。
然后自己摊开纸笔,她低头边想边写,用细密小字,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她这里没有信封,于是她把回信折好塞进了一个小小的旧荷包里。
把旧荷包给了小枝,她说道:“明天这个时候,你再去一趟东安市场,还到那个书摊子旁边去。
若是又遇见了那人,就把这封回信给他。
” 小枝悄声问道:“太太,这信到底是哪儿来的呀?” “你还记不记得张帮办?” “是他?” 叶春好犹豫了一下,末了,轻声答道:“他对我很有一点儿好感,想要把我救出去。
可他现在也不过是刚有了安身之处,没人留意他,他悄悄地发展壮大,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日子;他若是拼着力量把我救走,且不提这件事情能否成功,单是他自己,就要因此暴露,我腹中又有了雷一鸣的孩子,雷一鸣不为别的,为了这个孩子,也会和他拼命。
所以……” 她摇了摇头:“我现在不能走,这孩子会勾着雷一鸣追我到天涯海角。
我若真是投奔他去了,反倒是要给他招灾惹祸。
我只能是把这孩子生下来给了雷一鸣,雷一鸣才或许会对我放松一些。
” 小枝听着,不是太懂,但也点了点头。
翌日上午,小枝顶风冒雪出去了,中午之前,她带着一捆新书又回了来。
楼内的老妈子见了,便道:“太太看书看得这么快?昨天买回来一捆,今天又买回来一捆。
” 小枝答道:“书摊子今天再摆一天,明天就收摊回家过年去了。
我多买几本,太太过年的时候也能看着解闷。
” 然后她上了楼,偷偷告诉叶春好:“太太,那人今天还真来了,来了就往我身边挤。
我把荷包给了他,说‘给张嘉田’,他没出声,接了荷包转身就走了。
” 叶春好长吁了一口气,放了心。
她只盼着张嘉田能够听自己的话,她希望将来两人若是有缘再会,会是以胜利会师的方式,而不是劫后余生、含泪相见。
装着回信的旧荷包,经了几个脏小子的大手,过了十几天,才最终到达了张嘉田面前。
他所在的这处乡村,没有电,夜里能由着性子点上油灯,就已经算是奢侈。
在训练了一整天的新兵之后,他坐在灯前打开荷包,把这一封信从头到尾读了三遍。
读过之后,他抬起头,看着那灯上如豆的火苗,回忆着信上的内容,心里想:“春好怀孕了。
” 怀孕了,但并不是因此就只能永远留在雷一鸣身边,她的意思是因为她怀孕了,行动不便,所以反倒是暂时留在雷家更为稳妥。
这个意思表达得很明白,他看懂了,所以心中并不绝望。
他只是觉得怀孕是件凶险的事情,林子枫的妹妹不就是死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了吗? 他对孩子没有任何兴趣,也完全不了解,所以只认为怀孕和生病差不多。
他也并不认为怀了孕的叶春好和先前有什么不同——叶春好就是叶春好,将来她老了,老成老太太了,也还是叶春好。
叶春好还让他多留意天下大事,现在他是自立门户了,力量一定薄弱,这个时候,就格外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放出眼光来,比旁人向前多看出几步。
信的末尾,她没有叮嘱他保重身体、加衣加饭,而是写了这样一句话,这话是孙中山说过的,很是有名,连张嘉田都知道。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信里没有甜蜜的词句,可他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温柔。
那温柔很真切,他闭上眼睛,几乎会有幻觉,好像是叶春好坐到了床边,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在说话,要把她的良言一直说进他的心里去。
她对他是有情的,情有万种,并非只有男女之情才是情。
他安然地闭了眼睛,心思忽然变得很静,静得他心窍玲珑、耳聪目明。
她是他的菩萨,相隔万里,也能渡他。
一夜过后,张嘉田出了门,继续去练兵。
这里几乎就是戈壁荒原了,新年过后,依然酷寒如三九。
