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关灯
小
中
大
项,那不过是她给姚家姐妹们的‘面子’,帮她们解决‘麻烦’而已。
进得姚府,她的主要‘攻击目标’聊聊无几——无非姚敬荣、季老夫人和姚天礼。
对姚天礼动之以情——什么‘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姐妹几个都是郡王,就她被抛下了,孩子心里难受、她是庶出,本是我们对不起她、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不过就是改个姓,能碍着什么、孩子都愿意了,咱们当父母就别拦着、咱们好了这么多年,你有千朵和明轩,他们常伴你身旁,我不过就想要个女儿陪陪我,老来有伴……’好的坏的,硬的软的,自和离之后,对姚天礼,白珍是头一回放软了态度。
对此,姚天礼能说什么啊? 人家母女俩都商量好了。
他只能默认。
至于面对姚敬荣和季老夫人,白珍转变策略,她晓之以理——给他们普及了什么叫异姓王,各代王朝处置异姓王的手段,异姓王对大秦的危害,并且详细说明将姚千叶从了白姓的好处,并且,还特别黯然的提了一句…… 要是不能千叶给她,她就得拼命在生一个了! 总不能白白扔了个亲王位置吧? 不过,她要是生孩子生死了,边城那里,一时半会儿寻不着合适的管理人员,万一胡人在把她这些年收整的土地打回去,甚至接着犯边…… 唉,万岁爷刚刚登基不久啊,肯定会被嚼舌头的。
她还是个女孩子,本来就不容易…… 各种——连威胁带利诱,白珍顺利搞定了姚敬荣和季老夫人。
祖父、祖母连同亲爹都同意了,姚家其他人——什么叔伯婶娘,那就不值一提了。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管的着吗? 回宫里复命,在走进燕京,领授王爵的第二个月,白珍成功带走了她的女儿——明亲王世子白千叶。
对此,燕京众臣的反应,那是哗然大惊啊! 不过,在惊都没用,人家姚千枝根本没通过她们,直接就下旨了,甚至,在他们知道这情况的时候,白珍都已经领着白千叶走在回边城的路上了。
只是,人走了,x还是要继续撕,朝臣们对‘落拓不羁、任意乱命’的新皇充满了‘责任’感,发誓要把她拉回‘正轨’,三天一封奏折,五天一封上书,偶尔还有那脾气真硬的,意图来个血溅三尺,博千古忠义名声,对此,姚千枝的反应是在乾坤殿里多加了两百侍卫,至于折子什么呢,就压后在议吧。
她是皇帝,她已经下令了,朝臣们不服……怎么?是抻的长她?还是拉的断她?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跟朝臣们无限的扯皮撕x中,时间流水而过,转眼就到了大秦昭正二年春,这一日,姚千枝高坐乾坤殿内,俯视着左右众大臣,摸着下巴,她状似随意的宣布了个消息。
她决定要开恩科了。
对此,朝臣们的反应很顺从,新皇嘛,开恩科是正常操作,理所当然的事儿,自然就恭恭敬敬的准备吐出‘臣等遵旨’四个字,然而…… 他们都还没甩袖子往下跪呢,姚千枝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彻底崩溃了。
“朕要允男女同科。
”姚千枝如同说。
随后,如同被万雷轰顶一般,整个朝廷都炸营了! —— 科举,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朝廷最基本的,取贤纳士的手段。
尤其是新皇登基,肯定都要开恩科,招揽自个儿的人马,这是最正常的操作,没有哪个朝臣会选择拒绝。
然而,姚千枝……她要男女同科! 这其中意思太明显了,朝臣们想装做听不懂都不行啊! 不就是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科举,跟他们同朝做官吗? 他们怎么可能允许? 当然,像如今朝堂里不是没有女人,一众姚家军中高层早就位列朝班了,连内阁首辅大臣都是个娘们儿,地方州府里亦有不少女府台、女守将,但是……那能一样吗? 姚千蔓是宗室王爷,姚家军一众是蒙恩,说白了是皇帝自个儿挑出来的,独属她的心腹,这样的人,来路到底是不正,是不会长久的。
