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关灯
没有拿到奖的,也值得被肯定。

     第126章 这种想法一开始提出的时候,荆棘奖内部也有一些疑问,但阿诺非常坚持。

     且真正做起来,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因为之前这种过程,荆棘奖一直在默默地做,已经形成习惯了,这次只是展示出来而已。

     现在转换做法,既是为了把评委的工作摆在明面上,就算有些人想在这个方面做交易,没有足够的过程支撑,是得不到观众肯定的,想在私底下威胁评委就范没有那么简单。

     同样,也是为了给这个奖项注入新的血液,让它随着时代,散发出新的活力。

     不过荆棘奖的人也没想到,真正推出之后,效果会这么好。

     一开始在官方网站上放直播或视频剪辑的时候,大众还不知道,因为不习惯荆棘奖这么早就有动作,但很快,关注度逐渐攀升,迅速吸引了很多眼球。

     因为这些评委首先去采访了主演,里面有很多大明星出镜,率先吸引了粉丝,然后一下有了讨论点。

     荆棘奖的这种采访风格突出,和之前常见的媒体采访不一样,评委的问题显然更加犀利,他们这种圈内地位不会顾及面子,会问许多关于角色解读的全新问题,甚至有人会刨根究底,问得非常深入。

     这要求演员不仅要在电影的那一刻演得好,也要对这个角色甚至整个故事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完整地表达出来。

     在这种模式下,对自己的表演没有足够了解的演员是会露怯的。

     荆棘奖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些人特意去做准备,一些评委还特意采用了“突袭”的办法,不打招呼就直接过去。

     比如说,有些演员甚至在参加朋友聚会的时候被突袭,然后就在院子的小桌子那边完成了简单的大约半小时的采访。

     有些真的有经验的演员,甚至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通过一段即兴的表演或者一段台词来展现自己的理解,非常出彩。

     演员的表演,在很多时候都受导演和角色人设的影响,倘若抛开这些要素,单独去看这个演员,更能判断出他/她能否担任这个影帝/影后称呼,是否能进入演戏的最高殿堂。

     没有演员会因为这样的“突然”而生气,所有人的表现都十分惊喜。

     荆棘奖这么大的招牌,评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