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关灯
看了一眼旁边陌生的青年,戏志才朝着崔琰点点头,然后走到荀彧身边,“文若这是要出门?” 荀彧点点头,然后将站在旁边眼睛亮晶晶的司马懿介绍给戏志才。

     忽然见到自己最崇拜的谋士先生,司马懿心中激动的说不出一句话,废了极大的功夫才维持住面上的平静,然后拱手朝戏志才行了一礼。

     稳住,为了在两位先生心中有个好印象,一定要稳住。

     到底是年轻人,就算司马懿掩饰的再好,在旁边三人眼中也依旧没有什么用处,只是对这青年更多了几分善意罢了。

     都是阅人无数的存在,怎么会看不出这人心中的雀跃。

     能被崔琰带到这里来,司马懿的才能品行自然不用怀疑,戏志才也不介意多了解一下这位未来可能会成为他们同僚的年轻人。

     被问到志向之后的司马仲达双目明亮,“不瞒几位先生,懿想入书院学习,若能的先生赏识便再好不过了。

    ” 凭自己的本事封官入仕,归家之后他就有足够多的经历去教育弟弟们了。

     挑了挑眉看着这志向与众不同的青年,戏志才笑了笑,“即便如今已经能接触政事,仲达也依旧想入书院?” 世家弟子主动想通寒门学子一般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书院,这司马仲达还是第一个。

     文若当初要建书院,为的是那些走投无路的寒门学子,世家子到底是世家子,即便如今世家的地位比之以前有所降低,和寒门比起来也依旧是遥遥不可及的存在。

     现在便让世家同寒门一样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但是尝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这司马仲达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仲达想要先去书院看看,索性今日剩下的事情不多,彧便陪他走上一趟,顺便去看看书院中情况如何。

    ” 司马懿说完之后,荀彧紧跟着便在后面接了一句,极为自然的便将自己剩下的那点儿公务推了出去。

     以前的荀彧从来不会将属于自己的事情推给别人,但是耐不住身边有一个时时看着他的情缘,习惯了之后,他也学会了时不时偷一次懒。

     眸中笑意更甚,巴不得荀彧在平时能多善待自己一些的戏志才点了点头,“也好,蔡公前两日便传信说要见你,想来上次去书院没有去看他老人家,现在有些闹脾气呢。

    ” “记下了。

    ” 笑意盈盈应了一句,对于那个待自己如同本家后辈一般的当世大儒,荀彧一直以来都多留心了几分。

     在昌邑留了这么多年,近来又在书院同学子们待在一起,蔡公心情甚好,连身体也硬朗了几分,还多了些小孩子脾气。

     荀彧和戏志才旁若无人的说了几句,崔琰是早就习惯了这二人的相处模式,但是初来乍到的司马懿不一样。

     他知道两位先生的关系好,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但是看着崔琰习以为常的模样,再看看那两位先生坦荡自若的交代着什么,司马懿又有种自己想多了的感觉。

     两位先生皆是男子,怎么可能会和他家中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