她们能总活着吗?朝廷里能总是女皇帝吗?她们的后代,还能被蒙恩吗? 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哪怕身边站着无数女子,看着她们位高权重,看着她们登高问鼎,朝臣们别扭归别扭,都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应。
甚至,就连遍布大秦内外州府那些个女官,他们都没放在眼里。
毕竟,没经过科举,没走过正常程序,那就是长久不了的事儿,根本不值得他们冒生命危险来硬抗!! 然而,如今…… 姚千枝下令女子同样能参加科举,这是大秦开国皇帝颁布的第一条命令,几乎能算国策了,但凡大秦还存在,就没有人能推翻这条政令,女子们获得跟男人一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权利和渠道,关键,这是合理的。
而且是长久且延续的。
大秦开国皇帝下的令,她的后代子孙们怎么违抗? 甚至,如果大秦存在的足够久,两、三百年的时光下来,那不就习惯成自然,连往后的朝代都改不了这规矩了? 他们的儿子,就要跟女子们一同竞争,一同科考,一同站朝……女人们不在相夫教子,以夫为天,围着后院打转儿,而是跟他们抢夺生存资源,拽下他们,跟他们并肩而立…… 但凡想到这些,朝臣们就不寒而粟。
姚千枝的登基,姚家军的成功,已经缓缓给他们展开了真相,他们又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延续下来?把口子越撕越大呢? 阻止,必须阻止! 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 朝臣们下定了决心,彼此默契串连,隐隐形成逼迫之态,然而,姚千枝又哪里是会妥协的人?她天生就不知‘退步’两字该怎么写?且,姚家军终归势大,崇明学堂里那么多学生,都已经下放至乡镇那个级别,可想而知,其规模有多大。
做了那么多的底层官员,经验妥妥到手,她们一直着一朝科举,得到正名,好走马正式上任呢,哪会容许朝臣们阻拦? 都手下败将
进得姚府,她的主要‘攻击目标’聊聊无几——无非姚敬荣、季老夫人和姚天礼。
对姚天礼动之以情——什么‘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姐妹几个都是郡王,就她被抛下了,孩子心里难受、她是庶出,本是我们对不起她、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不过就是改个姓,能碍着什么、孩子都愿意了,咱们当父母就别拦着、咱们好了这么多年,你有千朵和明轩,他们常伴你身旁,我不过就想要个女儿陪陪我,老来有伴……’好的坏的,硬的软的,自和离之后,对姚天礼,白珍是头一回放软了态度。
对此,姚天礼能说什么啊? 人家母女俩都商量好了。
他只能默认。
至于面对姚敬荣和季老夫人,白珍转变策略,她晓之以理——给他们普及了什么叫异姓王,各代王朝处置异姓王的手段,异姓王对大秦的危害,并且详细说明将姚千叶从了白姓的好处,并且,还特别黯然的提了一句…… 要是不能千叶给她,她就得拼命在生一个了! 总不能白白扔了个亲王位置吧? 不过,她要是生孩子生死了,边城那里,一时半会儿寻不着合适的管理人员,万一胡人在把她这些年收整的土地打回去,甚至接着犯边…… 唉,万岁爷刚刚登基不久啊,肯定会被嚼舌头的。
她还是个女孩子,本来就不容易…… 各种——连威胁带利诱,白珍顺利搞定了姚敬荣和季老夫人。
祖父、祖母连同亲爹都同意了,姚家其他人——什么叔伯婶娘,那就不值一提了。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管的着吗? 回宫里复命,在走进燕京,领授王爵的第二个月,白珍成功带走了她的女儿——明亲王世子白千叶。
对此,燕京众臣的反应,那是哗然大惊啊! 不过,在惊都没用,人家姚千枝根本没通过她们,直接就下旨了,甚至,在他们知道这情况的时候,白珍都已经领着白千叶走在回边城的路上了。
