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钢的嫌弃。

     “一筐青杏也不过十二文,你才摘了几颗,就给了十文!” 杨窈若呆了呆,她哪知道青杏市价。

     “也罢也罢,虽说庶务上不通,好歹心思良善,你这弟子我收了。

    ”应老先生一边摇头,嘴上嫌弃,咬了口青杏,酸到蹙眉,可却答应了。

     杨窈若喜出望外,惊喜之余,也察觉出些味道,感情所谓的摘杏是考验。

     她感动不已,顺带感恩现代师长们的教育,从小学的就是不贪小便宜,农人栽种辛苦,做事要有来有往,所以才记得偷摘杏子也要给人钱。

     不过…… 她好奇问道:“先生,桓郎君是怎么做的?” “哦,他啊。

    ”应老先生又咬了口青杏,酸得愁眉苦脸道:“敲了人家的门,用钱买了一筐给我。

    ” 嗯??? 杨窈若顿感后悔,她怎么没想到,所以刚刚一番辛苦是为了什么? 总感觉自己好似有点蠢…… 第19章 杨窈若心情虽复杂,但不妨碍她办正事。

     “先生,我的束脩何时给您,还有拜师礼!”她连忙问道,口头答应可未必作数,一旦行了拜师礼,那可就想反悔都来不及了。

     应老先生掂了掂手里的青杏,眼睛眉毛都皱到一块,灰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不是给了么?至于拜师礼,我没那么讲究,不需太多繁文缛节。

    我身后就是孔庙,何必拜画像。

    ” 杨窈若随着他的话望去,这才发现,栽种青杏的院子正好和孔庙相邻,仅仅隔着一条小道。

     杨窈若也不扭捏,她很有几分聪明急智,当机立断跪在地上行跪拜礼。

     最后她额头离开地面,直起腰时,应老先生用青杏在她额头双肩各点一下,这与众不同的拜师便算进入了最后的章程。

     “青杏,便是我做老师为你上的第一课。

     矮墙如底线,青杏正是浮云路上的诱惑,唾手可得,却要逾越良心底线。

    为欲,为不得已,总有跨过去的时候,你可以跨,却不能在一次次中迷失,要始终记得,坚守本心。

    ” 杨窈若再拜,“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结果一抬眼,眼前哪有半个人影,她抬头在周围巡视,却见他只剩下一片衣角,人都转过巷子了。

     “老师,等等我!我们要去哪啊?” “去摘枇杷!”他老迈却洒脱的声音从巷子的另一头传来,随性得像是要游荡天地间的散仙。

     果然,正经不过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