他顶着寒风往军营里走,并没有感到痛苦——他现在像是变得迟钝和冷酷了,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了同情的能力。
自己受了苦,他感觉不到;别人受了苦,他看在眼里,也毫不动心。
几个月前,他和满山红一路向北逃,逃着逃着,又遇见了洪霄九。
他没脸再去见洪霄九了,洪霄九倒是把他叫了回去——叫回去之后,洪霄九发大雷霆之怒,咆哮着痛骂了他小半夜。
他站着听着,一句话都不反驳,没脸反驳。
然后他们投奔了冯子芳。
冯子芳手下有几万人马,在察北地区也已经横行了五六年,算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冯子芳犹犹豫豫地收留了他们,收留到了现在,依然是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是招来了一小队同盟军,还是引狼入了室。
为了防止他们会在自己的地盘变狼,冯子芳把洪霄九和张嘉田分开了,找出两片隔了十万八千里的地盘,让他们各自驻扎。
张嘉田其实已经无所谓“驻扎”了,他是个赤手空拳的光杆司令,身边只跟着一个满山红,有两间小屋就够他们驻扎的。
直到这一天,洪霄九派人把他叫了过去,说有要事相商。
在洪霄九那里,他见到了一位陌生人物。
陌生人物来自北京,名叫陈博志,张嘉田起初听他说话,听了半天,只觉得云山雾罩、不得要领,后来又听了一个多小时,他才一点一点明白过来。
明白了之后,他来了精神,随着洪霄九,和这位陈先生一直谈到了后半夜。
陈博志到达察哈尔之后,先试着去联络了冯子芳,然而碰了个软钉子,这才改变路线,回头找到了洪霄九和张嘉田。
一夜长谈过后,张嘉田赶早回了他的“驻地”。
驻地是一座荒凉的村庄,驻军是洪霄九分给他的三十来名士兵以及一个满山红。
面对着满山红,他说:“我找着了个好买卖,兴许能混来几个钱当军饷。
” 满山红问道:“什么买卖啊?” “革命。
” 大清早的,满山红睡得蓬头垢面,打了几个哈欠之后,她懒洋洋地反问:“革命是个什么玩意儿?” 不等张嘉田回答,她摆了摆手:“你甭解释了,反正有钱拿就行。
” 张嘉田听了这话,便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
” 两人“就这么定了”,都像是有点儿没心没肺。
自从那一天逃下石砾子山后,他们就一直这么没心没肺地活着,对于旧事旧人,他们一个字都不提,仿佛是极度的冷血无情,两只眼睛只会往前看。
非得这么着,他们才能过一天算一天地活下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张嘉田从陈博志那里得到了五万块钱。
本地是个穷地方,五万块钱就是一笔巨款了,足够张嘉田招兵买马。
招兵也不必额外的劳神费力,本地的壮丁——因为常年饿得半死,其实是完全不壮——听闻当了兵就有饱饭吃,竟然很踊跃的来投奔。
张嘉田在年前忙活了一场,招来了四五百人,满山红分走了两百人,也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直接自己封自己当团长。
张嘉田看在眼里,感觉她未免过于自由散漫,对她说道:“你这么干不行吧?” 满山红告诉他:“我原来还封了自己当司令呢,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名声没传出去。
” “得了得了。
”张嘉田告诉她,“你等着,我想法给你弄张委任状。
” 这话说了没过三天,还没等他真去想法子呢,陈博志来了,真带了一张师长的委任状,只不过是给张嘉田的——他不知道张嘉田这儿还有个满山红。
及至见了满山红,他高兴起来,握着满山红的手连摇了几摇:“张师长,你这里还有一位女同志?好极了好极了,这才显得我们是男女平等的革命队伍啊!” 满山红对着陈博志眨巴眼睛,没听明白他这一席话。
张嘉田先前做太平帮办时,常听马永坤给他读报纸,倒是明白一些新词,这时就用大拇指一指满山红:“你别看她是个丫头片子,她比老爷们儿还厉害。
你……她手下也有几百人,你能不能给她也弄张团长的委任状?” 满山红终于开了口:“越大越好,师长也行,司令最好。