只是,人走了,x还是要继续撕,朝臣们对‘落拓不羁、任意乱命’的新皇充满了‘责任’感,发誓要把她拉回‘正轨’,三天一封奏折,五天一封上书,偶尔还有那脾气真硬的,意图来个血溅三尺,博千古忠义名声,对此,姚千枝的反应是在乾坤殿里多加了两百侍卫,至于折子什么呢,就压后在议吧。
她是皇帝,她已经下令了,朝臣们不服……怎么?是抻的长她?还是拉的断她?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跟朝臣们无限的扯皮撕x中,时间流水而过,转眼就到了大秦昭正二年春,这一日,姚千枝高坐乾坤殿内,俯视着左右众大臣,摸着下巴,她状似随意的宣布了个消息。
她决定要开恩科了。
对此,朝臣们的反应很顺从,新皇嘛,开恩科是正常操作,理所当然的事儿,自然就恭恭敬敬的准备吐出‘臣等遵旨’四个字,然而…… 他们都还没甩袖子往下跪呢,姚千枝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彻底崩溃了。
“朕要允男女同科。
”姚千枝如同说。
随后,如同被万雷轰顶一般,整个朝廷都炸营了! —— 科举,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朝廷最基本的,取贤纳士的手段。
尤其是新皇登基,肯定都要开恩科,招揽自个儿的人马,这是最正常的操作,没有哪个朝臣会选择拒绝。
然而,姚千枝……她要男女同科! 这其中意思太明显了,朝臣们想装做听不懂都不行啊! 不就是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科举,跟他们同朝做官吗? 他们怎么可能允许? 当然,像如今朝堂里不是没有女人,一众姚家军中高层早就位列朝班了,连内阁首辅大臣都是个娘们儿,地方州府里亦有不少女府台、女守将,但是……那能一样吗? 姚千蔓是宗室王爷,姚家军一众是蒙恩,说白了是皇帝自个儿挑出来的,独属她的心腹,这样的人,来路到底是不正,是不会长久的。
她们能总活着吗?朝廷里能总是女皇帝吗?她们的后代,还能被蒙恩吗? 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哪怕身边站着无数女子,看着她们位高权重,看着她们登高问鼎,朝臣们别扭归别扭,都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应。
甚至,就连遍布大秦内外州府那些个女官,他们都没放在眼里。
毕竟,没经过科举,没走过正常程序,那就是长久不了的事儿,根本不值得他们冒生命危险来硬抗!! 然而,如今…… 姚千枝下令女子同样能参加科举,这是大秦开国皇帝颁布的第一条命令,几乎能算国策了,但凡大秦还存在,就没有人能推翻这条政令,女子们获得跟男人一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权利和渠道,关键,这是合理的。
而且是长久且延续的。
大秦开国皇帝下的令,她的后代子孙们怎么违抗? 甚至,如果大秦存在的足够久,两、三百年的时光下来,那不就习惯成自然,连往后的朝代都改不了这规矩了? 他们的儿子,就要跟女子们一同竞争,一同科考,一同站朝……女人们不在相夫教子,以夫为天,围着后院打转儿,而是跟他们抢夺生存资源,拽下他们,跟他们并肩而立…… 但凡想到这些,朝臣们就不寒而粟。
姚千枝的登基,姚家军的成功,已经缓缓给他们展开了真相,他们又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延续下来?把口子越撕越大呢? 阻止,必须阻止! 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 朝臣们下定了决心,彼此默契串连,隐隐形成逼迫之态,然而,姚千枝又哪里是会妥协的人?她天生就不知‘退步’两字该怎么写?且,姚家军终归势大,崇明学堂里那么多学生,都已经下放至乡镇那个级别,可想而知,其规模有多大。
做了那么多的底层官员,经验妥妥到手,她们一直着一朝科举,得到正名,好走马正式上任呢,哪会容许朝臣们阻拦? 都手下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