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正文完

关灯
路以卿会在这样的场合里与卫景荣说出这样一番话,自然不是出于对朋友的推心置腹,或者说不仅是推心置腹。

    她会这么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有自己考量的。

     卫家军攻入长安的速度太快。

    事情迅速尘埃落定了,对旁人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于原本想要趁机混个功劳巩固地位的路以卿来说,却是错失了机会——她一路跟着大军从西凉来,不是为了混个不功不过,然后穿着盔甲练出一身力气的。

     事情发展的太快,以至于打破了路以卿一开始的筹谋,如此她自然要为自己争取时间。

    而劝说卫大将军缓缓图之便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人会在过河之后拆桥,却没有还走在桥上之时就动手的道理。

     如果卫大将军现在登基称帝了,有功之人自然都是有封赏的,可也仅此而已了。

    他可以把他们高高的供起来,给个爵位或者挂个闲职,然后哪天看不顺眼了就来场杀鸡儆猴。

    但如果卫大将军考虑困难选择退一步缓缓图之,身边这些信任之人便是要予以重职,帮他揽权的。

     放在当下来说,只要卫大将军一日没有登临高位,他身边这些人便都是他所倚仗的助力。

     路以卿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权欲野心,但她会走到如今这一步,甚至是推动着卫家军走到如今这一步,从一开始为的便只是自保而已。

    她不愿在权势下无力挣扎,自然就要争取自保的资本。

     当然,这件事换个角度来看,她所说的那些话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就像是此刻,听完了路以卿一番话的卫景荣并没有意识到她的私心,反而顺着她的话仔细一想,觉得她确确实实是为自己父亲考虑。

     卫景荣不是个没脑子的人,需要思考决断的时候他也从来不会表现得愚蠢。

    可与此同时他身上却还残留着少年人独有的意气与热血,所以他会心心念念着搞事,他会在看到襄王败北后感到扬眉吐气,更会在至高之位唾手可得的情况下,生出激动乃至于冲动。

     可是到了最后,卫景荣也不得不认清现实,他沉沉的吐出口气:“小路,你说得不错,现在说这个确实是太早了。

    十万卫家军可以攻入长安,却还不足以镇压天下。

    ” 路以卿看他如此,也是松了口气,拍拍他肩膀安慰道:“没关系,不急于这一时的。

    ” 卫景荣点了点头,但情绪眼看着也是低落下来了,更没看闹哄哄的众人一眼。

     路以卿还想再劝些什么,但卫景荣很快自己就想通了,重又抬起头来看向路以卿:“其实事情也没那么难为对不对?之前先帝与襄王在朝中争斗得厉害,这几年朝堂上乌烟瘴气就不提了,两边的人马也尽是损公肥私之辈,地方军处境如卫家军者,应该早不知凡几了。

    ” 这些人被朝廷抛弃了,一日两日三日,一年两年三年,再多的忠诚之心也都能消磨个干净。

    就跟曾经几乎面临绝境的卫家军一样,支撑着他们守住边疆的已不是朝廷,而是身后的百姓。

     抛弃固有的忠诚,奉立新主似乎也不是多么不可能的事。

     路以卿点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又补充道:“不止是军队,还有地方与百姓。

    去岁关中遭遇旱灾,之后又有蝗灾,几乎颗粒无收。

    朝廷原本有从江南调拨粮食赈灾的,结果又被贪墨了,那时候便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据说好几处都有乱民起义。

    后来是镇压下来了,可民心这东西还真难说了。

    ” 这些卫景荣却是不知道的,之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