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她一直以为孙良玉是皇后的人,毕竟谢家和王家虽面上和睦,还有姻亲,但内里早是风云涌动,互相出手了不知多少次。

     直到她上刑场的前一日,方才知道孙良玉是皇帝的人。

     他所做的,皆是为了挑拨王谢两家的关系。

     梦醒后,谢苓稍作一想,便明白了皇帝同士族间的暗流涌动。

     前朝因宦官外戚交替专权,迅速衰败,本朝为了不蹈前朝覆辙,便开始从官职入手减少宦官参政的可能性,逐步确立士族为内侍的这种制度直接用士族任职的“散骑常侍”,替代了前朝由宦官袭职的“中常侍”。

     由此一来,宦官是被压制住了,但士族却更加壮大起来。

     直至今日,像王谢两家这样的大士族,基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有些时候皇帝能否坐得稳位置,还得靠士族扶持。

     身为帝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自先帝起,便和士族间的斗争不断,虽不可能伤及根本,但也把王谢两家咬下了一大块肉。

     谢家现在因着几十年前的大动乱,至今都在休养生息,不说别的,豢养的私兵都还未恢复。

     这也是谢家目前不愿跟帝王大动干戈、低调处事的理由。

     谢苓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最后被老太君苍老的声音打断。

     “倒是稀客。

    ” 她顺着声音望去,就见谢老太君和其他人纷纷起身,她便也站起来,跟在末尾朝屋外走。

     孙良玉扫了一眼,见谢家人一个不落都出来了,便笑着朝老太君和谢家主行礼: “谢老太君,谢家主,不是咱家不懂规矩,是圣上交代了,命咱家一定要快马加鞭来送圣旨。

    ” 说完,又对着谢家其他人恭敬点头示意。

     “嗯,良玉公公不必多礼”老太君握着虎头杖,颔首冷淡道:“宣旨吧。

    ” 孙良玉闻言拿出圣旨,宣读起来。

     谢家人除了谢老太君和谢家主外,其他人都跪下听旨。

     谢苓跪在最后面,细细听完了圣旨。

     果不其然,这奉圣旨是关于谢三爷的,明面上说得好听,说念在他常年镇守边关,如今年过三十,却子嗣稀薄,特准暂卸骠骑大将军一职,新任正一品大司马,于家中修养一年。

     明升暗降。

     谢苓暗道,这是为了削谢家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