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命运抉择

关灯
着几个脑袋,右手挥剑,狰狞地冲过来,当时就吓昏了过去,结果白白送了命。

     楚弱本想撤回新郢,全线防御。

    但刚出得天中山就接到了后军被合围的急报,由于没有粮草支持,他不敢回援后军,只能下令停止前进,居高临下地在永安列开军阵,等待后军突围。

    楚弱真想不到,自己刚刚扎下阵脚,秦军就排山倒海地冲了上来,他心里一颤,后军完了!楚弱来不及难过,立刻指挥楚军反扑,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冲杀,战况尤其惨烈。

     楚弱苦撑了三天,终因粮草断绝,军心开始浮动了。

    楚弱无可奈何,只好率领部队继续后撤,一直退回新郢。

     秦军随后追击,攻下西陵,荆楚震动,整个楚国都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

    再之后王翦分兵一半给蒙武,命他屯住鄂渚,准备南下湖南,自己则奔袭新郢。

     再说楚弱,他率领部队且战且退,好不容易在抵达新郢郊区。

    楚弱望着自己的残兵败将,一时间竟感到欲哭无泪。

    九个月前,他率五十万大军迎战,如今只回来二十万人,他知道自己责无旁贷可又非常不甘心。

    按楚国传统,军队残败,将领要自杀谢罪,可楚弱认为这一仗败得糊涂。

    天子不使饥兵,如果不是缺粮又怎么会遭此败绩?难道负刍(楚弱留下镇守都城之首辅,负责粮草后勤)就没有责任吗?楚弱考虑良久,他与负刍是老朋友,不愿意和他当面争吵。

    于是叹息着对副将景骐道:“此次战败,非将士之罪,粮草缺乏所致也。

    请将军回新郢保卫国都,我去淮南招募新兵,与秦人再战。

    ”说罢,含泪驾车东去。

    景骐望着楚弱的战车于暮色中消失,心里象堵了块石头,良久无言。

     王翦、杨端和、蒙武、蒙恬等人率各部兵马越过八公山,在新郢西门会师。

    王翦并不急于进攻,也没有围城,而是在城外举行了盛大的献俘记功仪式,目的在于摧毁楚人的斗志。

     数十万大军布阵于西门外的旷野,阵容整齐,长戈如林。

    士卒们在空地上挖了两个大坑,成千上万的秦军将士赤裸着上身,手提人头,押着俘虏来邀功。

    有司官员在上面清点首级,每交一颗首级晋爵一级,交一名俘虏晋爵一级半,首级扔到坑里,俘虏跪在一旁。

    献俘仪式进行了整整一天,共斩首十一万七千余人,生俘三万多人。

    首级堆满了土坑,王翦命人掩埋,然后对俘虏们道:“今天免你们一死,回去告诉负刍,降者免死。

    如不投降,城破之日,全城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绝。

    ” 新郢军民正在城上观望,他们以为这些俘虏死定了,每个人都痛恨得双拳紧握,狠不得冲出来厮杀。

    忽见俘虏们发一声喊,全跑回来了。

    等他们进城一问才知道,秦军不杀降者。

    新郢城内顿时大乱,老百姓们扶老携幼地逃走避难,三天后城中人口竟减少了一半。

     王翦见新郢城的老百姓跑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合围攻城。

    此时新郢尚有三十多万守军,其中景骐部下二十万,王宫禁卫军三万,魏元吉的联军五万,此外还有三万苗军。

    景骐、魏元吉和负刍轮流督战,几天后护城河竟成了红水河。

    而魏元吉命令韩成率领多国联军,冲到城外反攻,结果被秦军一个冲锋就打散了。

    自此魏元吉的联军,只剩了他从魏国带出来的几万人。

     至此,楚国灭亡了。

    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是水边的民族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曾经是当时版图最为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