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关灯
小
中
大
,拍拍我的手背。
“好了,忆湄,你也该睡了,记住要关好房门。
” 他走向房门口,打开房门,跨了出去,又回头问了我一句: “忆湄,到今年七月,你就满十九岁了,是不是?” “是的,怎么?” “我居然不知道你的生日!”他噘着嘴说。
“七月二十一日。
” 他笑了。
“我会记得牢牢的,你比皑皑差不多大了一整岁。
到时候,送你一打小白猫作生日礼物,好吗?以填补失去的小波。
” “小波的位置不是别的猫所能填补的,”我怅怅地说,“他们竟不能容忍一只残废的小猫!其实,小波根本毫无过失! “皑皑的过失也不大,”中枬笑着说,“如果你是她,说不定也会发脾气。
皑皑的本性是很善良的,别把这点小事记在心上,那就不像你的个性了!” “你好像很偏袒她哦!”我用鼻音说。
“别那么酸溜溜的!”他的笑意更深了,再捏捏我的下巴,他的身子向走廊里隐去,同时,还抛下了几句话,“不过,嫉妒对你有益,最起码,你不再眼泪汪汪地伤心了。
好,明天见!保险你明天起来的时候,今天所有的烦恼都已成过去了!” 我目送他的影子消失,虽然明天一早就能见面,却仍然若有所失。
关上房门,我默立了片刻,终于,郑重地锁上了房门。
刚刚把门落了锁,我就听到楼下嘉嘉的歌声,不知从花园的哪一个角落里飘了过来: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在这阴雨绵绵的冬季的深夜里,这歌声别有一种苍凉的韵味。
忽然间我心底掠过一阵寒意。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这是什么?谁也无法了解白居易作这阕词时的心情,更没有人明白他在隐示着什么?既非花,也非雾,能在夜半来,而天明去,这是什么呢?一个梦?一段感情?一个幽灵?一个鬼魂?……噢,我是越来越神经质了! 清晨,我在冰冷的空气中醒来,双脚都已冻得麻木。
分了一条棉被和毛毯给嘉嘉之后,我所盖的就未免太单薄了。
起了床,头重鼻塞,脚还没落地,已经一连打了三个喷嚏。
下了楼,罗教授正坐在餐桌上,我的早餐也已摆了出来。
刚刚坐下,左一个喷嚏右一个喷嚏,眼泪跟鼻涕都来了。
罗教授从他的报纸上抬起头来,盯着我。
“怎么了?”他简单地问。
“我想是感冒。
”我说。
“为什么不小心些?没关窗子?” “不,是棉被不够!” “棉被?”他的浓眉纠缠了起来。
“怎么会!我关照过,你床上的用具要和皑皑、皓皓一样!那么你为什么不早说?要等到生病了才开口?想冻死吗?” 我凝视他,这个毛发蓬蓬的人是谁?我的父亲吗?和皓皓皑皑一样!他想用同等的待遇来待我吗?低下头,我噪了一口稀饭,轻声地说: “棉被本来是够的,但是,昨天我分了一条棉被给嘉嘉。
” “嘉嘉!”他看来十分惊愕。
“怎么!” “我不想让她冻死,她睡觉的地方像个冰窖,玻璃窗破了,冷风满屋子奔窜……”我停下来,鼻子里一阵发痒,要打喷嚏又打不出来,我张着嘴,眨着眼睛,好不容易才把这阵难过熬过去。
“我想,很少有人注意到她是怎样生活的,她自己又什么都不懂。
我奇怪以前的那些冬天,她是怎么度过去的!” 罗教授紧紧地盯着我,眼睛里闪烁着两簇奇异的火焰。
“于是,你就把你的棉被给了她?自己冻得生病?” 我点点头。
“不错,我把棉被给了她,但并没有料到会感冒。
” 他继续盯着我。
“你也这样爱管闲事!”他闷闷地说。
“噢,这不是闲事!”我说,“嘉嘉也是个有生命、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凡是生命,都该被重视”。
“凡是生命,都该对他自己负责任!”罗教授冷冷地说。
“有些生命,是无法自己负责的,他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你也无法对他苛求。
嘉嘉是这样,不只嘉嘉,罗伯母……”我顿住,一个喷嚏阻住了我下面的话。
罗教授冷然地接了下去: “是一株菟丝花,是吗?菟丝花是要靠别的植物支持才能生存的,是吗?” “噢,”我懊恼地说,“她告诉你的吗?那——只是一个无心的譬喻。
” “一个很恰当的譬喻。
