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关灯
小
中
大
老将心中嘀咕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花木兰……”
贺穆兰一听到是自己,立刻也高兴了起来,正准备叫一声“在”,却被身后之人的声音活生生噎在了喉咙里。
“其他人可以,花木兰不行!” 拓跋晃突然摇起了头,阻止了长孙道生点贺穆兰。
“太子殿下,花木兰目前军功十转,大多是在黑山拼杀而来,他的虎贲军全是黑山军的精锐,又了解柔然人的战法,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重要的是,他曾取了大檀的人头,对于柔然人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长孙道生直觉花木兰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在刚才,他已经想出了最好的战略。
他准备让嵇敬和建宁王拓跋崇率兵直抄柔然人两边侧路,所以前方必须要有一员大将拖住柔然人的主帅,至少让对方忌惮不敢擅自分兵。
柔然人南下,必定不是全部南下了,北方各镇一定还有军队和柔然余部在对峙,只要两边包抄,再下令北方诸镇一起追击,就能像是围口袋一般把这些柔然人套进去。
但正因为率兵抵住吐颓山关口的大将必须寸步不让,就一定要是一位猛将。
然而拓跋晃竟然不允! 崔浩和窦太后一齐向拓跋晃看去,其他大臣也觉得匪夷所思。
这样抵御外敌获得名声的好机会,就算风险再大,也有不少人会搏上一搏。
长孙道生想要提携花木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为何拓跋晃要阻止? 就连贺穆兰自己也错愕不已,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让拓跋晃如此不满。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这个五岁孩子的无理取闹! 就因为他刚才太过像个大人,让许多人都忘了他还是个孩子而已。
这么一想,殿中有几个心中另有想法的人都松了口气。
“花木兰的虎贲军刚刚回京,正是疲军,而且我还命了送了不少酒肉去虎贲军,让他们放松几天,现在恐怕已经喝得烂醉,我不觉得可以马上投身战场。
” 拓跋晃强词夺理。
“而且他的人数太少,我不放心。
临时再派新军给他,他从未领过新军,肯定没有虎贲军指挥得当。
” 拓跋晃振振有词。
“司空,换个人吧。
” 窦太后原本准备阻止拓跋晃,可听到他说了这么多,心中也微微一动。
这孩子不是任性的孩子,为什么不愿花木兰离开? 莫非陛下走之前,曾经给他安排了什么? 这么一想,窦太后也不想干预了。
长孙道生是个老成之人,见窦太后不发言,拓跋晃又死活不愿意花木兰走,便想了想,点了穆寿带领精兵抵抗。
穆寿也是猛将,而且有拓跋焘留下来的人马,还是鲜卑南部大人,必定会带众多部民家将参战,如果没有花木兰的名头,用穆寿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么一来,花木兰就没有露脸的机会了,喜欢提携后辈的长孙道生不免有些遗憾地看了贺穆兰一眼。
而贺穆兰站在那里,接受着众位大臣各种幸灾乐祸、遗憾、若有所思等眼神注视,忍不住有些尴尬,僵硬在那里半天,不知道该哭好,还是该笑好。
如果虎贲军没损失惨重,这次去的是不是她? 如果这里坐着的是拓跋焘,这次去的是不是她? 不可避免的,贺穆兰的脑子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时间觉得有些委屈,又觉得有些有志不得伸、名剑藏于匣的感伤。
接下来的朝议,自然是讨论明日出征人马的调配、发往各州的文书、战报等等,至于拓跋焘“失踪”的事情,像是被众人给刻意遗忘了,没有放在明面上来,只是下了朝之后,崔浩和十几位大人被窦太后召了去,在宫中闭门商议了许久,这才匆匆离宫。
而此时的贺穆兰,正在太子的示意下,送他回到东宫。
此时已经是初冬,宫城里一片萧瑟,满眼枯枝残叶,配合着山雨欲来的气氛,连行走的宫人都是缩着脖子不敢吱声,一副恨不得插翅飞出去的样子。
贺穆兰不知道该和拓跋晃说些什么,刚刚练剑时进入东宫的好气氛已经是荡然无存,贺穆兰知道不该埋怨拓跋晃,却因为寿命将至,自己却在京中蹉跎而有了一些不甘。
拓跋晃似是感受到了贺穆兰的不安,慢慢走着的脚步突然停下。
他在宫中不爱乘辇车,也不爱人抬,但因为个子太小走的慢,许多宫人都是苦不堪言,只能像是乌龟一般慢吞吞的跟着。
贺穆兰见前面走着的拓跋晃突然停下,连忙顿住脚步,差点一头撞上前面人的背部。
“花将军,我走的太慢了,有些不耐烦,你抱着我走。
” 拓跋晃突然这样要求。
