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
关灯
小
中
大
来让我过目。
” 他一瞬恼羞成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也不怕得罪他,直截了当告诉他,“我信不过先生,因为这是官家的孩子,先生怕是很难做到视如己出。
” 他站在那里,被她揭开了假面具,有种狼狈不堪的感觉。
她再也不是那个心思简单的孩子了,她学得步步为营,果真为母则强。
先前还在感慨他变了,如今她自己还不是一样! 他把药放在了案头上,“实在不愿意喝,我也不强迫你,只是孩子若有了闪失,到时候别怨天尤人。
”说完拂袖而去。
秾华见他走了方松口气,挣扎着起身插上门,再回头看那药,端起来倒进了盆栽的土里。
存疑的东西最好不要去沾染,孩子在她肚子里,不去借助那些药物,即便出了差池也是命。
但若是喝了药,不明不白丢了孩子,那她怎么对得起官家? 她踉跄着重新回到床上,把手覆在肚子上。
小腹平坦,才一个多月,与平常无异,但心里却是高兴的。
现在的她一无所有,只有这个孩子了,好好看护他,等见了官家,官家一定很欢喜……眼下不知他怎么样了,一日未拿下建安,他便要一日镇守汴梁。
人虽是活的,有时却被这样那样的俗务牵绊。
她甚至有些怕,怕一直寻不见她,他会放弃。
如果是这样,那她应当怎么办?同他分开,前后加起来有十几日了,思念发作起来,是世上最难熬的酷刑。
其实她多次想过要逃,然而丢失了春渥那回她从瑶华宫突围,距皇城不过十里路,半道上就遇见了登徒子。
如果摆脱崔竹筳后又落进别人手里,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了。
至少现在他还没有强迫她,这点倒是可以放心的。
只是她依然觉得很害怕,今天不知道明天,一脚踏空,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她仔细思量过,就算回到建安,皇城还未破时她不能露面。
母亲和弟弟固然要救,但也不能让丈夫左右为难。
绥国的半壁江山已经沦陷了,再坚守,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这个病入膏肓的躯体坚持不了多久,最后总归是别人的盘中餐。
她只盼官家快来,快来……就算她自私吧,她坚持不了多久了。
圆月一轮挂在天上,照得人心慌。
池州县衙早前被钺军攻占,前堂一片狼藉,所幸后院收拾收拾,将就还能用。
录景端着热汤往前看,一人孑然立在阶上,玄色的缎子在月色的映照下,发出蓝而回旋的光晕。
风吹动冠上组缨,高高撩起来,婉转飞扬。
他在那里,便如一座高塔,写满了沧桑和悲凉。
录景叹了口气,近来官家养成了习惯,比以前更不爱说话了,一个人形单影只着,不需要任何人陪伴。
在他心里,除了皇后便再没有别人值得交谈了吧!他走过去,奉上了茶汤,低声道:“更深露重,官家还请早些歇息。
明日咱们直奔建安,与大军汇合么?” 他嗯了声,“守城的那个孙膺倒是员勇将,需尽早解决他,才好一举攻破建安。
” 录景道:“建安城中那么多人,截断了供给,料想也撑不了多久。
到最后弄得人吃人,城便不攻自破了。
” 他看了他一眼,“我如何等得到那时候?”饮了口茶汤,把盏递了回去,转身道,“明日五更就动身,到了军中再作打算。
” 录景捧着茶盏惘惘的,知道他着急,只有城破之后才好与皇后汇合。
照脚程来算,他们应当是赶在崔竹筳之前了,可都进不得城,都在外面打转,人多,地方又广,难免会有错失之虞。
所以还需早早攻下建安,攻下后城门大开,崔竹筳必料不到官家会放下汴梁赶到建安来。
一旦张起了网,姓崔的就是插翅也难逃了。
他们这些底下的人也日日求神拜佛,盼望官家早些把皇后找到,一来是解了官家的相思苦,二来太平了,大家也好过两天安生日子。
所以从汴梁到池州,紧赶慢赶只用了八天。
再从池州辗转到建安,至多花上三四日罢了。
这一路霜雪,风驰电骋连眼睛都睁不开,摔打惯的班直尚且有些受不住,官家却不叫一声苦。
想来再苦,也没有什么比同皇后分开更苦的了,这种时候仅带二十多人上路,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想念一个人,能到舍身忘死的地步,且这种事还发生在官家身上,谁能想得到! 一路奔波,马蹄在黄土道上扬起漫天的沙尘。
