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关灯
儿就要翻脸么。

    少爷,咱们现下可需立即撤出京城?” 一旦无旨离京,便以反贼论处,自己便成了出头的橼子。

    现在贾赦在京城有左良为首的退伍兵士,还有许岩做照应,实力并不弱。

    冷兵器时代,这股力量或许不足以攻城略池,但是自保没什么问题。

    如今景怀帝必然是要查自己,也要查永昌公主的,若是自己多捱几天,待永昌公主忍不住先动手,自己一方压力便要小得多。

     成大事者,不能过于谨慎,有些事,是需要胆略的。

     贾赦摇头道:“暂且按兵不动,我自有成算。

    ” 周福也没多说,道:“既然如此,我留下来护着少爷。

    ” 贾赦笑道:“福伯肯留下来,我求之不得。

    ”又把周福介绍给左良认识,让左良将自己在京城的准备和部署告知周福。

     三人刚坐下不久,便有人回禀说,皇上派人围了利民粮行和满鼎粮行。

    且京城各大城门也加强了巡查力度,轻易不让出城。

     终究是来了:贾赦是不怕的,他确实购买了不少粮草,但是都存放在空间里,利民粮行的库房里只是做生意的正常库存。

    满鼎粮行则不同了,除了大量的库存,里头还夹杂着大量的兵器。

     要知道在原著里,新帝是逼宫成功了的,现在王子腾升任京营节度使,掌管京城防卫和兵马,而景怀帝信任的北斗禄存部,也有永昌公主的人,永昌公主在京城的实力,实际上比之景怀帝要大。

     穷图匕见之日,来得比所有人预料的都快。

    永昌公主的人是做了无数次预案的,行动起来,也算井然有序,很快就控制了京城。

     而且,这一回永昌公主没按原计划让司徒均出头,让司徒均和回京驰援的司徒境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自己再一举定天下。

    失去了景怀帝的绝对信任,若是永昌公主还躲在暗中操纵司徒均,很容易逼得父子联合,得不偿失。

     永昌公主的人迅速包围了皇宫,控制了皇城,甚至很多文武百官都没反应过来。

    而贾赦也很快将自己一方的官员保护起来,唯有贾琏在宫里做伴读,如今落在了景怀帝手里。

     是的,贾琏落在的景怀帝手里,不独贾琏,许多在上书房做伴读的王孙公子都落在了景怀帝手里。

    景怀帝到底是一国之君,就算京营节度使换了永昌公主的人,存禄副指挥使也是对方的,景怀帝也不至于被完全架空,无人可用。

    于是,上书房中的一众王孙公子,便落在了景怀帝手里。

     皇权的争夺,从来不是你控制了上一任皇帝或是一座皇城就大功告成。

    勋贵、士族、富商、乡绅等皆各有势力范围,也有各自依附和追随的人。

    永昌公主之所以之前控制大把的问题官员,还暗中将一些战略要地控制在手,就是为了在逼宫之后迅速控制全国。

    若是势力不够,极有可能逼宫之后各地方实权人物不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造反,逼宫之人反倒替他人做嫁衣裳。

     原著里,显然永昌公主的准备很充分,贾赦分析不出景怀帝挣扎了几分,但是大约是没挣扎出什么风浪,毕竟原著中的景怀帝是退位,从书上也看得出来京城人家的生活没受大的影响。

     而这一次,永昌公主仓促之下逼宫,整个皇城乱成了一锅粥。

    贾赦这边联合了贾敬、许岩、林如海等人。

    本来,户部尚书曾阔和山海关总兵陈之傲都在贾赦的争取范围之内,但是贾赦并无把握。

     但是永昌公主这一逼宫,京城的曾阔便迅速站到了贾赦这边;至于山海关总兵陈之傲,若是永昌公主按兵不动,多半是先观察形势的,但是永昌公主这一动手,贾赦对争取陈之傲又多了几分把握。

     自然,贾赦的信送出去都需要时间,各地兵马或是投靠永昌公主,或是保皇党,或是支持留在京城的司徒均,或是清君侧驰援京城,且需要反应时间,贾赦如今要做的,是在各方势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京城百姓还好,文武官员要么慌忙找依傍,要么人人自危。

     开弓没有回头箭,永昌公主既然已经逼宫,便只有成功一条路,若是败了,便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