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关灯
晋中一战,贾赦部虽然出动的人马不多,但却迅速打响了名号。

    名号立起来了,招兵买马就容易得多。

     但是周王军并未久留晋中。

    凭永昌公主的谨慎,她能把根据地之一放在晋中,自然是因为晋中的地理位置极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因为晋中是永昌公主的势力范围。

    贾赦的二百人马突袭晋中容易,要在晋中站稳脚跟却是不能,但是只要取了粮草,这一仗便算达到目的。

     既然不打算隐瞒须弥芥子的事,周王回到通州之后,便当着五千将士的面取出部分粮草,够通州人马用大半年的。

    将士们亲眼瞧见贾赦有这等神物相助,士气大振。

    迅速传出贾赦才是天命所归之人的话。

     古人信天信命,就是普通人起事也要打着上天所授的旗号。

    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也借狐狸之口喊出大楚兴、陈胜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这种事先安排,传得神乎其神的天生异象,全靠口口相传,能作证的人却不多。

     贾赦当着五千将士变戏法似的凭空生出五千人马半年口粮,加之前去奇袭晋中的人更是亲眼见到贾赦一挥手,便整整一库房的粮草、兵械变不见了,此刻还能变出来。

    这种数千人的亲眼所见,在这些古人之中来得多震撼,当真如菩萨显灵一般。

     有了物资保障,还有了士气和名声,周王的部队迅速壮大。

     不独如此,贾赦手底下还有现成的人才。

    贾敬是宁国公之后,熟读兵书战策,做了大司马,总览军事战略。

    许岩原本就统领北斗破军部,负责情报工作,现在也是驾轻就熟,而且许岩自带部下。

     左良原本就是贾代善的先锋官,手下又有大批退伍兵士,这些人皆做了军中的什长、伍长等,负责训练新兵。

    当然,贾敬和林如海很快就拟出了军规,论功行赏,无论老兵新兵皆机会均等。

     曾阔和贾赦是旧交,本就是户部尚书,现在曾阔也投靠了贾赦,自然也由曾阔管着钱粮之事。

     因为有了须弥芥子这个最保险的粮草运输神物,曾阔在粮草调度方面省了很多事,已经开始选择投靠来的读书人,开始替贾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构。

     林如海探花之才,贾赦暂且让他管着管理型人才选拔的事,相当于吏部的职位。

    当然,现在贾赦虽然称了王,部下组织机构还没有那么庞大。

    这些放到朝廷都能胜任一部尚书的人才,管理如今的周王府,自然绰绰有余。

     奇袭晋中之后,贾赦联络各方,最快有回音的便是平安州。

    平安州离京城来回半月的路程,快马加鞭,也不过五六日便能一个来回。

    当然,现在京城周边已经乱了,路上有耽搁。

    平安州裴四海的回信是十日之后收到的。

    但是对于交通不便的古代来说,十天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

     平安州节度使宣布顺应天命,拥立周王贾赦。

    这话传入京城,争得如火如荼的景怀帝和永昌公主都气得倒仰。

     跟着不久,山海关传来了消息,山海关现在的总兵陈之傲不像裴四海那样原本就是贾代善一系的。

    但是贾赦破了山海关走私兵刃的旧案,斗败了司马川,算是对陈之傲有恩情。

     即便如此,谁也不能低估古人对皇权的敬畏,贾赦对陈之傲这点恩情,和陈之傲得以升任山海关总兵的君恩比起来,还不够分量让陈之傲迅速做出选择。

    所以陈之傲现在是拥兵死守,暂且观望。

     当然,贾赦派人前去山海关送信的时候,陈之傲还不知道京城的消息,当时就把送信人扣下了。

    谋逆大罪啊,诛九族的,陈之傲可不敢大意。

     因为贾赦对陈之傲有点恩情的,陈之傲接到这样大逆不道的信之后,还是心中为贾赦开脱了一下:谁知道这信差哪里来的,信中的事是不是有人污蔑善永侯的。

    善永侯忠良之后,哪能突然起疑做犯上作乱的事呢?于是陈之傲也没接到新就马不停蹄的向景怀帝检举。

     山海关离京城不远,这一扣人一耽搁,永昌公主作乱,贾赦自立为王的事就传入了山海关。

     交通不便的时间差就是这样令人措手不及。

    陈之傲还全然懵逼不知京城状况,这头贾赦已经打响了顺应天命的旗号。

    天授须弥芥子,多唬人啊。

    而且贾赦这个天命所归的神器和自古那些起事的传说祥瑞不一样,古时候那些天命所授多半是噱头,贾赦这个须弥芥子据说是几千人亲眼所见的。

     陈之傲回了信,没有立刻答应贾赦,也没把话说死,便放了贾赦派去的信差,又派了心腹一同入京打探情况。

     贾赦看了陈之傲的信,知道事情还有转圜余地,放心了不少。

     山海关,京城的东门户,依山临海,若是北疆柳萱部回攻京城,山海关守将出兵拦截,会对柳萱部造成不小的麻烦。

    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