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攀比(04)
关灯
小
中
大
等过年时回家过年再说。
他们可以假装不知道以前家里困难,不知道父母过得什么日子,也可以装聋作哑,不给父母孝敬钱。
但不可以在火上惹老爸。
上次不再给他们送鸡蛋,就知道老爸早已对他们不满。
一直压着火,这火到现在还没有发,自己可不敢上赶着去找骂。
老大老二的胆小,给君越几个月的空闲时间。
找来一个好几十人的装修队伍,按照他的办法装修。
人多办事快,效率高。
一个月的时间,就给弄完,只刮白,换换地板砖,换换家具,换换厨房,换换家电。
稍稍改了一下风格,简洁明亮为主。
其余的都不用动,在他的坚持下,后院还弄了一个阳光房,冬天培育花卉的地方。
在网上买了不少的花卉,瓷盆,阳光房,弄的像模像样。
对了,玻璃全换成了三层的玻璃,隔音效果好,特别是临街的房间,以前吵的不行。
现在好多了。
每天都有梭梭而过的各种车辆,家里上下三层楼都是每层二百平,后院一边的侧面与楼梯间相连的,还有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
后院大,快一亩地。
盖了一间小阳光房,作为君越冬日的花卉基地。
家里翻然一新,新买的家具,家电,全部摆放好。
散了几天的味道,已经能住进去。
拍摄了不少视频,发在朋友圈。
“老头子,家里种那么些白菜,胡萝卜,咱家也吃不完啊?” 俩人蹲在田地里,扯草,黄兰看着那么些白菜,胡萝卜,红菜苔,着急啊。
几十亩田的,自家吃不完啊。
“买啊,咱家吃,怎么吃的完。
打听猪的事情,打听的怎么样了?” 君越是打算买一头猪,两只羊,半头牛,三十来只鸡,鸡先养着,吃的时候杀,一只只的慢慢杀。
过年的时候,老三要带着陈颖回来,家里老大老二不用问,肯定要回来。
能忍到过年,已经是他们的底线。
家里多准备一些菜,想咋吃就咋吃。
自家的菜园里种了好些品种,承包的几十亩田地,他全部种的白菜,胡萝卜,红菜苔,小红萝卜(红皮白萝卜,不大,圆溜溜的老品种),还有小部分的种植了一些茼蒿,棒菜,火葱等别的菜。
“打听了,刘老二家养了两头。
我去看过,每头都有两三百斤,真的买一头啊?” 家里已经十多年没有过年时买一头大肥猪的。
黄兰还有些不适应。
“买,不过除了卖猪肉,其余的都不要有大动静,免得长舌妇们八卦。
” “晓得,猪就在村里买。
羊和牛肉我去九村买。
那边的羊和牛,都是吃草的,可不是集体饲养的,肉质好,做出来味道更好。
” 黄兰的两位舅舅就是九村的,离长风村二十几里路。
那边有很大一片草坪,九村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小,没有人大批的饲养。
都是一家一户养一头牛两只羊,还有鸡鸭猪之类的。
老人们也不买什么饲料,以前怎么养的现在就怎么养。
除了吃鲜草就是吃干草。
“九村啊,那就买一头牛。
牛羊在那边杀,杀了咱再运回来。
”九村的牛羊,可是远近闻名的,自家吃的,都是提前联系好,等人家杀的时候去买。
那一天,附近好些买牛羊肉的人,都会去。
“买一头牛,你疯了。
”黄兰一把甩掉手里的野草,拉了一把老头子,眼睛瞪着他。
现在的牛价买一头牛杀来吃肉,疯了吧。
真把自家变暴发户啊。
眼睛里都冒着火,想捶老头子一顿,钱多烧的。
“疯啥,一头牛,一些做成牛肉干,给老三带去,他在实验室常常饿肚子,放些在实验室,嚼吧嚼吧几条,能填填肚子。
你真以为我是暴发户要吃那么些牛肉,吃的完吗?” 君越见黄兰瞪着眼睛,知道她说自己是暴发户。
他还真不是,主要是想替老三做些牛肉干。
老三喜欢吃辣,香辣,五香,麻辣都做点,换着口味吃。
“那,那,那还成。
我以为你失心疯。
”黄兰一听是为了给老三做牛肉干,那她没有意见。
“哼!”君越不想接黄兰的那句失心疯,你才失心疯。
家里忙散,京城老三传来喜报捷报,先是领了结婚证。
后来是他的发明,已经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认可,他掌握着核心技术。
还在电话中叮嘱君越和黄兰,要吃好喝好穿好,家里的田别种了,好好享享福。
等他那个啥,买房的钱会还给他们。
以后啊,等过段时间,他每月给他们一笔养老费,有兴趣就养养花,别惦记着卖花赚钱。
安心的养老就是,以后家里有他。
老三在电话里,温温柔柔的和黄兰说话,黄兰心都化了,还是老三好。
比老大还有二儿媳的态度不知道好多少陪。
黄兰虽然是农村妇女,一把年纪,她的自尊心比年轻人的都强,听不得儿女们的一丁点冤枉话和不敬。
因为她一辈子都是把孩子们放在心尖尖上。
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愿意孩子们受苦。
