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金吾卫

关灯
行宫?” 袁萝犹豫,她出发已经大半日了,眼看着天色快要黑下来,返回行宫得折腾到下半夜。

    而且东海王先走一步,她耽搁两三日,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回禀的士兵略一犹豫,进言道“娘娘若要下山,其实还有一条道路,只是比较难走。

    ” 听他指点,果然还有另一条山道,因为不太好走,所以少有人经过。

     袁萝便命队伍调转方向,队伍很走入了这条山石崎岖的道路上。

     这条路比想象中的更加难走,夕阳沉没,天色完全黑暗下来,车队还缓慢地向前挪动着。

     袁萝在车里头颠簸地昏昏欲睡,突然听见前面传来一声呼喊,她骤然清醒。

     “什么人?金吾卫巡逻,此地不能夜行,尔等立刻停下!” 马车停了下来,袁萝警醒,掀开车帘,远远望去,果然有一队士兵策马立在路边。

    体魄剽悍,装备精良,不是之前遇到的那些工程兵能比的。

     是金吾卫的人?自己走的这条小道,弯弯绕绕已经到了两卫比拼的地盘的外围了。

     这种事情当然不必袁萝出面,管事太监上前,解释了一番。

     听完事情原委,拦路的金吾卫士兵大感意外,也不敢擅自决断,便回去请示上司。

     袁萝从车上下来,足足坐了一整天的马车,她感觉全身僵硬。

    要不是为了维持李婕妤的人设,她真想直接骑马算了。

     沿着队伍一路往前走着,她远远看到了那个正在禀报上级的士兵,还有他骑在马上的上级。

     俊美的容貌在火光的映衬下格外亮眼。

     袁萝悚然一惊,想要回避,却已经来不及了,韦曦抬头看到了她。

     他翻身下马,神情复杂地往这边走过来。

     “娘娘怎么深夜出行?出宫祈福,也不必如此辛苦。

    ” 袁萝低着头,“贵妃有令,不敢违背。

    请将军通融,放行吧。

    ”她真不想再见到韦曦,尤其韦曦对贵妃远比顾弈更加熟悉,很容易露出马脚。

     韦曦皱眉道,“从这里到祭坛,就算马不停蹄,至少还要走一天一夜。

    ” 袁萝!!!这么远,比之前那条路足足多了两倍的时间。

    这坑爹的古代路况,真是要人命啊! “这条路原本就是山道,马车行走不易。

    ”韦曦解释道,又建议道,“深夜赶路,不仅辛苦,而且山间常有野兽出没,娘娘不如先歇息,前面设有军营,暂且将就一夜,待明日清晨我再派人护送娘娘出发吧。

    ” 她本能地想要拒绝,但仿佛是配合韦曦的话语,远处很快传来野狼的嚎叫声。

     袁萝…… 看看四周,陪同的十几个宫女和太监人人面露惧色。

    这附近都是荒原,因为秋猎的缘故,山林内的动物躁动地厉害,极有可能窜到山路上袭击人。

     自己身为妃嫔,还有马车坐,这些宫人只能步行,连续徒步两天两夜,真的要累垮的。

     袁萝无奈,只能应下。

     韦曦亲自带着袁萝去了后头的营地。

     袁萝打量着四周,短短数日,一个简单的营地已经立了起来。

    数以百计的牛皮帐篷像一朵朵大蘑菇,矗立在山道边的平地上。

     周围影影绰绰,还有一些士兵在趁夜赶工。

     袁萝看了看四周,忍不住问道“你们这营地驻扎在山头上,不怕将来被围困吗?” 紧急扎营也是一门学问,三国时候那位倒霉的马谡,就是因为扎营位置不对,吃了败仗,送了性命。

     韦曦低笑了一声“娘娘少看那些话本子,这些天连降大雨,哪里会缺水。

    再说,这里是主营,真要被打到这边。

    不如认输算了。

    ” 袁萝无语,但还是感觉不对劲儿,又仔细看了看,按照营地的规模,这里应该驻扎大量的兵马才对,所见的士兵却数目不符。

     对这个问题,韦曦笑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娘娘所见,未必是真。

    ” 袁萝醒悟,这家伙多半是设了什么局要对付天武卫吧,对这些军事之事,她确实是门外汉。

     两人随口说着闲话,他态度和睦而有礼,仿佛完全没有记恨上次宫外的算计。

    是因为李婕妤是他的未婚妻吗?对于这个幼年订婚,也没见过两次的未婚妻,他真的有那么深的感情吗? 袁萝前一阵子命锦麟司查探了细节。

    已经得知,当年傅窈被奶娘带着离开宗人府的大牢之后,曾经托庇韦氏,在他们家的城外别院里住了几年。

    但之后不知因为何故,又悄悄离开了,生活在市井之中。

    直到去年被东海王的幕僚发现,收入旗下。

     按理说以韦曦的身份,就算有婚约,也不太可能迎娶落败门第的傅窈。

    一个罪臣之女为正室夫人,是公然违逆朝廷。

    韦氏还要不要脸面了,还怎么出门交际来往? 就算顾忌世交的情面,将遗孤抚养长大,多半也只能隐藏身份,当个侧室,就算仁至义尽了。

     后来傅窈选择入宫为妃,更是亲手斩断了这份婚约。

     韦曦跟李婕妤并肩走着,两人自动保持三步左右的距离,走了一段路,韦曦突然开了口“当年是家中之人对不起。

    ” 当年李婕妤的义母,确实是听闻了韦家并不想践行这段婚约,才愤而带着幼年的她离开的。

    虽然门第落魄,那位长公主的贴身侍女依然秉持着世家清贵的傲气。

    宁愿流落市井中,自己做针线养活小主人,也不愿意接受嗟来之食。

     对幼年的傅窈,韦曦还有印象,那时候他大概六七岁,被母亲几次带着去别院,看望这个据说会变成自己妻子的小豆丁。

     傅窈在他们家的别庄上一直长到三岁那年,印象中粉嘟嘟的极为可爱。

    却突然有一天悄悄离开了。

     之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