“是!” 贺穆兰微微躬了躬身子,将拓跋晃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胳膊上。
五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使一个成年男子一直抱着也很吃力,贺穆兰却像是手臂上没有重量一般的走着,引得拓跋晃不停地捏着贺穆兰的胳膊,发出适合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才会发出的惊叹。
“啊,好结实的胳膊!花将军看起来瘦弱,其实厉害的很嘛!你力气都是从哪里来的,骨头里吗?” “花将军要不要我揽着你的脖子?这么抱很累吧?我揽着你的脖子也可以的哟!” “花将军你好黑啊,西边太阳是不是很大?你看你抱着我,一黑一白,真是有意思!” 拓跋晃天真地说了许多话,又捏的贺穆兰身子直抖,后者终于忍不住开了口:“殿下,别再摸了,很痒。
” 语气中满是面对熊孩子的“无奈”。
她原本就不喜欢小孩。
“花将军,你不生气了?”拓跋晃突然抱住她的脖子,在她耳边问着:“我以为我不让你出征,你会生气呢。
” “殿下是储君,不让臣出战,定然是有殿下的道理。
” 贺穆兰硬邦邦地回答。
“你这么说,表示你还在生气。
”拓跋晃软软的手突然捏了捏贺穆兰的耳垂,在发现没有耳洞时,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我确实不愿意放你走……” 他趴下来,在贺穆兰的耳边小小声地说:“我不相信平城许多人,从我被立为太子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能摆布我,用各种手段想让我相信他们……” 贺穆兰克制着将捏着耳朵的孩子摔下去的冲动,闻言好奇地开口:“有窦太后保护您,您还担心什么?” 不忠之人根本都不会送到拓跋晃身边好吧! “我知道父亲召您回来是为了什么,他是想要你保护我的。
” ‘……还有我的母亲。
’ 拓跋晃在心里补充。
“我相信长孙司空就能将那些蠕蠕打的落花流水。
” 他有些羡慕地看着连汗都没流一滴出来的贺穆兰,忍不住捏了捏自己的小肌肉,想起剑师告诉他没有什么学武天赋的话来。
贺穆兰好奇地看向拓跋晃。
“你不怕?” 拓跋晃原本准备挺起身子,像是在朝上面对众臣那般昂首说“我不怕”,却在贺穆兰担忧的眼神里渐渐缩了下去,将脸埋在了贺穆兰的脖子旁。
“我很想说我不怕。
可我将花将军留下来,就是因为……” 他软糯的气息吹拂在贺穆兰的颈间。
“我很害怕啊。
” 贺穆兰的心,一下子就软成了一片。
“其他人可以,花木兰不行!” 拓跋晃突然摇起了头,阻止了长孙道生点贺穆兰。
“太子殿下,花木兰目前军功十转,大多是在黑山拼杀而来,他的虎贲军全是黑山军的精锐,又了解柔然人的战法,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重要的是,他曾取了大檀的人头,对于柔然人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长孙道生直觉花木兰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在刚才,他已经想出了最好的战略。
他准备让嵇敬和建宁王拓跋崇率兵直抄柔然人两边侧路,所以前方必须要有一员大将拖住柔然人的主帅,至少让对方忌惮不敢擅自分兵。
柔然人南下,必定不是全部南下了,北方各镇一定还有军队和柔然余部在对峙,只要两边包抄,再下令北方诸镇一起追击,就能像是围口袋一般把这些柔然人套进去。
但正因为率兵抵住吐颓山关口的大将必须寸步不让,就一定要是一位猛将。
然而拓跋晃竟然不允! 崔浩和窦太后一齐向拓跋晃看去,其他大臣也觉得匪夷所思。
这样抵御外敌获得名声的好机会,就算风险再大,也有不少人会搏上一搏。
长孙道生想要提携花木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为何拓跋晃要阻止? 就连贺穆兰自己也错愕不已,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让拓跋晃如此不满。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这个五岁孩子的无理取闹! 就因为他刚才太过像个大人,让许多人都忘了他还是个孩子而已。
这么一想,殿中有几个心中另有想法的人都松了口气。
“花木兰的虎贲军刚刚回京,正是疲军,而且我还命了送了不少酒肉去虎贲军,让他们放松几天,现在恐怕已经喝得烂醉,我不觉得可以马上投身战场。
” 拓跋晃强词夺理。
“而且他的人数太少,我不放心。
临时再派新军给他,他从未领过新军,肯定没有虎贲军指挥得当。
” 拓跋晃振振有词。
“司空,换个人吧。
” 窦太后原本准备阻止拓跋晃,可听到他说了这么多,心中也微微一动。