” 张嘉田瞪了她一眼:“你当司令了,把我往哪儿摆?听话,团长就够你美的了!” 陈博志呵呵笑着,说道:“这个,我现在办不了,委任状是我从北京带过来的呀。
” 张嘉田一听到“北京”二字,登时想起了叶春好。
通过陈博志部下的特务,他把他的亲笔信传递给了叶春好,又通过同样的一条路线,他得到了叶春好的回应。
很久之后,他回忆起收到回信的这一夜,发现这一夜是可纪念的——从这一夜起,他“神魂归位”,从噩梦中彻底清醒了过来。
到了开春的时候,张嘉田手下有了一千多人,满山红也如愿得到了一张团长的委任状。
张嘉田是见惯了委任状的,不拿它当一回事,满山红却是专门弄了几大捆黄纸,用一块黑炭当笔,在上面七扭八歪地写了名字,然后扛去野地里,烟气滚滚地烧了半天。
等她回来了,张嘉田问她:“你给谁烧纸呢?” 她答道:“没谁,就是老二他们。
” 说这话时,她低头掸着身上的纸灰,一副满不在乎的劲儿:“将来进城了,我找个手艺好的裱糊匠,再糊几个纸人,要女的,糊得漂亮点儿,烧给他们当老婆。
” 这话说完,她也把自己的衣服打扫干净了,忽然发现张嘉田站在旁边,一直是不动弹也不言语,她便抬起头看着他。
她看他呆呆地站着,不知何时,竟是淌了满脸眼泪。
慌忙把头又低了下去,她装着看不见,转身往那门口走,门口放着一口大水缸,她舀起半瓢凉水咕咚咕咚地喝,连凉水带泪水,一起硬咽了下去。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张嘉田接到了陈博志的命令,开始试探着骚扰南边的陈运基部。
陈运基万没想到,张嘉田只不过是和洪霄九混了几个月而已,竟然得了对方的真传,说死不死,动辄诈尸。
不过凭着他的实力,揍一个张嘉田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北京的雷一鸣,他一边等着上峰的指示,一边漫不经心地向张嘉田回击。
雷一鸣得到了这个消息,然而未做任何指示,因为他顾不上张嘉田那千八百人的队伍了,国民革命军一路北伐,已经攻进了山东,而山东的卢督理当初既是有胆子和他抢巡阅使,照理来说也算是一条好汉,如今在山东却是节节败退,让他不得不调兵遣将,前去支援。
这一回,他本人是不打算往前线去了,经了这几个月的调养,他胖了十三四斤,在周围的人看来,这简直是亘古未有的奇事。
这十几斤分量让他显得有血有肉了许多,穿起军装来,肩膀腰身大腿也都有了内容,不再是一副单单薄薄的衣裳架子了。
身体越是健康,他越是怕这来之不易的健康溜走,所以万万不肯到战场上去冒险。
而且叶春好已经显了怀,他也不敢走,怕自己前脚一走,后脚她那肚里的孩子就会有闪失——林胜男生产的时候,他想自己若是在家做主,那早产了的孩子,兴许也能活下来。
雷一鸣往山东派去了两个师的兵力,结果还真帮卢督理抵挡住了北伐军的进攻。
然而山东这边的战况刚稳定下来,河南那边又失守了,北伐军的几路军队眼看着就要在郑州会师了。
雷一鸣略微有一点儿发慌,慌得不厉害,因为他手里还有兵,但他此刻是万分的不想打仗。
即便要打,也不是他一家出兵就能打赢的。
他刚长上的十几斤肉,眼看着在一个礼拜之内掉了两斤。
这天林子枫过来见他,刚在大门口下汽车,就见他带着几名卫士走了出来。
今天他是军装马靴的打扮,上衣没系纽扣,敞开来露出了里面的白衬衫,衬衫下摆束在军裤里,腰粗了,腰间皮带扎得紧绷。
扭头看见了林子枫,他一招手:“过来。
” 林子枫走到了他近前,就见他新剪了头发,天生的长鬓角被剃成了一抹青,尖下巴也没了,他一富态,反倒添了几分英武的男子气。
一队汽车正从府后的汽车房缓缓行驶过来,在这个空当里,他对林子枫说道:“我要去趟天津,你留在北京,等我的消息。
” 林子枫问道:“大帅这期间需要我做什么吗?” 雷一鸣想了想,然后一摇头:“现在还不好说,也许没什么事,过两天我就回来了。
” 这时,打头的汽车已经缓缓停到了他面前,卫兵上前一步为他打开了后排车门,他弯腰钻进汽车里,一言未发,像是忽然把林子枫忘了。
林子枫也没出声,目送着汽车队伍远去。