待到建安城外,抚远将军与随军右仆射已接了密令在官道上守候多时了。
见一队人马赫赫扬扬而来,眯眼远眺许久,为首的人虽覆了罩面,那身形做派却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忙撩袍跪下接驾,马上的人翻身下来,解开脑后丝绦,将银丝罩面随手抛给了右仆射隆韶。
“围城有几日了?” 隆韶呵腰道:“回陛下的话,今日是第七日。
” 他转过眼一瞥上将军元述祖,“攻了三次,均以失败告终,你这大将军当得好。
” 元述祖惊惶不已,不敢向隆韶求救,只盯着足尖道是,“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但请陛下听臣一言,建安护城河甚深,臣派人丈量过,约有三丈。
眼下正值隆冬,南方水虽结冰,冰层太薄,伸手一戳便破,要渡河,委实是难。
加上建安城楼比汴梁高出许多,城池易守难攻,因此几次都被绥军阻退……臣与隆相商议了几个对策,可是碍于出征时陛下有圣命,唯恐伤及城中百姓,未敢贸然行事。
如今陛下来了,还请陛下定夺。
” 他脚下匆匆往前,隔河睥眼观察城楼,城门紧闭,铁索收起了巨大的吊桥,建安城就如同一座孤岛,大军想攻陷,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派人马,方圆十里内探查,看看可有通城的密道。
”他蹙眉指派,回身又问,“自围城以来,可曾发现有人出入?” 元述祖拱手道:“连只鸟都飞不进去,更别说人了。
” 既然无人出入,证明皇后还未入城,也就不必忌讳那么多了。
他实在是着急,时间有限,要做到不伤城中百姓分毫,恐怕非等守上十天半个月不可。
哪场灭国的战争能够保证两全?所以造成伤害在所难免,因道:“说说你们的对策。
” 隆韶应了个是,“如今是破城无方,兵不厌诈么,既然强攻不得,只有另辟蹊径了。
饿肚子倒可以坚持两日,人畜饮水却一天也断不得。
城中供水有两条途径,一是水井,二是通渠。
人饮井水,牲畜却未必,可从通渠源头下手,城中牲畜保不住,绥军的粮仓便空了一半。
再者以火器投掷霹雳火球、蒺藜球及烟球等,约定时间环城而发,城中必然大乱。
” 他听了颔首,“无可奈何,只得如此。
”一壁指了指悬挂于城门之上的吊桥,“今晚命人潜水过去将那铁索弄断,打仗连门路都没有,城中人死绝了都不知道。
” 隆韶与元述祖诺诺应了,揖手道:“陛下长途跋涉,一路上辛苦。
臣等为陛下搭了营帐,请陛下帐中歇息。
” 他说不必,“随意准备个小营帐就是了,朕亲临的消息不能泄漏出去,令传马直指挥来见朕,朕有要事吩咐。
” 众人领命分头去办,马直指挥来时,命他监察建安城周围的情况,防着皇后突然到了,好早早得到消息。
一切料理妥当了,心头又空又悬,便痴痴立在帐前眺望。
录景看他模样有些担忧,上前压声道:“官家这十多天都未好好歇息,如今建安城近在眼前,官家总可以宽怀了。
臣熏好被褥,官家睡两个时辰。
您瞧您瘦了一圈,圣人见了该心疼了。
您不为自己,且为了圣人保重龙体吧!目下没有什么进展,官家守着也无用,小睡一会儿,有了消息臣立刻通禀官家。
” 他扶了扶额,喃喃问录景,“你说皇后如今在哪里?” 录景道:“左不过在往这里赶。
官家同圣人心有灵犀,既然曾经约定过,圣人必定会赴约的。
何况建安城破,关乎郭太后与建帝性命,圣人重情义,无论如何都会闹着让崔竹筳带她来建安的。
” “那崔竹筳呢?可会听她的?” 录景想了想道:“会,就像官家疼爱圣人一样,崔竹筳若是真爱圣人,必定不能拒绝她。
”说着一笑,“官家是知道的,圣人就是有这本事让人言听计从。
连官家都不能奈圣人何,崔竹筳大概更不能了。
” 他听完,嘴角极难得地扬起了一丝笑意。
是啊,她曾经称自己工谄媚、善邀宠,某种程度上可算诡计多端。
崔竹筳如果对她是真心,就一定会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有时想想,再如何了得的治国安邦之才,遇见了喜欢的女人都会分不清方向。
他是这样,崔竹筳也是这样。
不过他比较幸运,他爱的女人同样也爱着他,所以不管经历多少波折和磨难,他都不输人半分,且信心满满。