”他喃喃地说,又问,“谁给了你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嗯?” 我愕然。
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说,“大概是与生俱来的!” 他不再说话,低下头,他自顾自地吃着他的早餐,我也埋头吃我的早餐,同时还要和我的眼泪鼻涕和喷嚏作战。
一顿饭,我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喷嚏,我每打一次,罗教授都要抬起眼睛来看我一眼。
就这样,我吃完了早餐,一抬头,我发现罗教授正靠在椅子里,静静地望着我。
我心中一动,冲口而出地,我问: “罗教授,你知道一个地方,叫做湄潭的吗?” 罗教授像触电般一震,迅速地说: “你说什么?” “湄潭,”我重复了一次。
“你知道这个地方吗?你去过吗?” “湄潭?”他口齿不清地问,那些乱七八糟的毛发全扎到一堆去了。
“你从什么地方听到这个地名?嗯?” “妈妈的画上写着这个地名。
”我说。
“是吗?”他的毛发又舒展了。
“我知道,那是个小县份,在贵州省,风景很美丽。
” “你在那儿住过吗?” “是的,”他含糊不清地说,“一段短时间。
” “是不是——”我迟疑地问,“我母亲认识你们的时候,就在——湄潭吗?” “见鬼!”罗教授跳了起来,把报纸扔在桌上,没好气地说,“你在干什么?忆湄?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是在调査什么?嗯?别自作聪明!”他转身向餐厅门口走,又回过头来,气冲冲地说,“告诉你,忆湄!把你的心完全放到书本上去!别再管闲事!” 罗教授走了,我仍然坐在椅子里,望着饭碗碟子发呆。
罗教授是谁?我的父亲吗?看样子,中枬的猜测是越来越合乎逻辑了。
那么,换言之,妈妈在一种不名誉的情况下生了我,“孟”只是名义上的姓而已!多么可怕!不,这太不可能!我一定可以想出理由来推翻这可能性。
妈妈是那么一个正直的女人,怎会和有妇之夫发生暧昧?不过,感情的事常常
“好了,忆湄,你也该睡了,记住要关好房门。
” 他走向房门口,打开房门,跨了出去,又回头问了我一句: “忆湄,到今年七月,你就满十九岁了,是不是?” “是的,怎么?” “我居然不知道你的生日!”他噘着嘴说。
“七月二十一日。
” 他笑了。
“我会记得牢牢的,你比皑皑差不多大了一整岁。
到时候,送你一打小白猫作生日礼物,好吗?以填补失去的小波。
” “小波的位置不是别的猫所能填补的,”我怅怅地说,“他们竟不能容忍一只残废的小猫!其实,小波根本毫无过失! “皑皑的过失也不大,”中枬笑着说,“如果你是她,说不定也会发脾气。
皑皑的本性是很善良的,别把这点小事记在心上,那就不像你的个性了!” “你好像很偏袒她哦!”我用鼻音说。
“别那么酸溜溜的!”他的笑意更深了,再捏捏我的下巴,他的身子向走廊里隐去,同时,还抛下了几句话,“不过,嫉妒对你有益,最起码,你不再眼泪汪汪地伤心了。
好,明天见!保险你明天起来的时候,今天所有的烦恼都已成过去了!” 我目送他的影子消失,虽然明天一早就能见面,却仍然若有所失。
关上房门,我默立了片刻,终于,郑重地锁上了房门。
刚刚把门落了锁,我就听到楼下嘉嘉的歌声,不知从花园的哪一个角落里飘了过来: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在这阴雨绵绵的冬季的深夜里,这歌声别有一种苍凉的韵味。
忽然间我心底掠过一阵寒意。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这是什么?谁也无法了解白居易作这阕词时的心情,更没有人明白他在隐示着什么?既非花,也非雾,能在夜半来,而天明去,这是什么呢?一个梦?一段感情?一个幽灵?一个鬼魂?……噢,我是越来越神经质了! 清晨,我在冰冷的空气中醒来,双脚都已冻得麻木。
分了一条棉被和毛毯给嘉嘉之后,我所盖的就未免太单薄了。
起了床,头重鼻塞,脚还没落地,已经一连打了三个喷嚏。
下了楼,罗教授正坐在餐桌上,我的早餐也已摆了出来。
刚刚坐下,左一个喷嚏右一个喷嚏,眼泪跟鼻涕都来了。
