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关灯
会显得色浅,你若等到它金黄时才捞,出锅后便是焦黄。

    所以想要色泽漂亮,就得早一点点出锅。

    ” 淳于敏侧头看着山芋,频频点头:“原来如此。

    你尝一尝,味道如何?” 取过筷子,杨岳尝了一块:“外脆里糯,糖汁调得也正好。

    ” 听见他的肯定,淳于敏抿嘴一笑:“下次我再试一次,就怕这拔丝山芋太甜腻,做出来没人肯再吃。

    ” “放心,有夏爷在,不管你做几盘,她都能给你吃了。

    ”杨岳笑道。

     今夏正好与陆绎进来,看见谢霄还在院中转悠,便喊他快来吃饭。

    直至丐叔、沈夫人、还有岑寿都来了,众人皆坐定,谢霄才进门来,往凳子上一坐,开口便道:“我决定了,我要去从军,就加入戚家军!” “……” 众人还在发愣,丐叔率先开口道:“好!英雄,来,我以茶代酒,先敬你一杯。

    ” 谢霄颇激动,腾地站起来,两人碰了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

     “男子汉大丈夫就该竖着出去,横着回来!”丐叔颇替他激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咳咳,叔您别跟着添乱,他又不是荆轲刺秦王。

    ”今夏把丐叔拽坐下来,不解道,“叔,您自己一身功夫,从来只围着我姨打转,倒叫别人竖着出去横着回来。

    您说说,您怎么想的?” “人各有志嘛!于国,”丐叔指向谢霄,再指向自己,“于家,问心无愧。

    ” 说不过他,今夏转向谢霄,劝道:“哥哥,从军可不是小事,你至少该写封信和你爹爹商量下?”杨岳刚刚写了信回去,信中提及谢霄与上官曦正好和他们在一块儿,谢霄心血来潮突然要从军,弄不好谢老爷子还以为是被她和杨岳撺弄。

     提起爹爹,谢霄就觉得脑仁发胀,摆手道:“和他商量,肯定不行。

    从小到大,我想做的事情,十件里头他们能答应一件就不错了。

    ” “那……你至少得和上官姐姐商量一下吧。

    ”今夏接着道。

     谢霄皱眉道:“她肯定又有诸多话说,这不行那不好,总之妇道人家就是啰嗦。

    再说,她现在还伤着,我也不想此事烦扰到她,说不定又得吵起来。

    ” 这谢霄是个无拘无束的性子,想一出是一出,今夏拿他无法,又恐谢老爷子误会,遂在桌子底下悄悄捅了陆绎两下,示意他帮着说句话。

     陆绎慢吞吞开口道:“要从军是好事呀,眼下两浙倭乱横行,正是需要像谢兄你这样武功高强之人。

    ” 从未从他口中听过合意的话,谢霄料不到他竟然会赞成,楞了楞,随即朗声道:“看!连陆大人都觉得我应该从军!” “戚将军的招兵章程,不知谢兄是否看过?”陆绎问道。

     “招兵章程?”谢霄又是一楞,“还没有,不过我估摸着,也就是试试身手,不在话下。

    ” 陆绎摇头道:“此言差异,戚将军招兵可不仅是看武艺,首要以精神为主,兼用相法,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

    ” 谢霄听得直皱眉:“重福气之相,他这是招兵还是相亲?” “我看你这娃娃脑门挺大,长得挺有福气的。

    ”丐叔鼓励他。

     陆绎接着道:“戚将军还有四要四不要,谢兄可曾听说过?” 谢霄摇头:“什么四要四不要?” “说得简单一些,选兵首要乡野老实之人,黑大粗壮,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而且还得是乡野愚钝之人,畏官府,畏法度……” “等等,畏官府、畏法度,这是什么道理?”谢霄奇道,“小爷我天不怕地不怕,这才是杀倭寇的最好人选。

    ” “从军,杀敌是一回事,最要紧的是听从命令。

    不畏官府、不畏法度者,肯定难服管理,难从军令。

    这样的人,功夫再好,留在军中也是个祸害。

    ”陆绎解释给他听。

     谢霄挠挠脖子,迟疑半晌才失望道:“这么说,我去了他们也不会收?” “何止是你,”陆绎指了指岑寿和杨岳,“便是他们去了,戚将军也不会收。

    ” “这又是为何?”谢霄大惑不解。

     “曾在官府任职者不收,因为官府多油滑之人,也不可用。

    ” “哈哈哈!”原来一桌子人就没有一个能进戚家军,谢霄觉得好受多了,啧啧叹道,“戚将军招兵还真是严厉,难怪戚家军这般大名鼎鼎。

    ” 今夏朝陆绎投去钦佩的一瞥,又殷勤地给他挟了好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