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肌腻理,光泽如漆,故天下闻名,被列为贡品。

    赏赐大臣的李墨皆置于紫檀匣中,匣上雕工精美,有御库纹章。

    但如今赐给富弼的却非李墨,而是置于豹皮囊中的西洛王迪墨。

     物品搁置,略有些动静,富弼侧首看,亦觉出此异处,便拈起一块王迪墨细看。

     “如今李墨不作贡品了么?”他问我。

     我知此中缘由,遂一一道来:“李墨还是贡品,但因今年紫檀断货,无以为匣,李氏请易以桂匣,官家不许,说例赏大臣的李墨皆以紫檀盛之,若易以桂匣,恐群臣有恩遇衰减之疑虑,故索性不取。

    西洛王迪墨只用远烟鹿胶,有龙麝气,也是难得的好墨,且以千金豹囊盛之,颇有野趣,官家遂命今年御赏换王迪墨。

    ” 富弼道:“世人多爱李墨,若因匣舍之,岂非与买椟还珠是一个道理?” 我应道:“怀吉斗胆,请问学士,歙州李墨是你最爱的墨么?” 富弼笑道:“那倒不是!我独爱柴珣东瑶墨。

    ” “正是这样,”我继续说,“李墨虽好,但并非无可取代,也有人更爱西洛王迪墨、柴珣东瑶墨、宣州盛氏墨,或东山陈氏墨。

    玩物喜好,因人而易,但有御赏御赐一说,世人便喜求李墨,那紫檀的匣子,更被人格外看重,略一亮出,人便知是御赐物,若赐李墨不予紫檀匣,势必有人无端猜疑,倒不如另易别家名墨了。

    ” “不错,不错,朝中同僚虽喜求李墨,但多有不用者,倒是那紫檀的盒子,没有人不喜欢的。

    ”富弼连连点头,很是赞同,“还曾有人玩笑说,不如请官家只赐紫檀匣给我们,另赐银钱若干,让我们自买喜欢的名墨放进去吧……” 他开颜笑,心情转好,我亦浅笑,不再说话。

     须臾,他笑容消退,似陡然想到什么,拍案道:“是了,是了,以前怎没想到?” 他起身,朝我郑重一揖:“多谢中贵人提醒。

    ” 此后他出使契丹,对其国主说,皇子公主性情未必相合,结婚易以生衅,夫妇情好难必,人命修短或异,公主和亲所托不坚,以后易生变数,不若增金帛之便。

    况且,据南朝嫁长公主故事,资送不过才十万缗,即便皇帝嫁其亲生女,亦不会超此数额,远不及岁币大利。

     契丹国主本也意在多得金帛,听说公主资送不过十万,遂同意接受南朝岁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的建议。

    于是两国相互遣使再致誓书,不再提和亲及割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