又过了两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雷一鸣的新动作——他和山东的卢文瑞督理、热河的虞天佐都统联合提议,以南北十五省的名义组织了一支护国军,推举东北的老帅做了总司令。
护国军甫一成立,便对着北伐军宣了战。
这是一桩大新闻,除了这桩大新闻之外,报纸上还登载了一条小新闻——察北的冯子芳将军,于昨日在自宅被刺客暗杀了。
” 新书是小枝从外面买回来的,冻得冰凉,她没直接把书给叶春好,而是转身把它放到了一旁的小桌子上,然后把报纸送到了叶春好面前:“您先瞧瞧报纸吧,那书是我从书摊子上买回来的,现在这个天气,书都上了霜了。
” 叶春好摊开了报纸,先看上面的时政新闻:“我这儿不用人伺候着,你快去暖和暖和吧。
” 小枝伸头往窗外望了望,转身走到门口,又推门往走廊里望了望。
最后她把房门推开了一半,走回到叶春好身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太太,今天我去东安市场那儿买书,发生了一件挺怪的事儿。
一个人,我肯定是不认识的,忽然从我身边挤过去,往我手里塞了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 叶春好听了这话,心中一阵疑惑:“给我的?” “对呀,他原话说的是‘给叶春好’,那不就是您的名字吗?” “信呢?” 小枝从衣兜里掏出一个信封,信封不知道经了多少只手,已经变得皱皱巴巴。
叶春好接过信封,小声说道:“你看着房门,别让外人进来。
” 小枝立刻走到了门口。
叶春好把信封撕开来,从里面抽出了两张信纸,信纸上面印着绿色的格子,格子里的字方方正正,越写越大,最后终于大到不可收拾。
她认出来了,这是张嘉田的字! 这封信的语句不大通顺,更证明了它真是张嘉田的亲笔。
将这封信连看带猜地读过了一遍之后,她的心脏开始怦怦乱跳起来,面孔也激动得有些发热。
据信上的内容来看,张嘉田如今正安全地活在察哈尔北部的某地,不但活着,并且有力量派人到北京来,帮助她离开雷府——如果她想离开的话。
“这人也真是痴。
”她心里想,“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惦记着我。
若我和他真有过什么关系,倒也罢了,那算是他念旧情,可我和他之间,一点儿私情都没有,他心里也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 她想不下去了,因为接下去是个死胡同,她想不通。
她先前那么爱雷一鸣,爱得要死要活,可后来发现这人真是不可救药,之后,一颗心便冷下来了。
她对雷一鸣是这样,那么张嘉田对待她,应该也是这样——怎么样都打动不了她,怎么样都是单相思,为什么他的心还没冷?为什么他还能隔着千百里地继续惦记着她?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所以只能说他是痴和傻。
把这两张信纸叠好了攥在手里,她忽然又生出了一个念头:在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在爱着她。
她并不是单枪匹马——她从来就不是单枪匹马! 这个念头简直要让她落下眼泪,她依然没有打算去依附任何人,她依然自信能够独立地走出去、活下来。
她只要知道世上有那么一个好人,对自己存着那样一份好心,就够了。
知道了,就够了。
把这封信展开来又看了一遍,她从抽屉里找出火柴划了一根,把信纸和信封一起点燃了,扔进了桌旁的痰盂里。
然后自己摊开纸笔,她低头边想边写,用细密小字,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她这里没有信封,于是她把回信折好塞进了一个小小的旧荷包里。
把旧荷包给了小枝,她说道:“明天这个时候,你再去一趟东安市场,还到那个书摊子旁边去。
若是又遇见了那人,就把这封回信给他。
” 小枝悄声问道:“太太,这信到底是哪儿来的呀?” “你还记不记得张帮办?” “是他?” 叶春好犹豫了一下,末了,轻声答道:“他对我很有一点儿好感,想要把我救出去。