这孩子不是任性的孩子,为什么不愿花木兰离开? 莫非陛下走之前,曾经给他安排了什么? 这么一想,窦太后也不想干预了。
长孙道生是个老成之人,见窦太后不发言,拓跋晃又死活不愿意花木兰走,便想了想,点了穆寿带领精兵抵抗。
穆寿也是猛将,而且有拓跋焘留下来的人马,还是鲜卑南部大人,必定会带众多部民家将参战,如果没有花木兰的名头,用穆寿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么一来,花木兰就没有露脸的机会了,喜欢提携后辈的长孙道生不免有些遗憾地看了贺穆兰一眼。
而贺穆兰站在那里,接受着众位大臣各种幸灾乐祸、遗憾、若有所思等眼神注视,忍不住有些尴尬,僵硬在那里半天,不知道该哭好,还是该笑好。
如果虎贲军没损失惨重,这次去的是不是她? 如果这里坐着的是拓跋焘,这次去的是不是她? 不可避免的,贺穆兰的脑子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时间觉得有些委屈,又觉得有些有志不得伸、名剑藏于匣的感伤。
接下来的朝议,自然是讨论明日出征人马的调配、发往各州的文书、战报等等,至于拓跋焘“失踪”的事情,像是被众人给刻意遗忘了,没有放在明面上来,只是下了朝之后,崔浩和十几位大人被窦太后召了去,在宫中闭门商议了许久,这才匆匆离宫。
而此时的贺穆兰,正在太子的示意下,送他回到东宫。
此时已经是初冬,宫城里一片萧瑟,满眼枯枝残叶,配合着山雨欲来的气氛,连行走的宫人都是缩着脖子不敢吱声,一副恨不得插翅飞出去的样子。
贺穆兰不知道该和拓跋晃说些什么,刚刚练剑时进入东宫的好气氛已经是荡然无存,贺穆兰知道不该埋怨拓跋晃,却因为寿命将至,自己却在京中蹉跎而有了一些不甘。
拓跋晃似是感受到了贺穆兰的不安,慢慢走着的脚步突然停下。
他在宫中不爱乘辇车,也不爱人抬,但因为个子太小走的慢,许多宫人都是苦不堪言,只能像是乌龟一般慢吞吞的跟着。
贺穆兰见前面走着的拓跋晃突然停下,连忙顿住脚步,差点一头撞上前面人的背部。
“花将军,我走的太慢了,有些不耐烦,你抱着我走。
” 拓跋晃突然这样要求。
“是!” 贺穆兰微微躬了躬身子,将拓跋晃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胳膊上。
五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使一个成年男子一直抱着也很吃力,贺穆兰却像是手臂上没有重量一般的走着,引得拓跋晃不停地捏着贺穆兰的胳膊,发出适合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才会发出的惊叹。
“啊,好结实的胳膊!花将军看起来瘦弱,其实厉害的很嘛!你力气都是从哪里来的,骨头里吗?” “花将军要不要我揽着你的脖子?这么抱很累吧?我揽着你的脖子也可以的哟!” “花将军你好黑啊,西边太阳是不是很大?你看你抱着我,一黑一白,真是有意思!” 拓跋晃天真地说了许多话,又捏的贺穆兰身子直抖,后者终于忍不住开了口:“殿下,别再摸了,很痒。
” 语气中满是面对熊孩子的“无奈”。
她原本就不喜欢小孩。
“花将军,你不生气了?”拓跋晃突然抱住她的脖子,在她耳边问着:“我以为我不让你出征,你会生气呢。
” “殿下是储君,不让臣出战,定然是有殿下的道理。
” 贺穆兰硬邦邦地回答。
“你这么说,表示你还在生气。
”拓跋晃软软的手突然捏了捏贺穆兰的耳垂,在发现没有耳洞时,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我确实不愿意放你走……” 他趴下来,在贺穆兰的耳边小小声地说:“我不相信平城许多人,从我被立为太子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能摆布我,用各种手段想让我相信他们……” 贺穆兰克制着将捏着耳朵的孩子摔下去的冲动,闻言好奇地开口:“有窦太后保护您,您还担心什么?” 不忠之人根本都不会送到拓跋晃身边好吧! “我知道父亲召您回来是为了什么,他是想要你保护我的。
” ‘……还有我的母亲。
’ 拓跋晃在心里补充。
“我相信长孙司空就能将那些蠕蠕打的落花流水。
” 他有些羡慕地看着连汗都没流一滴出来的贺穆兰,忍不住捏了捏自己的小肌肉,想起剑师告诉他没有什么学武天赋的话来。
贺穆兰好奇地看向拓跋晃。
“你不怕?” 拓跋晃原本准备挺起身子,像是在朝上面对众臣那般昂首说“我不怕”,却在贺穆兰担忧的眼神里渐渐缩了下去,将脸埋在了贺穆兰的脖子旁。
“我很想说我不怕。
可我将花将军留下来,就是因为……” 他软糯的气息吹拂在贺穆兰的颈间。
“我很害怕啊。
” 贺穆兰的心,一下子就软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