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往年涨租确实只涨一成,那是我们老夫人仁慈,你自己说说有多少年没有涨租了?”
确实,这些年因为朝廷动荡,其他街铺都涨了租子,独独酱园所在的民生街租金低廉,丝毫不动。
顾家有个规矩,租这条街的商铺只能做和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意,比如油铺,米铺,医馆这些老百姓平常生活必须的营生,而首饰铺、香粉铺那些锦上添花的生意是不允许在这条街上开张的。
姨妈继续尝试着和东家管事软磨硬泡,一旁低垂着头的章韵竹则顺势拿起了租贴细览。
“承租徐氏亲启: 兹因年事艰难,物价飞涨,店铺修缮及开支渐重,经斟酌再三,谨定自本年冬月初一起,贵铺租金上调两成,以维共利长久之计。
敬启 顾府 中元一十四年九月十一” 信的末尾盖着一方刻着“顾”字的红色大印,在白纸黑字的衬托下显得鲜艳夺目,就像是顾氏一族在开原县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他们的决定,就跟这印章一样,盖了就没有擦掉的可能。
顾大海目光转了酱园一圈后,又落到了章韵竹的身上,见她认真看着租贴,似乎有些意外:“你识得字?” 章韵竹尚未抬头,便听得姨妈殷勤地回答道:“我妹夫亡故前是前朝的进士,曾教她识过几年字。
” 顾大海听罢点头,“真是家学渊源,难怪您家公子小小年纪便中个秀才,来年会试必定一举夺魁!” 姨妈听了,顿时觉得有戏,于是趁势想借着儿子的光把涨租一事给糊弄过去:“承您吉言,这些年靠着贵府的庇佑,才有的我们孤儿寡母苟活。
只是我们这酱园,本小利薄,全部营收都供小儿读书了,东家能否看在我儿与探花郎同门的份上,宽宥宽宥,先涨个一成,奴家好再多供儿子两年,待乡试过了,定连本带利一并奉上!” 姨妈口中的探花郎,指的是开原县人人皆知的顾家七少爷,顾氏一族天子骄子一般的金鳞儿,顾陵川。
他自幼在开原书院读书,小小年纪便名声大噪,也正是如此,姨妈才会倾尽所有让表弟在开原书院求学,以求沾沾文曲星的灵气。
姨妈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对方的眼色继续道:“我儿自不能与贵府的千金探花郎相提并论,只是家里确实已经找不到可以一俭再俭的地儿了。
” 听到酱园西施提起他们顾府上下皆敬之爱之的探花郎七少爷,顾大海的表情似乎变得凝重了起来,只见他叹了一口气,拒绝道:“东家定好的事,岂能朝令夕改。
这年头,谁都不好过,与其在这与我墨迹,不如早点想法子筹钱要紧。
”说罢便朝着门外走去。
话说到这份儿上,连傻子都知道涨租势在必行
顾家有个规矩,租这条街的商铺只能做和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意,比如油铺,米铺,医馆这些老百姓平常生活必须的营生,而首饰铺、香粉铺那些锦上添花的生意是不允许在这条街上开张的。
姨妈继续尝试着和东家管事软磨硬泡,一旁低垂着头的章韵竹则顺势拿起了租贴细览。
“承租徐氏亲启: 兹因年事艰难,物价飞涨,店铺修缮及开支渐重,经斟酌再三,谨定自本年冬月初一起,贵铺租金上调两成,以维共利长久之计。
敬启 顾府 中元一十四年九月十一” 信的末尾盖着一方刻着“顾”字的红色大印,在白纸黑字的衬托下显得鲜艳夺目,就像是顾氏一族在开原县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他们的决定,就跟这印章一样,盖了就没有擦掉的可能。
顾大海目光转了酱园一圈后,又落到了章韵竹的身上,见她认真看着租贴,似乎有些意外:“你识得字?” 章韵竹尚未抬头,便听得姨妈殷勤地回答道:“我妹夫亡故前是前朝的进士,曾教她识过几年字。
” 顾大海听罢点头,“真是家学渊源,难怪您家公子小小年纪便中个秀才,来年会试必定一举夺魁!” 姨妈听了,顿时觉得有戏,于是趁势想借着儿子的光把涨租一事给糊弄过去:“承您吉言,这些年靠着贵府的庇佑,才有的我们孤儿寡母苟活。
只是我们这酱园,本小利薄,全部营收都供小儿读书了,东家能否看在我儿与探花郎同门的份上,宽宥宽宥,先涨个一成,奴家好再多供儿子两年,待乡试过了,定连本带利一并奉上!” 姨妈口中的探花郎,指的是开原县人人皆知的顾家七少爷,顾氏一族天子骄子一般的金鳞儿,顾陵川。
他自幼在开原书院读书,小小年纪便名声大噪,也正是如此,姨妈才会倾尽所有让表弟在开原书院求学,以求沾沾文曲星的灵气。
姨妈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对方的眼色继续道:“我儿自不能与贵府的千金探花郎相提并论,只是家里确实已经找不到可以一俭再俭的地儿了。
” 听到酱园西施提起他们顾府上下皆敬之爱之的探花郎七少爷,顾大海的表情似乎变得凝重了起来,只见他叹了一口气,拒绝道:“东家定好的事,岂能朝令夕改。
这年头,谁都不好过,与其在这与我墨迹,不如早点想法子筹钱要紧。
”说罢便朝着门外走去。
话说到这份儿上,连傻子都知道涨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