可他现在也不过是刚有了安身之处,没人留意他,他悄悄地发展壮大,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日子;他若是拼着力量把我救走,且不提这件事情能否成功,单是他自己,就要因此暴露,我腹中又有了雷一鸣的孩子,雷一鸣不为别的,为了这个孩子,也会和他拼命。
所以……” 她摇了摇头:“我现在不能走,这孩子会勾着雷一鸣追我到天涯海角。
我若真是投奔他去了,反倒是要给他招灾惹祸。
我只能是把这孩子生下来给了雷一鸣,雷一鸣才或许会对我放松一些。
” 小枝听着,不是太懂,但也点了点头。
翌日上午,小枝顶风冒雪出去了,中午之前,她带着一捆新书又回了来。
楼内的老妈子见了,便道:“太太看书看得这么快?昨天买回来一捆,今天又买回来一捆。
” 小枝答道:“书摊子今天再摆一天,明天就收摊回家过年去了。
我多买几本,太太过年的时候也能看着解闷。
” 然后她上了楼,偷偷告诉叶春好:“太太,那人今天还真来了,来了就往我身边挤。
我把荷包给了他,说‘给张嘉田’,他没出声,接了荷包转身就走了。
” 叶春好长吁了一口气,放了心。
她只盼着张嘉田能够听自己的话,她希望将来两人若是有缘再会,会是以胜利会师的方式,而不是劫后余生、含泪相见。
装着回信的旧荷包,经了几个脏小子的大手,过了十几天,才最终到达了张嘉田面前。
他所在的这处乡村,没有电,夜里能由着性子点上油灯,就已经算是奢侈。
在训练了一整天的新兵之后,他坐在灯前打开荷包,把这一封信从头到尾读了三遍。
读过之后,他抬起头,看着那灯上如豆的火苗,回忆着信上的内容,心里想:“春好怀孕了。
” 怀孕了,但并不是因此就只能永远留在雷一鸣身边,她的意思是因为她怀孕了,行动不便,所以反倒是暂时留在雷家更为稳妥。
这个意思表达得很明白,他看懂了,所以心中并不绝望。
他只是觉得怀孕是件凶险的事情,林子枫的妹妹不就是死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了吗? 他对孩子没有任何兴趣,也完全不了解,所以只认为怀孕和生病差不多。
他也并不认为怀了孕的叶春好和先前有什么不同——叶春好就是叶春好,将来她老了,老成老太太了,也还是叶春好。
叶春好还让他多留意天下大事,现在他是自立门户了,力量一定薄弱,这个时候,就格外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放出眼光来,比旁人向前多看出几步。
信的末尾,她没有叮嘱他保重身体、加衣加饭,而是写了这样一句话,这话是孙中山说过的,很是有名,连张嘉田都知道。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五)
张嘉田把叶春好的信叠好装回那个小荷包里,然后把小荷包贴身揣了,心里当它是自己的护身符。信里没有甜蜜的词句,可他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温柔。
那温柔很真切,他闭上眼睛,几乎会有幻觉,好像是叶春好坐到了床边,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在说话,要把她的良言一直说进他的心里去。
她对他是有情的,情有万种,并非只有男女之情才是情。
他安然地闭了眼睛,心思忽然变得很静,静得他心窍玲珑、耳聪目明。
她是他的菩萨,相隔万里,也能渡他。
一夜过后,张嘉田出了门,继续去练兵。
这里几乎就是戈壁荒原了,新年过后,依然酷寒如三九。
他顶着寒风往军营里走,并没有感到痛苦——他现在像是变得迟钝和冷酷了,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了同情的能力。
自己受了苦,他感觉不到;别人受了苦,他看在眼里,也毫不动心。
几个月前,他和满山红一路向北逃,逃着逃着,又遇见了洪霄九。
他没脸再去见洪霄九了,洪霄九倒是把他叫了回去——叫回去之后,洪霄九发大雷霆之怒,咆哮着痛骂了他小半夜。
他站着听着,一句话都不反驳,没脸反驳。
然后他们投奔了冯子芳。