他已经十来天未睡过囫囵觉了,常常一闭上眼就梦见她,然后惊醒,彻夜难眠。
再找不到她,他一天一天萎靡下去,性命恐怕将不久矣。
是该好好休息两天了,养精蓄锐只等她来,来了便拴在腰上,一时也不让她离开视线了。
那厢小镇上的岁月尚且静好,歇了几日,秾华自觉身上轻松了不少,大概怀孕初期的症状都过去了吧!虽然偶尔孕吐,精神却旺了很多,也不发烧了,便央崔竹筳上路。
他有些为难,“再往前恐怕不能驾车了,要骑马。
你这样的身体怎么行动?钺军无法攻克建安,在外盘桓也不是办法。
或者听我的,放弃吧,从这里往东北便是庐山,改道还来得及。
” 她说不,“先生定有办法的,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半途而废?骑马便骑马,我一定要去建安。
” 他沉默下来,忖了忖道:“眼下城中与外面断了往来,要进城只怕很难。
不过我记得,以前同个城防官闲话时曾谈及,据说在保安水门以南的潮湖寺里,有个便道直通望仙桥,或者可以到那里一试。
可是你要想清楚,孩子现在月令小,在马上颠簸,只怕会累及他。
你当真只想进城,不在乎孩子么?” 叫她怎么取舍?命运的峰回路转,也许只在入建安这一条路上了。
她咬了咬牙,“全看造化吧,若我有幸,则能救下我孃孃和高斐,怀中的孩儿也会安然无恙。
” 他见她坚决,便不再劝阻了,转头唤博士,请他弄一套寻常的男装来,让她换上了好赶路。
她绾起头发,绑上了裤腿。
上次逃出瑶华宫后学会了骑马,现在正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跑得不急,毕竟自己的身体要自己小心,颠腾得太厉害了,也怕孩子有好歹。
极辛苦的时候又在想念他,等见了他,一定要好好诉苦,把满腔的委屈都倒出来。
古往今来的皇后,有哪个像她这样多舛?废便废,即使是赐死,也不必受这么大的罪。
索性失宠了,没有指望便罢了,可她明明和官家爱得正盛,却要遭受这样的折磨,凭什么呢! 北风吹进眼里的时候,把泪水都带走了。
离建安越近,她便觉得希望越大。
她甚至有种预感,觉得官家就在不远处,要不了多久便可夫妻团聚。
她在建安城中长大,好多地方都相熟,待入了城,如鱼得水,肯定有办法摆脱崔竹筳。
届时就找个地方藏匿起来,一心一意等着官家。
他一个月不来便等他一个月,一年不来便等他一年,总有一天能等到的。
通渠连着钱塘江,随潮涨潮退或盈或亏。
钺军在入城的闸口投了大量的砒霜,砒霜随潮涌进建安,待得退潮的时候,水面上带出不少的死马死羊,看来这一计是奏效了。
距离投毒到今天已经五日,城里的百姓和绥军都陷入了恐慌。
看见的不过是牲畜尸首,中毒的人未必没有。
二十万绥军在城中要吃喝,连水都不敢轻易饮,再顽强也坚持不了几天。
钺国作战比重文轻武的绥国要有经验得多,扰敌不是一两次,今天闹闹这里,明天闹闹那里,看着很大的阵势,其实不费什么兵卒。
渐渐绥军有点不耐烦了,几个将领站在城楼破口大骂,换来钺军的哄然大笑。
他骂由他骂,也不回应,笑完了拍拍屁股回营,半夜的时候故技重施,绥军不堪其扰。
次数多了,往往就不当回事了。
大将军元述祖见时机成熟了,报今上求裁度。
得今上首肯,环城的火器都准备就绪,元将军高立于营门前,一声令下,四面同时砍断牵制的绳索,只见漫天的火球带着惊人声响呼啸飞过,瞬间在建安城上方集结成了密密匝匝的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坠落,所到之处,烈焰滔天。
城中百姓的惊惶哭叫随风传来,今上在一旁观望,看撞车载着丈余粗的撞木向城门攻去,铁叶包裹的木首狠狠顶在城门上,几乎可以想象出垛墙上绥军的恐慌。
他仰头看,火球飒踏,如同流星。
燃烧的火焰像一面薄而顽固的旗帜,在风里招展,声势浩大。
今晚应该能破城了,毁灭性的,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要拿住建帝母子,他们在他手上,皇后就有了目标,就一定会来。
至于城中的百姓,现如今是顾不上了,和这座城一起毁灭,也许就是他们的宿命吧! 录景执剑在一旁保护他,一面问:“攻克绥宫后,官家可要前往?” 他静静站着,火光笼在他眉间,那沉沉的眼眸深邃如澜海,曼声应道:“建帝母子擒获后囚禁于宫闱,崔竹筳必定应皇后要求去解救他们,到时候我要去会会他。
