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关灯
我待,而且既然你也来了,该是能理解我。

    ” 付闻歌当然理解——满腔报国志,他又何尝不是? 没等他再说话,白翰兴毅然转头挤进人群,飞快地在征兵名册上签下名字。

    惦着孩子,付闻歌没敢和那老些人狠挤。

    当他好容易再次把白翰兴从人堆里拖出来,却见对方手上已经拿到入伍的文书。

     尘埃落定,戳在热气逼人的日头下,付闻歌紧紧抱住白翰兴的肩膀,眼泪滚滚而出。

     “无论如何,活着回来。

    ” “你说翰兴去哪了?” 回家听付闻歌说弟弟参军了,白翰辰勃然大怒:“他才多大?中国男人没死绝呢!还他妈轮不到他去扛枪!你怎么不拦着他!?” “小点儿声,还没跟妈说呢。

    ”付闻歌倍感无奈,“你弟什么脾气你不知道?我能拦得住他?” 这时白翰辰突然反应过味来:“你去征兵站干嘛?” “陪晓墨他们去的,现在这样谁能收我?”付闻歌翻楞他一眼,“碰见理查德了,他说到时我可以去教堂帮忙。

    ” 额角又添一根青筋,白翰辰甩手道:“好好在家待着!” “桂兰姐也去呢……”眼见白翰辰跨步出屋,付闻歌追到门口喊他:“你去哪?不吃晚饭了?” “去军管处!看那臭小子给分配到哪去了,说什么也得给他弄回来!” “……” 付闻歌心说你弟要能跟你回来才有鬼。

     征兵名册并没有报到军管处,而是呈交给地方驻军了。

    白翰辰通县南苑西苑北苑各驻地转悠个遍,跑了溜溜一宿也没找着白翰兴。

    后来听说可能随队去天津新兵训练营了,又赶紧往天津扎。

     几万新兵被派遣到华北各处,名册随着队伍走,要是不在天津,还真不一定能去哪。

     兄弟俩一天一宿没回家,孙宝婷坐不住了,吃晚饭时问付闻歌:“闻歌啊,你知道翰辰跟翰兴干嘛去了么?这一天一宿不见人,也不跟我说一声。

    ” 付闻歌只觉一口饭菜噎在喉咙里,赶紧端起汤碗顺下去,忽闪着眼神把事先编好的理由说给孙宝婷听:“翰兴跟同学去参加抗议活动,翰辰说是去找他了。

    ” “哎呦,这怂孩子,瞎凑什么热闹!” 孙宝婷撂下筷子,一点儿食欲都没了。

    不是说她不懂得少年们的热血爱国志,清王朝即将倾覆前对革/命/党最后的残忍是她亲历过的。

    那些被禁锢在囚车里游街年轻人,有的还没白翰兴大,却可以抱着坚定的信仰慷慨赴死。

     当初白翰辰念大学时带着同学们上街请愿停战被抓,她就过了好些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现在小儿子也跑去折腾,真不知道她这根秧子上结的两个葫芦怎么一个比一个拧。

     她又提醒付闻歌:“你可别跟着瞎凑热闹啊,都什么月份了。

    ” “知道,妈。

    ” 付闻歌赶紧点头,然后朝严桂兰那边看去。

    严桂兰白天一直在教堂里,帮着安置那些因家园被炮火毁掉的难民。

    他也想去,可一想到白翰辰那急赤白脸的模样,只好跟家乖乖待着写论文。

     严桂兰心领神会,往小婆婆的碗里擓了勺豌豆肉粒,宽慰道:“婷姨,您别担心翰兴啦,那孩子虽说年纪小,可主意大,在外头吃不了亏。

    ” “就是因为他主意太大了我才担心。

    ”孙宝婷说着,掂起帕子按按发红的眼角,“老爷走了,剩他们兄弟俩给我,这要再有个好歹还让不让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