从火灾以后,夫妻俩治火伤家里的债务一次次加多,到儿子买房
他们可以假装不知道以前家里困难,不知道父母过得什么日子,也可以装聋作哑,不给父母孝敬钱。
但不可以在火上惹老爸。
上次不再给他们送鸡蛋,就知道老爸早已对他们不满。
一直压着火,这火到现在还没有发,自己可不敢上赶着去找骂。
老大老二的胆小,给君越几个月的空闲时间。
找来一个好几十人的装修队伍,按照他的办法装修。
人多办事快,效率高。
一个月的时间,就给弄完,只刮白,换换地板砖,换换家具,换换厨房,换换家电。
稍稍改了一下风格,简洁明亮为主。
其余的都不用动,在他的坚持下,后院还弄了一个阳光房,冬天培育花卉的地方。
在网上买了不少的花卉,瓷盆,阳光房,弄的像模像样。
对了,玻璃全换成了三层的玻璃,隔音效果好,特别是临街的房间,以前吵的不行。
现在好多了。
每天都有梭梭而过的各种车辆,家里上下三层楼都是每层二百平,后院一边的侧面与楼梯间相连的,还有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
后院大,快一亩地。
盖了一间小阳光房,作为君越冬日的花卉基地。
家里翻然一新,新买的家具,家电,全部摆放好。
散了几天的味道,已经能住进去。
拍摄了不少视频,发在朋友圈。
“老头子,家里种那么些白菜,胡萝卜,咱家也吃不完啊?” 俩人蹲在田地里,扯草,黄兰看着那么些白菜,胡萝卜,红菜苔,着急啊。
几十亩田的,自家吃不完啊。
“买啊,咱家吃,怎么吃的完。
打听猪的事情,打听的怎么样了?” 君越是打算买一头猪,两只羊,半头牛,三十来只鸡,鸡先养着,吃的时候杀,一只只的慢慢杀。
过年的时候,老三要带着陈颖回来,家里老大老二不用问,肯定要回来。
能忍到过年,已经是他们的底线。
家里多准备一些菜,想咋吃就咋吃。
自家的菜园里种了好些品种,承包的几十亩田地,他全部种的白菜,胡萝卜,红菜苔,小红萝卜(红皮白萝卜,不大,圆溜溜的老品种),还有小部分的种植了一些茼蒿,棒菜,火葱等别的菜。
“打听了,刘老二家养了两头。
我去看过,每头都有两三百斤,真的买一头啊?” 家里已经十多年没有过年时买一头大肥猪的。
黄兰还有些不适应。
“买,不过除了卖猪肉,其余的都不要有大动静,免得长舌妇们八卦。
” “晓得,猪就在村里买。
羊和牛肉我去九村买。
那边的羊和牛,都是吃草的,可不是集体饲养的,肉质好,做出来味道更好。
” 黄兰的两位舅舅就是九村的,离长风村二十几里路。
那边有很大一片草坪,九村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小,没有人大批的饲养。
都是一家一户养一头牛两只羊,还有鸡鸭猪之类的。
老人们也不买什么饲料,以前怎么养的现在就怎么养。
除了吃鲜草就是吃干草。
“九村啊,那就买一头牛。
牛羊在那边杀,杀了咱再运回来。
”九村的牛羊,可是远近闻名的,自家吃的,都是提前联系好,等人家杀的时候去买。
那一天,附近好些买牛羊肉的人,都会去。
“买一头牛,你疯了。
”黄兰一把甩掉手里的野草,拉了一把老头子,眼睛瞪着他。
现在的牛价买一头牛杀来吃肉,疯了吧。
真把自家变暴发户啊。
眼睛里都冒着火,想捶老头子一顿,钱多烧的。
“疯啥,一头牛,一些做成牛肉干,给老三带去,他在实验室常常饿肚子,放些在实验室,嚼吧嚼吧几条,能填填肚子。
你真以为我是暴发户要吃那么些牛肉,吃的完吗?” 君越见黄兰瞪着眼睛,知道她说自己是暴发户。
他还真不是,主要是想替老三做些牛肉干。
老三喜欢吃辣,香辣,五香,麻辣都做点,换着口味吃。
“那,那,那还成。
我以为你失心疯。
”黄兰一听是为了给老三做牛肉干,那她没有意见。
“哼!”君越不想接黄兰的那句失心疯,你才失心疯。
家里忙散,京城老三传来喜报捷报,先是领了结婚证。
后来是他的发明,已经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认可,他掌握着核心技术。
还在电话中叮嘱君越和黄兰,要吃好喝好穿好,家里的田别种了,好好享享福。
等他那个啥,买房的钱会还给他们。
以后啊,等过段时间,他每月给他们一笔养老费,有兴趣就养养花,别惦记着卖花赚钱。
安心的养老就是,以后家里有他。
老三在电话里,温温柔柔的和黄兰说话,黄兰心都化了,还是老三好。
比老大还有二儿媳的态度不知道好多少陪。
黄兰虽然是农村妇女,一把年纪,她的自尊心比年轻人的都强,听不得儿女们的一丁点冤枉话和不敬。
因为她一辈子都是把孩子们放在心尖尖上。
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愿意孩子们受苦。
从火灾以后,夫妻俩治火伤家里的债务一次次加多,到儿子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