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时……谢时浔承认,他的确没那么大度。

     他那一刻……只想狠狠报复眼前的这个人。

     “青梅竹马,早有婚约!” 第12章 为夫改“夫人的牙口,果真……惊世骇…… 听言,沈娥按捺不住,心头一股冷气倏然窜上灵台,蹬腿站起来险些踩着脚下拖曳的喜袍。

    一时间身子麻僵,尾音微颤喊出声。

     谢时浔看过来,狭长的眼尾微挑,唇边衔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怎么,夫人不信?” 她确实不信。

     原主和谢时浔或许认识……但若原主和谢时浔是青梅竹马并且早有婚约,那她暴露真容年龄时,他又岂会认不出?至于如今是如何识得,沈娥不知。

     几番思索清楚,沈娥指尖微紧,掀起眼帘隔桌看去,抿唇不言。

     谢时浔隔着烛火影影绰绰,指尖抵着杯盏,眼底的神色有些晦暗不明:“你若不信,大可问问。

    ” 沈娥掩在喜袍长袖里的手指尖微紧,眼睫微闪,落下一片阴影。

    把心底叫嚣着的思绪尽数压下,继而静心问道:“你我关系若真像你所说,你一开始见到我真容时为何没认出?我又是为何落到杏花村,却不见你来寻?” 说着,沈娥语气渐重,眼底的神色沉下去,心底的疑虑愈发深。

     “阿姊这是在怪我?” 出人意料的,对面的人既无恼怒气愤也无调笑冷语,反倒是语气熟稔的微挑眼尾道。

     她一愣,对面的人立刻落下一句:“阿姊在我七岁时便与我立了婚书。

    ” 听言,沈娥还没拾掇好的心情,当即碎成一地,越发惊诧起来。

     谢时浔却像是没主意到,只提着茶壶为自己斟茶,手抬起杯盏置于唇前饮下,随后继续道:“十二岁那年,阿姊不知出了何事,离开我和父亲,甚至离开了我的故乡云安,从此不知所踪。

    而那一年,阿姊也不过堪堪十三岁。

    ” “如今七年过去……恕时浔眼拙,没及时认出阿姊,至于如今又是如何认出的?”谢时浔低笑一声,视线扫过沈娥挽好簪着金步遥的发髻,淡道,“不巧,今日阿姊所戴的那根兰花簪,正是我幼时为阿姊雕刻的。

    ” 对面之人话落,她指尖颤着,心尖都抖起来。

     信是不敢信的。

     可若真是如此……怎么可能! 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