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满脸都是拒绝

关灯
那些摊子开始盈利,就将求助的粮食折现还给路家主。

     事情有了决断,路以卿倒也不会更多的纠结,之后她便将注意力放到了这场战事上。

     卫景荣无论是不是提醒,他都已经将海口夸下,自然不能毫无动静——可事实就是毫无动静。

    路以卿以为一月期限紧张,卫家军很快就该开始动作,然而她领着沈望舒在城中一连晃悠了三天,却发现一切如故。

    关外秦军该攻城还是攻城,城中军士该防守还是防守,并没有半分异常。

     现实平静得路以卿都忍不住跟沈望舒吐槽:“我觉得他们父子俩可能是要骗我的粮。

    ” 沈望舒闻言倒是不骄不躁,只是给路以卿摸摸头顺顺毛,然后让她继续等着。

     如此三天过去,到了第四日,卫景荣才又使人传了消息过来。

     ****************************************************************************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在某些时候是很有必要,或者说是不能不做的。

     之前卫景荣领了军令回阳城接应粮食,结果却才阳城外遇伏,几乎全军覆没。

    这事显然就不是关外秦军能够做到的,或者说不仅仅是关外秦军能做到的,关内必然有人勾结了外敌。

     卫大将军是个谨慎的人,在卫景荣传信回到云擒关后,他便派出了两批人马。

    一批就是先锋营那些骑兵,直接过来接应了卫景荣,也护送了路家一行人以及粮食入城。

    另一批则是他私下派遣的人马,由他身边最信任的亲兵领头,直接前往阳城查探卫景荣遇伏一事。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今的卫家军虽然因为朝廷的缘故日益颓败,可早年间前首辅还在时,卫家军也几乎将西北打造成铁板一块。

     在西北这地方,可以说卫家军执意要查什么,几乎便没什么是查不到了。

     比路以卿一行人晚了几日,前往阳城查探的亲兵也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不算好但至少有个结果。

    他们查到了卫景荣之前出事,果然是有秦国的手笔在,还与卫景荣在阳城的旧识有关。

    只可惜他们去得晚了些,找到相关人等时,这些人基本都被灭口了。

     这些事原本与路以卿等人无关,可她们既给卫家军送粮,又救下了少将军,只怕有人因此将目光投在了她们身上,卫景荣于是特地使人来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

     被派来的是卫景荣神机营的副将,也是一员二十出头的小将,末了还问路以卿:“少将军让末将来问问,郎君之后可要退回阳城或者雁鸣城?他说与您的赌约即将开始,云擒关可能也会乱上一阵,被人浑水摸鱼还不如回去后方。

    而且您与夫人留在此处,恐怕也只徒耗时日。

    ” 路以卿想了想,也没有拒绝——她来云擒关的目的本就是见卫大将军一面,如今双方不仅见面,还达成了协议。

    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多逗留其实也没必要,而且这里到底也是军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