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灰眸与匕首

关灯
侧手一击,身体晃晃然软倒下去。

     晕过去之前,她跌进一个闷热的胸膛,耳边隐约听到那人对身后涌上来围观的人不以为意的解释:“无碍,郡主惧蛇,一时惊晕罢了。

    ” 戚笈卿:“……?” 风斜雨急,屋舍窗扉半掩。

     戚笈卿又做了梦,故人,旧事,还是不肯放过被留下来的人。

     初识谢荣,是她被押往西潼关的路上,彼时路程已过半,他许是闲来无事,隔着囚车拿手往她鼻间一探,惊得不行:“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了。

    ” 她纡尊降贵的翻了一个白眼,有气无力的骂:“你这没文化的草包,不会用就别乱用。

    ” “我这是在抬举你。

    ”谢荣嘁了一声,咬着草秆替她畅想:“戚大将军用兵如神,你是他的女儿,日后早晚是戚小将军。

    ” “喂,你以后要不就带上我,不是我自夸,我这人做副将都屈才……” 再次见他,是在西潼关的营地内,朝廷意欲与卫族谈和,士兵举报军中有人煽动灭卫族,绝后患。

     那时她治伤之余还被逼着苦读兵书,正被戚邵武捉来抽检,瞧见被绑来的谢荣面对众人毫不胆怯,振振有词道:“卫族之急,在于没有耕地,故而卫族一日不灭,一日便觊觎大邺。

    ” 营中将士本就看不起京中来的绣花拳头,对此嗤之以鼻,劝戚邵武将此人驱逐,谁知前后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士兵来报,卫族毁约来犯。

     她永远忘不了众人脸上惊愕的神情,以及逆着光线从始至终挺直脊梁骨的谢荣。

     那时她想,日后要是做将军,谢荣会是她的副将。

     事实证明,谢荣是有诸多本事的,且与她臭味相投。

     她本就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谢荣更甚,两人凑到一块,研究出来的战术回回把敌军耍的团团转,气得卫族元帅宁愿自损一千伤敌八百,也要捉二人人头。

     邺朝十六年至十八年,她行军打仗唯一一次惨败,就是没有带上谢荣的那次。

     可以说,她能够迅速在军中出挑立功,此人功不可没。

     谢荣于她,是良师,是益友,是……希望。

     可于她而言这般重要的人,哪怕死后,都未能得到他所守卫的大邺的认可,这教她如何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