罗教授从他的报纸上抬起头来,盯着我。
“怎么了?”他简单地问。
“我想是感冒。
”我说。
“为什么不小心些?没关窗子?” “不,是棉被不够!” “棉被?”他的浓眉纠缠了起来。
“怎么会!我关照过,你床上的用具要和皑皑、皓皓一样!那么你为什么不早说?要等到生病了才开口?想冻死吗?” 我凝视他,这个毛发蓬蓬的人是谁?我的父亲吗?和皓皓皑皑一样!他想用同等的待遇来待我吗?低下头,我噪了一口稀饭,轻声地说: “棉被本来是够的,但是,昨天我分了一条棉被给嘉嘉。
” “嘉嘉!”他看来十分惊愕。
“怎么!” “我不想让她冻死,她睡觉的地方像个冰窖,玻璃窗破了,冷风满屋子奔窜……”我停下来,鼻子里一阵发痒,要打喷嚏又打不出来,我张着嘴,眨着眼睛,好不容易才把这阵难过熬过去。
“我想,很少有人注意到她是怎样生活的,她自己又什么都不懂。
我奇怪以前的那些冬天,她是怎么度过去的!” 罗教授紧紧地盯着我,眼睛里闪烁着两簇奇异的火焰。
“于是,你就把你的棉被给了她?自己冻得生病?” 我点点头。
“不错,我把棉被给了她,但并没有料到会感冒。
” 他继续盯着我。
“你也这样爱管闲事!”他闷闷地说。
“噢,这不是闲事!”我说,“嘉嘉也是个有生命、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凡是生命,都该被重视”。
“凡是生命,都该对他自己负责任!”罗教授冷冷地说。
“有些生命,是无法自己负责的,他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你也无法对他苛求。
嘉嘉是这样,不只嘉嘉,罗伯母……”我顿住,一个喷嚏阻住了我下面的话。
罗教授冷然地接了下去: “是一株菟丝花,是吗?菟丝花是要靠别的植物支持才能生存的,是吗?” “噢,”我懊恼地说,“她告诉你的吗?那——只是一个无心的譬喻。
” “一个很恰当的譬喻。
”他喃喃地说,又问,“谁给了你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嗯?” 我愕然。
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说,“大概是与生俱来的!” 他不再说话,低下头,他自顾自地吃着他的早餐,我也埋头吃我的早餐,同时还要和我的眼泪鼻涕和喷嚏作战。
一顿饭,我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喷嚏,我每打一次,罗教授都要抬起眼睛来看我一眼。
就这样,我吃完了早餐,一抬头,我发现罗教授正靠在椅子里,静静地望着我。
我心中一动,冲口而出地,我问: “罗教授,你知道一个地方,叫做湄潭的吗?” 罗教授像触电般一震,迅速地说: “你说什么?” “湄潭,”我重复了一次。
“你知道这个地方吗?你去过吗?” “湄潭?”他口齿不清地问,那些乱七八糟的毛发全扎到一堆去了。
“你从什么地方听到这个地名?嗯?” “妈妈的画上写着这个地名。
”我说。
“是吗?”他的毛发又舒展了。
“我知道,那是个小县份,在贵州省,风景很美丽。
” “你在那儿住过吗?” “是的,”他含糊不清地说,“一段短时间。
” “是不是——”我迟疑地问,“我母亲认识你们的时候,就在——湄潭吗?” “见鬼!”罗教授跳了起来,把报纸扔在桌上,没好气地说,“你在干什么?忆湄?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是在调査什么?嗯?别自作聪明!”他转身向餐厅门口走,又回过头来,气冲冲地说,“告诉你,忆湄!把你的心完全放到书本上去!别再管闲事!” 罗教授走了,我仍然坐在椅子里,望着饭碗碟子发呆。
罗教授是谁?我的父亲吗?看样子,中枬的猜测是越来越合乎逻辑了。
那么,换言之,妈妈在一种不名誉的情况下生了我,“孟”只是名义上的姓而已!多么可怕!不,这太不可能!我一定可以想出理由来推翻这可能性。
妈妈是那么一个正直的女人,怎会和有妇之夫发生暧昧?不过,感情的事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