冯子芳手下有几万人马,在察北地区也已经横行了五六年,算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冯子芳犹犹豫豫地收留了他们,收留到了现在,依然是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是招来了一小队同盟军,还是引狼入了室。
为了防止他们会在自己的地盘变狼,冯子芳把洪霄九和张嘉田分开了,找出两片隔了十万八千里的地盘,让他们各自驻扎。
张嘉田其实已经无所谓“驻扎”了,他是个赤手空拳的光杆司令,身边只跟着一个满山红,有两间小屋就够他们驻扎的。
直到这一天,洪霄九派人把他叫了过去,说有要事相商。
在洪霄九那里,他见到了一位陌生人物。
陌生人物来自北京,名叫陈博志,张嘉田起初听他说话,听了半天,只觉得云山雾罩、不得要领,后来又听了一个多小时,他才一点一点明白过来。
明白了之后,他来了精神,随着洪霄九,和这位陈先生一直谈到了后半夜。
陈博志到达察哈尔之后,先试着去联络了冯子芳,然而碰了个软钉子,这才改变路线,回头找到了洪霄九和张嘉田。
一夜长谈过后,张嘉田赶早回了他的“驻地”。
驻地是一座荒凉的村庄,驻军是洪霄九分给他的三十来名士兵以及一个满山红。
面对着满山红,他说:“我找着了个好买卖,兴许能混来几个钱当军饷。
” 满山红问道:“什么买卖啊?” “革命。
” 大清早的,满山红睡得蓬头垢面,打了几个哈欠之后,她懒洋洋地反问:“革命是个什么玩意儿?” 不等张嘉田回答,她摆了摆手:“你甭解释了,反正有钱拿就行。
” 张嘉田听了这话,便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
” 两人“就这么定了”,都像是有点儿没心没肺。
自从那一天逃下石砾子山后,他们就一直这么没心没肺地活着,对于旧事旧人,他们一个字都不提,仿佛是极度的冷血无情,两只眼睛只会往前看。
非得这么着,他们才能过一天算一天地活下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张嘉田从陈博志那里得到了五万块钱。
本地是个穷地方,五万块钱就是一笔巨款了,足够张嘉田招兵买马。
招兵也不必额外的劳神费力,本地的壮丁——因为常年饿得半死,其实是完全不壮——听闻当了兵就有饱饭吃,竟然很踊跃的来投奔。
张嘉田在年前忙活了一场,招来了四五百人,满山红分走了两百人,也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直接自己封自己当团长。
张嘉田看在眼里,感觉她未免过于自由散漫,对她说道:“你这么干不行吧?” 满山红告诉他:“我原来还封了自己当司令呢,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名声没传出去。
” “得了得了。
”张嘉田告诉她,“你等着,我想法给你弄张委任状。
” 这话说了没过三天,还没等他真去想法子呢,陈博志来了,真带了一张师长的委任状,只不过是给张嘉田的——他不知道张嘉田这儿还有个满山红。
及至见了满山红,他高兴起来,握着满山红的手连摇了几摇:“张师长,你这里还有一位女同志?好极了好极了,这才显得我们是男女平等的革命队伍啊!” 满山红对着陈博志眨巴眼睛,没听明白他这一席话。
张嘉田先前做太平帮办时,常听马永坤给他读报纸,倒是明白一些新词,这时就用大拇指一指满山红:“你别看她是个丫头片子,她比老爷们儿还厉害。
你……她手下也有几百人,你能不能给她也弄张团长的委任状?” 满山红终于开了口:“越大越好,师长也行,司令最好。
” 张嘉田瞪了她一眼:“你当司令了,把我往哪儿摆?听话,团长就够你美的了!” 陈博志呵呵笑着,说道:“这个,我现在办不了,委任状是我从北京带过来的呀。
” 张嘉田一听到“北京”二字,登时想起了叶春好。
通过陈博志部下的特务,他把他的亲笔信传递给了叶春好,又通过同样的一条路线,他得到了叶春好的回应。
很久之后,他回忆起收到回信的这一夜,发现这一夜是可纪念的——从这一夜起,他“神魂归位”,从噩梦中彻底清醒了过来。
