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桶金

关灯
“阿兄,为什么要精白面粉、无根之水和果木?”李管事走后,五娘拉拉宋菽的衣袖问。

    她说话的语速偏慢,一句话的功夫,够六娘说上三五句了。

     “我们平时用的面粉会磨上两道或三道,里面参杂着麦麸,口感较粗。

    而精白面粉只取第一道磨出的粉,是麦子中口感最好的部分。

    ”宋菽拉着她坐下,也慢悠悠地说道,屋子的门关着,他刻意营造出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这样与五娘的交流也能更加充分。

     “无根之水就是雨水,相比河水井水,它的杂质较少,与果木灰一起制出的碱水比我们如今用的更好。

    ” 宋菽解释的时候,五娘看着他,等他说完,她又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后说:“阿兄,一文钱五个更好。

    ” “嗯?”她的思维忽然跳到这里,宋菽有些意外,紧跟着问,“为什么这么说?” 五娘想了想,似乎在组织语句,过了会儿才道:“要付给工人工钱。

    ”五娘这话,把宋菽也说楞了,他的确想过等二十天过去后,花钱雇愿意做工的村民留下,继续开他的馒头作坊,却一直也没打定主意。

     主要是因为贵。

     原本这时代的人工并不贵,相河村现今的情况,说到底还是宋菽自己作出来的。

     如今做馒头买卖的村民,每天能赚个一二十文不稀奇,这对当前农民的生活水平而言,已经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而当他们自己也能做馒头,可以自产自销之后,这个利润会被进一步扩大。

     自己做买卖的好处是赚得多,但同时也更辛苦,且有亏本的可能。

    而做工的好处则在于稳定,只要作坊不关门,他们的收入就是有保障的。

     那么,如果请帮工,应该给每人多少钱呢? 做生意的起伏是很大的,尤其馒头在这里还算是新兴行业,如果望海楼这笔订单能拿到一文钱五个的价,宋菽运营馒头作坊的底气也就更足。

     望海楼的顾客群是本地最有钱的一群,他们不会吝惜多花一点钱买到更精致的馒头,这不仅是吃饭的问题,更关乎面子。

    而宋家是馒头最早的发源地,宋家产的馒头也必然代表着正宗。

     五娘给出的价格,是宋菽心里的最佳价位,在这个价位上,宋菽有足够的维持作坊的收入,望海楼也有充分的提价空间,他们会觉得贵,但并非难以接受。

    相信在他们手里,一个馒头卖到一文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林林总总,宋菽已经想了很久,所以在今天李管事找他谈时,才会提出一文钱六个,材料你们出这样的要求。

    而五娘呢?她又思考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