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之人尽数折损于此,尸骨无存。
该消息快马加鞭密报入帝都。
当日夜间,容皇后得知消息,害怕亲眷的罪过牵连己身,意图刺杀皇帝行谋逆之事。
好在宫中禁军救驾及时,陛下得上天庇佑而平安无恙。
容皇后畏罪自裁。
然而宫中派人往容府问罪之时,定国公独女竟当场气绝身亡! 匆匆入殓后,定国公夫人秦氏亲往京兆府敲登闻鼓,极陈容家冤屈。
路旁百姓经其煽动,竟聚众阻碍禁军行押解之事。
陛下念及容家功绩,特地赦免秦氏死罪,亦不计较百姓之过。
是以,皇恩浩荡传为佳话。
” 在传言中受惊而死的定国公独女容暄,此刻却走在了这条祖父与父叔皆踏过数次的北关长路上。
她难免回想起自家旧事。
大雍开国以来,容家人世代守卫边疆。
即使近年来朝廷已不重兵事,可北军仍有着容家军的称号。
容氏光焰,可见一斑。
当初,容暄的祖父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虽然年轻又入伙晚但架不住人家功劳高,终是被封为定国公,许永世不降等承袭。
老定国公战功赫赫,历经三朝得君上恩重有加。
他的儿子曾被太宗皇帝选中为先皇的伴读,待先皇登基,女儿又被预选为下一任皇后。
虽圣宠优渥,但老定国公时刻绷着一根弦:先皇宽仁待下却重文轻武,又兼诸子间继承人未明,他预感皇位传承之时必有大变,未免将来家族后辈因婚姻之事卷入泥沼,早早就为孙女做好了打算。
是以,帝都咸知,容家这一代的独女,自降生以来就有心悸之症不宜走动,年已十八仍未婚配,后半生怕是只能拖着病体等死。
巧的是,容翎作为老定国公的老来子,比容暄还要小上一岁,叔侄两人却在长相上无比相像。
二人从小一起习武,每次都打得难分胜负,除了善使的兵器不同,乍看之下连家人都会错认。
后来,容翎十三岁上战场即立下军功,特蒙帝授为游击将军,又很快升到宣威将军。
从此成为帝都闺秀的春闺梦里人,为容家的传奇更添一份荣光。
而容暄,时常外出闯荡行侠仗义,虽见过广阔的天地,却与小叔渐行渐远。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下是更加危险的存在。
容暄的祖父去后,父亲容恪承袭爵位。
在诸皇子明争暗斗之时,他秉承一贯的中立态度不掺和,忙着阻止燕国侵占更多大雍的土地。
该消息快马加鞭密报入帝都。
当日夜间,容皇后得知消息,害怕亲眷的罪过牵连己身,意图刺杀皇帝行谋逆之事。
好在宫中禁军救驾及时,陛下得上天庇佑而平安无恙。
容皇后畏罪自裁。
然而宫中派人往容府问罪之时,定国公独女竟当场气绝身亡! 匆匆入殓后,定国公夫人秦氏亲往京兆府敲登闻鼓,极陈容家冤屈。
路旁百姓经其煽动,竟聚众阻碍禁军行押解之事。
陛下念及容家功绩,特地赦免秦氏死罪,亦不计较百姓之过。
是以,皇恩浩荡传为佳话。
” 在传言中受惊而死的定国公独女容暄,此刻却走在了这条祖父与父叔皆踏过数次的北关长路上。
她难免回想起自家旧事。
大雍开国以来,容家人世代守卫边疆。
即使近年来朝廷已不重兵事,可北军仍有着容家军的称号。
容氏光焰,可见一斑。
当初,容暄的祖父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虽然年轻又入伙晚但架不住人家功劳高,终是被封为定国公,许永世不降等承袭。
老定国公战功赫赫,历经三朝得君上恩重有加。
他的儿子曾被太宗皇帝选中为先皇的伴读,待先皇登基,女儿又被预选为下一任皇后。
虽圣宠优渥,但老定国公时刻绷着一根弦:先皇宽仁待下却重文轻武,又兼诸子间继承人未明,他预感皇位传承之时必有大变,未免将来家族后辈因婚姻之事卷入泥沼,早早就为孙女做好了打算。
是以,帝都咸知,容家这一代的独女,自降生以来就有心悸之症不宜走动,年已十八仍未婚配,后半生怕是只能拖着病体等死。
巧的是,容翎作为老定国公的老来子,比容暄还要小上一岁,叔侄两人却在长相上无比相像。
二人从小一起习武,每次都打得难分胜负,除了善使的兵器不同,乍看之下连家人都会错认。
后来,容翎十三岁上战场即立下军功,特蒙帝授为游击将军,又很快升到宣威将军。
从此成为帝都闺秀的春闺梦里人,为容家的传奇更添一份荣光。
而容暄,时常外出闯荡行侠仗义,虽见过广阔的天地,却与小叔渐行渐远。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下是更加危险的存在。
容暄的祖父去后,父亲容恪承袭爵位。
在诸皇子明争暗斗之时,他秉承一贯的中立态度不掺和,忙着阻止燕国侵占更多大雍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