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当夜下起了雪,到翌日清晨还没停。

     赵荞心里乱,加上通夜辗转没睡实,不用照镜子都知脸色定然憔悴,暂时不适合出门。

     吃过早饭,她躲进涵云殿西边的暖阁发呆。

     没多会儿她的三弟赵渭就过来了。

     赵渭除了鞋进到暖阁,撩开木玉珠帘一抬眼,就见赵荞横身坐在暖阁窗边的地垫上。

     没精打采靠着窗棂,望着院中的雪景怔忪出神。

     暖阁里的矮桌上摆着精巧小红炉,炉上那壶果茶在细火煨煮下飘出淡淡果香。

     侍女银瓶正跽坐在旁小心顾着茶火。

     “三公子安好。

    ” “你退下,我找二姐有事。

    ” 银瓶看看赵荞,见她颔首,便依言退出。

     赵荞离开窗边,过去与赵渭隔桌而坐。

     “找我什么事?”她看着为自己斟茶的三弟,唇角扯出个无力笑弧。

     “笑不出来就别勉强,”赵渭将茶盏递给她,“我又不是需要应酬的客人。

    ” 这下赵荞真笑了。

     她这三弟打小就不懂嘴甜宽慰人,却是个实在性子。

     “什么事,说吧。

    ” 赵渭单手握着茶盏:“大哥天不亮就领圣谕出京,许是要一两月才能回。

    他说你昨夜回来得迟,就没让人吵醒你。

    朝廷要在开春后才会宣布对我的任命,这几个月我都在府中,你若忙不过来,家中琐事吩咐我就行。

    ” 都知赵荞归音堂一大摊子事,如今再加上贺渊那头,也够她烦心了。

     好在赵渭已成年,遇事能帮着兄姐分担。

     “大哥去哪儿要这么久?出什么事了?”赵荞紧张起来。

     “奉圣谕同贺大将军去利州,”虽是在自家,赵渭还是谨慎回头看了看珠帘外的两名侍女,压低嗓音,“我猜和冬神祭典上刺客的事有关。

    大哥叮嘱咱们别乱打听议论,待查实后朝廷自会公布。

    ” 利州远在西南国境,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在那里主政六年的利州都督是嘉阳公主赵萦,昭宁帝的异母妹妹。

     “你的意思是,嘉阳公主……” 赵荞以目光攫着他。

     嘉阳公主赵萦是武德帝的四女儿,论起来也是赵荞、赵渭的堂姐,小时在钦州还会带着他们玩。

    虽已多年不见,但赵荞印象中的嘉阳堂姐是个开朗随和、不争不抢的人。

     人长大了,会变这么多吗? 赵渭摇头:“不好说,这事疑点很多。

    金云内卫最擅近身搏杀,区区五十名刺客能在他们手里占那么大便宜,你不觉得奇怪?” “我当然觉得奇怪,可是……” 赵渭眼睫轻扬,与二姐四目相对:“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啊。

    陛下回京前就下令禁止讨论,违者……咔嚓。

    ” “那你还跟我提个什么劲?”赵荞呿了一声,不想理他了。

     “我若一点风都不透给你,你早晚会派手下四处打探,”赵渭一针见血,“你是我姐姐,总得拦着免你往刀口上撞。

    ” 既圣谕严令私下探讨此事,姐弟俩就很有分寸地到此为止。

     赵荞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大哥叫咱俩分担府中事,莫不是大嫂也一同去了?” 说来惭愧,这几日她都在往贺渊那边跑,对家中事到底疏忽了。

     “大嫂哪有那闲工夫?之前到邻水出席冬神祭典耽搁一个多月,都御史府堆了许多事,她忙得焦头烂额,吃住都在官舍将就了。

    ” 信王妃徐静书在都御史府供职。

     那地方官专司管辖勋贵与京官风纪、复审三法司审议后仍存疑的要案,还时常参与律法细则增补修订。

     总之,这位王妃殿下是个公务繁忙的人。

     赵荞“哦”了一声。

     赵渭关切道:“听说贺家七哥昨日醒了,却不知为何又惊动了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