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圜

关灯
最前排的几个列兵不知何时耸拉下了枪口。

     这还是她第一次站在那么多荷枪实弹的人面前讲话,俞琬不自觉咽了一口唾沫,可下一刻,她看到那位少校的喉结也滚动了一下——原来站在枪口前说话的人,和端着枪听的人,揣着的是同样的紧张。

     “少校先生。

    ” “请您看看周围。

    看看这些和您一样奉命而来的年轻人。

    ”她目光扫向前排每一张脸,“他们都是谁的儿子,谁的兄弟?枪炮从不长眼,也从不问对错...” 所有人都听出了潜台词,一旦大规模流血发生,谁都不会是赢家。

     女孩的视线又落回莫里斯身上:“这真的是您想要的吗?这真的是柏林那些下达命令的人希望看到的吗?” 一阵骚动在队列中蔓延开。

     满脸雀斑的通讯兵把那一步迈了回去。

     有人开始偷瞄出口,更多人把枪管默默转向地面些,他们只是被征召的农夫、学生、商店伙计,他们也有家人,他们的家人也盼着他们回家。

     没人愿意为柏林那些大人物的权力游戏冲在前面当炮灰,更别说向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开火,尤其是对方早已形成武力压制的情况下。

     阁楼上的约翰稍稍松开了扳机。

     他看着下方那个娇小玲珑的女孩,一个奇异的想法蹦出来:他们的指挥官用钢铁和火焰作战,而指挥官的女人,此刻似乎也在进行一场战斗——使用的武器,却是一种他感到陌生的东西。

    或许是…道理?或者人性,是叫这个吧?那是家乡的牧师提过的词。

     尽管她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

     俞琬的指尖在颤抖。

    但她能感觉到,那些枪口的指向偏移了,那些戴着钢盔的人,目光开始在自己和莫里斯之间游移。

    他们在听,真的在听,这像一剂强心针,让她的声音也更清亮了些。

     “莫里斯少校,既然您认为部分党卫军需要接受控制,”她指向身后,“那么,为什么不将控制的范围,就划定在这里?” 这个提议像哑弹落入人群,点燃了一波窃窃私语。

     “克莱恩上校可以自愿留在官邸。

    ” 说出“自愿”的时候,俞琬悄悄捏了捏克莱恩的手指,她知道他或许很难去接受这种示弱的提议。

     果然,话音刚落,就察觉到身旁男人要开口。

    她抬头看他,不动声色朝他摇了摇头,仿佛在说,“相信我,让我说完”。

     克莱恩皱了皱眉,却还是没出声打断,他反手用力地握了握她的手,那大概算是带着点儿脾气的妥协? 她心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