” 录景有些担忧,“官家的安全最重要,区区一个崔竹筳,交由班直处置就是了。
” 广袖下的双手用力握了起来,对于他来说,皇后被掳走是奇耻大辱,甚至比割让城池更令他难以接受。
崔竹筳挑战帝王的底线,就应该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皇后若是因为反抗太后甘愿跟着别人走,尚且另当别论,但那人是崔竹筳就大大不对了。
皇后恨他杀了苗春渥而手刃他,如果见他死而复生,会有多恐惧?撕破了脸皮的两个人相处,崔竹筳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来,他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快点找到她,让她回到他身边,她就再也用不着害怕了。
战争里,人渺小得如同蝼蚁一般。
霹雳弹落地,咚地一声炸开,震得地动山摇。
头顶上的夯土层也承受不住撞击,簌簌落下碎土来。
火把照着幽暗的甬道,脚下是颤抖的土地,她心惊胆战地跟在他身后,“密道会不会塌?” 崔竹筳回头看她,嘴角居然含着笑,“生不同寝死同穴,似乎也不赖。
” 她蹙眉瞥他一眼,并不觉得这话好笑。
要同穴,也得看她愿意不愿意。
她现在一心赶进城,就是那么巧,他们抵达潮湖寺,在外徘徊了很久才寻见这个密道。
城池封锁后,似乎并没有人动用过这里。
洞口是杂乱的枯草,拨开钻进去,才走了半里地左右,头顶上便剧烈震动起来,想是钺军开始攻城了。
她说:“如果知道坚持不下去,他们会不会从这条密道逃跑?” 崔竹筳唔了一声,“这要看建帝是否有血性,如果与绥国同生死,大概不会逃走。
如果只图活命,也许在这里等半个时辰,会迎面遇上也说不定。
” 她心里悬起来,倘或真的碰上,那回城就没有希望了。
她迟疑问崔竹筳,“先生要在这里等么?” 他脚下未停,一手举着火把,一手将她护在身后,“望仙桥在凤山下,需穿过三省六部。
建帝要逃亡,恐怕还得先过元老们那一关。
小皇帝年轻,未及弱冠,其实那些臣僚并不将他放在眼里。
如今绥军正拼死作战,他做皇帝的却脚底抹油,任谁也不能答应。
所以放心吧,皇城在则他在,皇城沦陷,他大不了被瓮中捉鳖罢了。
”说着一顿,“咱们还需快些,万一中途真的遇见人,一眼认出了你,到时候就麻烦了。
” 是啊,兵荒马乱的时候,逮住了就是救命稻草,死马当活马医。
她不论好赖是钺国的前皇后,又顶着绥国长公主的头衔,真有居心叵测的人在这密道里与他们狭路相逢,一时半会儿还真应付不了。
她急促推他,“那就快些吧!”脚下愈发加紧了,可是小腹突然牵痛,痛得她迈不开步子。
他察觉了,慌忙扶住她,“怎么了?肚子疼么?” 她脸色变得惨白,手指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袖,“先生……” 他脑子里轰然一声炸雷,莫非是孩子有事么?虽然他很不希望留下他,但如果发作在这里,真不是件好事。
他仓惶往前看,看不见首尾,隐隐有水声,头顶上护城河,现在应该在中断。
他将火把插在泥墙上,两手伸过来叉她腋下,努力将她扶起来。
她额上渗出汗,腹中绞痛,害怕得哭起来,“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这动荡的年月,人得有十条命才能存活。
他担心孩子有恙会危及她,在这里总不是办法,还需尽快进城去。
他蹲下身背对她,“上来,我背你走。
” 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她横了心覆在他背上,他负载着她,摘下火把继续前行。
一面走,一面安抚她,“别怕,等到了外面我再想办法。
别怕……” 她咬着唇流泪,眼泪落进他领中,冷冷的。
她说:“先生,孩子保不住,我也不想活了。
” 他心头颤了颤,“不会的,等安顿下来,我一定给你找大夫。
” 她轻轻地抽泣,细碎的声音在他耳畔。
他心里牵挂着,一直问她痛不痛,她起先说痛,后来似乎减轻些了,只说好了很多。
走了大钺一炷香时候,他抬头往前看,距离出口不太远了,已经可以看见外面的光。
