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温情脉脉
关灯
小
中
大
几乎是立刻的,几个禁军便动了,甚至有人直接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可说到底这里也是襄王府,哪怕被骁骑营围困,哪怕府中甲士都被控制,这些禁军又是哪来的底气觉得能在襄王的地盘上对他这个主人造次呢? 要知道,襄王可从来不是表里如一的贤王,他的野心早已经昭然若揭。
所谓的鸩杀,所谓的君要臣死,最主要的前提是当事人肯认命,或者说他没那个本事挣扎——这些放在襄王身上说得通吗?自然是说不通的,所以想起给他赐鸩酒的延康帝简直是天真的可怕。
斜地里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几个好手拦下了欲要动手的禁军,襄王甚至连头也没回就走出了饮酒的花厅,而当他一只脚踏出花厅门槛的时候,那几个禁军都已经无声倒下了。
有属下悄无声息的上前,手捧佩剑递到襄王身侧。
襄王抬手握住了佩剑,入手微沉:“走吧。
天子不给我这无辜之人活路,我又不想就这般不明不白的死去,便只好亲自去他面前问上一问了。
” 属下应诺,垂眸跟在主人身后,半点也不担心此刻还围在府外的骁骑营。
**************************************************************************** 西北距离长安还是太远离,消息一来一去的传递,哪怕快马加鞭也得近半月。
路以卿每每收到这些滞后的消息都忍不住想叹气。
尤其记忆中的另一个世界里,千里传音也不过瞬息间的便捷,与当下的情况对比简直惨烈得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比如说她眼前这封信,信中所写的还只是延康帝派兵围了襄王府这样。
但路以卿不用脑子想也知道,作为这本古早小说中的“男主”,延康帝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压根不会有什么用,甚至只会加速他自己的死亡罢了——说不定在她看到这封信时,远在长安的延康帝早就凉了。
一旁的沈望舒正代笔替她整理文书——这其实是惯例了,几年间西凉城与卫家军都发展得太快,路以卿身上的担子不知不觉间就重了起来,有时处理不完都是沈望舒帮忙的——偶然抬头就见路以卿表情变换,也不禁停了笔:“又发生何事了?” 不怪沈望舒对此不上心,实在是最近路以卿这边收到的各种消息不少。
有些是西北这边的,有些是长安传来的,甚至还有些是秦国那边的,各种各样的信件出现得多了,她也懒得再问。
路以卿倒是事事都不瞒她,只要沈望舒问了,她便会说:“是长安那边刚送来的消息,陛下对襄王动手了。
就是手段太粗糙,想也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 关于长安,对于将来,两人早已是心照不宣。
沈望舒闻言甚至没有再问更多,便猜到路以卿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必然是不曾露面更不会为人所知的推动者。
而随着这件事作为开端,皇帝和襄王之间的平衡彻底
可说到底这里也是襄王府,哪怕被骁骑营围困,哪怕府中甲士都被控制,这些禁军又是哪来的底气觉得能在襄王的地盘上对他这个主人造次呢? 要知道,襄王可从来不是表里如一的贤王,他的野心早已经昭然若揭。
所谓的鸩杀,所谓的君要臣死,最主要的前提是当事人肯认命,或者说他没那个本事挣扎——这些放在襄王身上说得通吗?自然是说不通的,所以想起给他赐鸩酒的延康帝简直是天真的可怕。
斜地里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几个好手拦下了欲要动手的禁军,襄王甚至连头也没回就走出了饮酒的花厅,而当他一只脚踏出花厅门槛的时候,那几个禁军都已经无声倒下了。
有属下悄无声息的上前,手捧佩剑递到襄王身侧。
襄王抬手握住了佩剑,入手微沉:“走吧。
天子不给我这无辜之人活路,我又不想就这般不明不白的死去,便只好亲自去他面前问上一问了。
” 属下应诺,垂眸跟在主人身后,半点也不担心此刻还围在府外的骁骑营。
**************************************************************************** 西北距离长安还是太远离,消息一来一去的传递,哪怕快马加鞭也得近半月。
路以卿每每收到这些滞后的消息都忍不住想叹气。
尤其记忆中的另一个世界里,千里传音也不过瞬息间的便捷,与当下的情况对比简直惨烈得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比如说她眼前这封信,信中所写的还只是延康帝派兵围了襄王府这样。
但路以卿不用脑子想也知道,作为这本古早小说中的“男主”,延康帝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压根不会有什么用,甚至只会加速他自己的死亡罢了——说不定在她看到这封信时,远在长安的延康帝早就凉了。
一旁的沈望舒正代笔替她整理文书——这其实是惯例了,几年间西凉城与卫家军都发展得太快,路以卿身上的担子不知不觉间就重了起来,有时处理不完都是沈望舒帮忙的——偶然抬头就见路以卿表情变换,也不禁停了笔:“又发生何事了?” 不怪沈望舒对此不上心,实在是最近路以卿这边收到的各种消息不少。
有些是西北这边的,有些是长安传来的,甚至还有些是秦国那边的,各种各样的信件出现得多了,她也懒得再问。
路以卿倒是事事都不瞒她,只要沈望舒问了,她便会说:“是长安那边刚送来的消息,陛下对襄王动手了。
就是手段太粗糙,想也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 关于长安,对于将来,两人早已是心照不宣。
沈望舒闻言甚至没有再问更多,便猜到路以卿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必然是不曾露面更不会为人所知的推动者。
而随着这件事作为开端,皇帝和襄王之间的平衡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