到了开春的时候,张嘉田手下有了一千多人,满山红也如愿得到了一张团长的委任状。
张嘉田是见惯了委任状的,不拿它当一回事,满山红却是专门弄了几大捆黄纸,用一块黑炭当笔,在上面七扭八歪地写了名字,然后扛去野地里,烟气滚滚地烧了半天。
等她回来了,张嘉田问她:“你给谁烧纸呢?” 她答道:“没谁,就是老二他们。
” 说这话时,她低头掸着身上的纸灰,一副满不在乎的劲儿:“将来进城了,我找个手艺好的裱糊匠,再糊几个纸人,要女的,糊得漂亮点儿,烧给他们当老婆。
” 这话说完,她也把自己的衣服打扫干净了,忽然发现张嘉田站在旁边,一直是不动弹也不言语,她便抬起头看着他。
她看他呆呆地站着,不知何时,竟是淌了满脸眼泪。
慌忙把头又低了下去,她装着看不见,转身往那门口走,门口放着一口大水缸,她舀起半瓢凉水咕咚咕咚地喝,连凉水带泪水,一起硬咽了下去。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张嘉田接到了陈博志的命令,开始试探着骚扰南边的陈运基部。
陈运基万没想到,张嘉田只不过是和洪霄九混了几个月而已,竟然得了对方的真传,说死不死,动辄诈尸。
不过凭着他的实力,揍一个张嘉田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北京的雷一鸣,他一边等着上峰的指示,一边漫不经心地向张嘉田回击。
雷一鸣得到了这个消息,然而未做任何指示,因为他顾不上张嘉田那千八百人的队伍了,国民革命军一路北伐,已经攻进了山东,而山东的卢督理当初既是有胆子和他抢巡阅使,照理来说也算是一条好汉,如今在山东却是节节败退,让他不得不调兵遣将,前去支援。
这一回,他本人是不打算往前线去了,经了这几个月的调养,他胖了十三四斤,在周围的人看来,这简直是亘古未有的奇事。
这十几斤分量让他显得有血有肉了许多,穿起军装来,肩膀腰身大腿也都有了内容,不再是一副单单薄薄的衣裳架子了。
身体越是健康,他越是怕这来之不易的健康溜走,所以万万不肯到战场上去冒险。
而且叶春好已经显了怀,他也不敢走,怕自己前脚一走,后脚她那肚里的孩子就会有闪失——林胜男生产的时候,他想自己若是在家做主,那早产了的孩子,兴许也能活下来。
雷一鸣往山东派去了两个师的兵力,结果还真帮卢督理抵挡住了北伐军的进攻。
然而山东这边的战况刚稳定下来,河南那边又失守了,北伐军的几路军队眼看着就要在郑州会师了。
雷一鸣略微有一点儿发慌,慌得不厉害,因为他手里还有兵,但他此刻是万分的不想打仗。
即便要打,也不是他一家出兵就能打赢的。
他刚长上的十几斤肉,眼看着在一个礼拜之内掉了两斤。
这天林子枫过来见他,刚在大门口下汽车,就见他带着几名卫士走了出来。
今天他是军装马靴的打扮,上衣没系纽扣,敞开来露出了里面的白衬衫,衬衫下摆束在军裤里,腰粗了,腰间皮带扎得紧绷。
扭头看见了林子枫,他一招手:“过来。
” 林子枫走到了他近前,就见他新剪了头发,天生的长鬓角被剃成了一抹青,尖下巴也没了,他一富态,反倒添了几分英武的男子气。
一队汽车正从府后的汽车房缓缓行驶过来,在这个空当里,他对林子枫说道:“我要去趟天津,你留在北京,等我的消息。
” 林子枫问道:“大帅这期间需要我做什么吗?” 雷一鸣想了想,然后一摇头:“现在还不好说,也许没什么事,过两天我就回来了。
” 这时,打头的汽车已经缓缓停到了他面前,卫兵上前一步为他打开了后排车门,他弯腰钻进汽车里,一言未发,像是忽然把林子枫忘了。
林子枫也没出声,目送着汽车队伍远去。
又过了两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雷一鸣的新动作——他和山东的卢文瑞督理、热河的虞天佐都统联合提议,以南北十五省的名义组织了一支护国军,推举东北的老帅做了总司令。
护国军甫一成立,便对着北伐军宣了战。
这是一桩大新闻,除了这桩大新闻之外,报纸上还登载了一条小新闻——察北的冯子芳将军,于昨日在自宅被刺客暗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