他将火把掷在地上
” 他一瞬恼羞成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也不怕得罪他,直截了当告诉他,“我信不过先生,因为这是官家的孩子,先生怕是很难做到视如己出。
” 他站在那里,被她揭开了假面具,有种狼狈不堪的感觉。
她再也不是那个心思简单的孩子了,她学得步步为营,果真为母则强。
先前还在感慨他变了,如今她自己还不是一样! 他把药放在了案头上,“实在不愿意喝,我也不强迫你,只是孩子若有了闪失,到时候别怨天尤人。
”说完拂袖而去。
秾华见他走了方松口气,挣扎着起身插上门,再回头看那药,端起来倒进了盆栽的土里。
存疑的东西最好不要去沾染,孩子在她肚子里,不去借助那些药物,即便出了差池也是命。
但若是喝了药,不明不白丢了孩子,那她怎么对得起官家? 她踉跄着重新回到床上,把手覆在肚子上。
小腹平坦,才一个多月,与平常无异,但心里却是高兴的。
现在的她一无所有,只有这个孩子了,好好看护他,等见了官家,官家一定很欢喜……眼下不知他怎么样了,一日未拿下建安,他便要一日镇守汴梁。
人虽是活的,有时却被这样那样的俗务牵绊。
她甚至有些怕,怕一直寻不见她,他会放弃。
如果是这样,那她应当怎么办?同他分开,前后加起来有十几日了,思念发作起来,是世上最难熬的酷刑。
其实她多次想过要逃,然而丢失了春渥那回她从瑶华宫突围,距皇城不过十里路,半道上就遇见了登徒子。
如果摆脱崔竹筳后又落进别人手里,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了。
至少现在他还没有强迫她,这点倒是可以放心的。
只是她依然觉得很害怕,今天不知道明天,一脚踏空,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她仔细思量过,就算回到建安,皇城还未破时她不能露面。
母亲和弟弟固然要救,但也不能让丈夫左右为难。
绥国的半壁江山已经沦陷了,再坚守,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这个病入膏肓的躯体坚持不了多久,最后总归是别人的盘中餐。
她只盼官家快来,快来……就算她自私吧,她坚持不了多久了。
圆月一轮挂在天上,照得人心慌。
池州县衙早前被钺军攻占,前堂一片狼藉,所幸后院收拾收拾,将就还能用。
录景端着热汤往前看,一人孑然立在阶上,玄色的缎子在月色的映照下,发出蓝而回旋的光晕。
风吹动冠上组缨,高高撩起来,婉转飞扬。
他在那里,便如一座高塔,写满了沧桑和悲凉。
录景叹了口气,近来官家养成了习惯,比以前更不爱说话了,一个人形单影只着,不需要任何人陪伴。
在他心里,除了皇后便再没有别人值得交谈了吧!他走过去,奉上了茶汤,低声道:“更深露重,官家还请早些歇息。
明日咱们直奔建安,与大军汇合么?” 他嗯了声,“守城的那个孙膺倒是员勇将,需尽早解决他,才好一举攻破建安。
” 录景道:“建安城中那么多人,截断了供给,料想也撑不了多久。
到最后弄得人吃人,城便不攻自破了。
” 他看了他一眼,“我如何等得到那时候?”饮了口茶汤,把盏递了回去,转身道,“明日五更就动身,到了军中再作打算。
” 录景捧着茶盏惘惘的,知道他着急,只有城破之后才好与皇后汇合。
照脚程来算,他们应当是赶在崔竹筳之前了,可都进不得城,都在外面打转,人多,地方又广,难免会有错失之虞。
所以还需早早攻下建安,攻下后城门大开,崔竹筳必料不到官家会放下汴梁赶到建安来。
一旦张起了网,姓崔的就是插翅也难逃了。
他们这些底下的人也日日求神拜佛,盼望官家早些把皇后找到,一来是解了官家的相思苦,二来太平了,大家也好过两天安生日子。
所以从汴梁到池州,紧赶慢赶只用了八天。
再从池州辗转到建安,至多花上三四日罢了。
这一路霜雪,风驰电骋连眼睛都睁不开,摔打惯的班直尚且有些受不住,官家却不叫一声苦。
想来再苦,也没有什么比同皇后分开更苦的了,这种时候仅带二十多人上路,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想念一个人,能到舍身忘死的地步,且这种事还发生在官家身上,谁能想得到! 一路奔波,马蹄在黄土道上扬起漫天的沙尘。
