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他脑子里又悠悠的想起一事。

    当年他也去见过那弘忍和尚,相处几日,弘忍无意中说道他有“君子”风范。

    当时他笑笑说,君子该是形容宁瑜与大哥那样的人的,哪里能被我这样闲散无聊的人玷污了? 弘忍还欲开口,他是怎么说的来着?他玩笑一般地说:“我这一生,唯求过得快活。

    一个人过得好好的,何必硬生生给他套个‘君子’、‘小人’的名头?反添种种拘束,不免拘谨。

    ” 是啊,人道是君子不追名逐利,但给他个君子的称谓,这人也不由得规规矩矩行事,恪守本分,只为对得起君子之名。

    最后,反而不知道是自己行事乃君子作风,还是自己刻意往君子的框子里塞。

     恪守本分。

     刘?`忍不住苦笑。

     西边和北边都驻扎着军队,西北地区的粮食一向都急着供应军需,本来也只够得上民众的温饱。

    昨夜刚传来西北地震的消息,这一来粮食有些紧缺,朝廷里定会派人前去赈济灾民。

     不如给他小题大做一下。

     一身白衣的清俊公子拧着眉头靠在了靠枕上,一边还分出心来想到:锦墨果然不欺他,这曲子听起来确实缺了什么…… ☆、子鸢纸鸢 刘颐一行人自从踏上去西北的路已经行了八天了。

     因为是轻车简从,所以速度很快,刘颐坐在马背上估摸了一下,大概明天午时就可以到达这次据说缺粮最严重的郑安了。

     至于地震有多严重,刘颐这一路已经见识到了递折子上来的官员夸大事实的能力:这样的地震放在别的地方,连安抚都不需要。

    不过刘颐走了这几天,也体会了西北地方官员的难处:地震是没有多大,但这个地方的民众一直都过得半饥不饱的,虽说征粮是为了保卫边疆,但总归心里有怨气,派他来,他思量着是为了安抚这积攒了十余年的民怨。

     西边已经打下来了,等北边也胜了,就可以松口气了。

     刘颐心里思索着,视野里扫到身边跑过去一个小小的人影。

     仔细一看,是冯宣骐。

     这是他小舅的儿子。

    小舅冯仁义只比刘颐大了三岁,说是长辈,其实也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的骑马还是小舅教的。

     这孩子今年刚刚七岁,虽然年纪小,但从小在边境军队里长大,骑马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虽然稚气未脱,但也颇有小将风范。

    刘颐微笑着看他纵马奔了一会儿,又调转马头疾驰回来,也是骄傲非常。

     起初他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