待到建安城外,抚远将军与随军右仆射已接了密令在官道上守候多时了。
见一队人马赫赫扬扬而来,眯眼远眺许久,为首的人虽覆了罩面,那身形做派却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忙撩袍跪下接驾,马上的人翻身下来,解开脑后丝绦,将银丝罩面随手抛给了右仆射隆韶。
“围城有几日了?” 隆韶呵腰道:“回陛下的话,今日是第七日。
” 他转过眼一瞥上将军元述祖,“攻了三次,均以失败告终,你这大将军当得好。
” 元述祖惊惶不已,不敢向隆韶求救,只盯着足尖道是,“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但请陛下听臣一言,建安护城河甚深,臣派人丈量过,约有三丈。
眼下正值隆冬,南方水虽结冰,冰层太薄,伸手一戳便破,要渡河,委实是难。
加上建安城楼比汴梁高出许多,城池易守难攻,因此几次都被绥军阻退……臣与隆相商议了几个对策,可是碍于出征时陛下有圣命,唯恐伤及城中百姓,未敢贸然行事。
如今陛下来了,还请陛下定夺。
” 他脚下匆匆往前,隔河睥眼观察城楼,城门紧闭,铁索收起了巨大的吊桥,建安城就如同一座孤岛,大军想攻陷,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派人马,方圆十里内探查,看看可有通城的密道。
”他蹙眉指派,回身又问,“自围城以来,可曾发现有人出入?” 元述祖拱手道:“连只鸟都飞不进去,更别说人了。
” 既然无人出入,证明皇后还未入城,也就不必忌讳那么多了。
他实在是着急,时间有限,要做到不伤城中百姓分毫,恐怕非等守上十天半个月不可。
哪场灭国的战争能够保证两全?所以造成伤害在所难免,因道:“说说你们的对策。
” 隆韶应了个是,“如今是破城无方,兵不厌诈么,既然强攻不得,只有另辟蹊径了。
饿肚子倒可以坚持两日,人畜饮水却一天也断不得。
城中供水有两条途径,一是水井,二是通渠。
人饮井水,牲畜却未必,可从通渠源头下手,城中牲畜保不住,绥军的粮仓便空了一半。
再者以火器投掷霹雳火球、蒺藜球及烟球等,约定时间环城而发,城中必然大乱。
” 他听了颔首,“无可奈何,只得如此。
”一壁指了指悬挂于城门之上的吊桥,“今晚命人潜水过去将那铁索弄断,打仗连门路都没有,城中人死绝了都不知道。
” 隆韶与元述祖诺诺应了,揖手道:“陛下长途跋涉,一路上辛苦。
臣等为陛下搭了营帐,请陛下帐中歇息。
” 他说不必,“随意准备个小营帐就是了,朕亲临的消息不能泄漏出去,令传马直指挥来见朕,朕有要事吩咐。
” 众人领命分头去办,马直指挥来时,命他监察建安城周围的情况,防着皇后突然到了,好早早得到消息。
一切料理妥当了,心头又空又悬,便痴痴立在帐前眺望。
录景看他模样有些担忧,上前压声道:“官家这十多天都未好好歇息,如今建安城近在眼前,官家总可以宽怀了。
臣熏好被褥,官家睡两个时辰。
您瞧您瘦了一圈,圣人见了该心疼了。
您不为自己,且为了圣人保重龙体吧!目下没有什么进展,官家守着也无用,小睡一会儿,有了消息臣立刻通禀官家。
” 他扶了扶额,喃喃问录景,“你说皇后如今在哪里?” 录景道:“左不过在往这里赶。
官家同圣人心有灵犀,既然曾经约定过,圣人必定会赴约的。
何况建安城破,关乎郭太后与建帝性命,圣人重情义,无论如何都会闹着让崔竹筳带她来建安的。
” “那崔竹筳呢?可会听她的?” 录景想了想道:“会,就像官家疼爱圣人一样,崔竹筳若是真爱圣人,必定不能拒绝她。
”说着一笑,“官家是知道的,圣人就是有这本事让人言听计从。
连官家都不能奈圣人何,崔竹筳大概更不能了。
” 他听完,嘴角极难得地扬起了一丝笑意。
是啊,她曾经称自己工谄媚、善邀宠,某种程度上可算诡计多端。
崔竹筳如果对她是真心,就一定会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有时想想,再如何了得的治国安邦之才,遇见了喜欢的女人都会分不清方向。
他是这样,崔竹筳也是这样。
不过他比较幸运,他爱的女人同样也爱着他,所以不管经历多少波折和磨难,他都不输人半分,且信心满满。
他已经十来天未睡过囫囵觉了,常常一闭上眼就梦见她,然后惊醒,彻夜难眠。
再找不到她,他一天一天萎靡下去,性命恐怕将不久矣。
是该好好休息两天了,养精蓄锐只等她来,来了便拴在腰上,一时也不让她离开视线了。
那厢小镇上的岁月尚且静好,歇了几日,秾华自觉身上轻松了不少,大概怀孕初期的症状都过去了吧!虽然偶尔孕吐,精神却旺了很多,也不发烧了,便央崔竹筳上路。
他有些为难,“再往前恐怕不能驾车了,要骑马。
你这样的身体怎么行动?钺军无法攻克建安,在外盘桓也不是办法。
或者听我的,放弃吧,从这里往东北便是庐山,改道还来得及。
” 她说不,“先生定有办法的,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半途而废?骑马便骑马,我一定要去建安。
” 他沉默下来,忖了忖道:“眼下城中与外面断了往来,要进城只怕很难。
不过我记得,以前同个城防官闲话时曾谈及,据说在保安水门以南的潮湖寺里,有个便道直通望仙桥,或者可以到那里一试。
可是你要想清楚,孩子现在月令小,在马上颠簸,只怕会累及他。
你当真只想进城,不在乎孩子么?” 叫她怎么取舍?命运的峰回路转,也许只在入建安这一条路上了。
她咬了咬牙,“全看造化吧,若我有幸,则能救下我孃孃和高斐,怀中的孩儿也会安然无恙。
” 他见她坚决,便不再劝阻了,转头唤博士,请他弄一套寻常的男装来,让她换上了好赶路。
她绾起头发,绑上了裤腿。
上次逃出瑶华宫后学会了骑马,现在正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跑得不急,毕竟自己的身体要自己小心,颠腾得太厉害了,也怕孩子有好歹。
极辛苦的时候又在想念他,等见了他,一定要好好诉苦,把满腔的委屈都倒出来。
古往今来的皇后,有哪个像她这样多舛?废便废,即使是赐死,也不必受这么大的罪。
索性失宠了,没有指望便罢了,可她明明和官家爱得正盛,却要遭受这样的折磨,凭什么呢! 北风吹进眼里的时候,把泪水都带走了。
离建安越近,她便觉得希望越大。
她甚至有种预感,觉得官家就在不远处,要不了多久便可夫妻团聚。
她在建安城中长大,好多地方都相熟,待入了城,如鱼得水,肯定有办法摆脱崔竹筳。
届时就找个地方藏匿起来,一心一意等着官家。
他一个月不来便等他一个月,一年不来便等他一年,总有一天能等到的。
通渠连着钱塘江,随潮涨潮退或盈或亏。
钺军在入城的闸口投了大量的砒霜,砒霜随潮涌进建安,待得退潮的时候,水面上带出不少的死马死羊,看来这一计是奏效了。
距离投毒到今天已经五日,城里的百姓和绥军都陷入了恐慌。
看见的不过是牲畜尸首,中毒的人未必没有。
二十万绥军在城中要吃喝,连水都不敢轻易饮,再顽强也坚持不了几天。
钺国作战比重文轻武的绥国要有经验得多,扰敌不是一两次,今天闹闹这里,明天闹闹那里,看着很大的阵势,其实不费什么兵卒。
渐渐绥军有点不耐烦了,几个将领站在城楼破口大骂,换来钺军的哄然大笑。
他骂由他骂,也不回应,笑完了拍拍屁股回营,半夜的时候故技重施,绥军不堪其扰。
次数多了,往往就不当回事了。
大将军元述祖见时机成熟了,报今上求裁度。
得今上首肯,环城的火器都准备就绪,元将军高立于营门前,一声令下,四面同时砍断牵制的绳索,只见漫天的火球带着惊人声响呼啸飞过,瞬间在建安城上方集结成了密密匝匝的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坠落,所到之处,烈焰滔天。
城中百姓的惊惶哭叫随风传来,今上在一旁观望,看撞车载着丈余粗的撞木向城门攻去,铁叶包裹的木首狠狠顶在城门上,几乎可以想象出垛墙上绥军的恐慌。
他仰头看,火球飒踏,如同流星。
燃烧的火焰像一面薄而顽固的旗帜,在风里招展,声势浩大。
今晚应该能破城了,毁灭性的,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要拿住建帝母子,他们在他手上,皇后就有了目标,就一定会来。
至于城中的百姓,现如今是顾不上了,和这座城一起毁灭,也许就是他们的宿命吧! 录景执剑在一旁保护他,一面问:“攻克绥宫后,官家可要前往?” 他静静站着,火光笼在他眉间,那沉沉的眼眸深邃如澜海,曼声应道:“建帝母子擒获后囚禁于宫闱,崔竹筳必定应皇后要求去解救他们,到时候我要去会会他。
” 录景有些担忧,“官家的安全最重要,区区一个崔竹筳,交由班直处置就是了。
” 广袖下的双手用力握了起来,对于他来说,皇后被掳走是奇耻大辱,甚至比割让城池更令他难以接受。
崔竹筳挑战帝王的底线,就应该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皇后若是因为反抗太后甘愿跟着别人走,尚且另当别论,但那人是崔竹筳就大大不对了。
皇后恨他杀了苗春渥而手刃他,如果见他死而复生,会有多恐惧?撕破了脸皮的两个人相处,崔竹筳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来,他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快点找到她,让她回到他身边,她就再也用不着害怕了。
战争里,人渺小得如同蝼蚁一般。
霹雳弹落地,咚地一声炸开,震得地动山摇。
头顶上的夯土层也承受不住撞击,簌簌落下碎土来。
火把照着幽暗的甬道,脚下是颤抖的土地,她心惊胆战地跟在他身后,“密道会不会塌?” 崔竹筳回头看她,嘴角居然含着笑,“生不同寝死同穴,似乎也不赖。
” 她蹙眉瞥他一眼,并不觉得这话好笑。
要同穴,也得看她愿意不愿意。
她现在一心赶进城,就是那么巧,他们抵达潮湖寺,在外徘徊了很久才寻见这个密道。
城池封锁后,似乎并没有人动用过这里。
洞口是杂乱的枯草,拨开钻进去,才走了半里地左右,头顶上便剧烈震动起来,想是钺军开始攻城了。
她说:“如果知道坚持不下去,他们会不会从这条密道逃跑?” 崔竹筳唔了一声,“这要看建帝是否有血性,如果与绥国同生死,大概不会逃走。
如果只图活命,也许在这里等半个时辰,会迎面遇上也说不定。
” 她心里悬起来,倘或真的碰上,那回城就没有希望了。
她迟疑问崔竹筳,“先生要在这里等么?” 他脚下未停,一手举着火把,一手将她护在身后,“望仙桥在凤山下,需穿过三省六部。
建帝要逃亡,恐怕还得先过元老们那一关。
小皇帝年轻,未及弱冠,其实那些臣僚并不将他放在眼里。
如今绥军正拼死作战,他做皇帝的却脚底抹油,任谁也不能答应。
所以放心吧,皇城在则他在,皇城沦陷,他大不了被瓮中捉鳖罢了。
”说着一顿,“咱们还需快些,万一中途真的遇见人,一眼认出了你,到时候就麻烦了。
” 是啊,兵荒马乱的时候,逮住了就是救命稻草,死马当活马医。
她不论好赖是钺国的前皇后,又顶着绥国长公主的头衔,真有居心叵测的人在这密道里与他们狭路相逢,一时半会儿还真应付不了。
她急促推他,“那就快些吧!”脚下愈发加紧了,可是小腹突然牵痛,痛得她迈不开步子。
他察觉了,慌忙扶住她,“怎么了?肚子疼么?” 她脸色变得惨白,手指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袖,“先生……” 他脑子里轰然一声炸雷,莫非是孩子有事么?虽然他很不希望留下他,但如果发作在这里,真不是件好事。
他仓惶往前看,看不见首尾,隐隐有水声,头顶上护城河,现在应该在中断。
他将火把插在泥墙上,两手伸过来叉她腋下,努力将她扶起来。
她额上渗出汗,腹中绞痛,害怕得哭起来,“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这动荡的年月,人得有十条命才能存活。
他担心孩子有恙会危及她,在这里总不是办法,还需尽快进城去。
他蹲下身背对她,“上来,我背你走。
” 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她横了心覆在他背上,他负载着她,摘下火把继续前行。
一面走,一面安抚她,“别怕,等到了外面我再想办法。
别怕……” 她咬着唇流泪,眼泪落进他领中,冷冷的。
她说:“先生,孩子保不住,我也不想活了。
” 他心头颤了颤,“不会的,等安顿下来,我一定给你找大夫。
” 她轻轻地抽泣,细碎的声音在他耳畔。
他心里牵挂着,一直问她痛不痛,她起先说痛,后来似乎减轻些了,只说好了很多。
走了大钺一炷香时候,他抬头往前看,距离出口不太远了,已经可以看见外面的光。
他将火把掷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