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灯
、明律也要抽内容,都要考的。

    ” “这买书就是一笔支出,一年备三五两银子,扣扣巴巴也就过去了。

    ” “再有吃喝衣衫都得过得去,又是一笔支出。

    ” “再就是考举人要去荆州府,车夫和马车就要二两银子,住宿、吃食也不便宜,没个十两银子下不来。

    ” “听说京城里头拜师要二十四两贽见礼,那是名师的价格。

    ” 赵云惜想想,她家真的不穷,就是供养读书人,看起来穷困,要不然刘氏也不会把女儿嫁过去。

     大嫂周菊闻言就皱起脸,半晌才咂舌道:“咱家五个兄弟,一个兄弟生两个读书的孩子,加起来也有十个,这要是去读书,得多少银钱,多大的家业才撑得住。

    ” 赵云惜便不说话了,这花钱的事,得自己做决定。

     两人闲聊时,炖肘子、炖大鹅的香味也出来了。

     赵云惜耸了耸鼻子,快乐地想,吃肉吃肉,她爱吃肉。

    这若是能天天吃肉,她不敢想自己有多活泼开朗。

     周菊瞧着她眉眼弯弯的样子,也跟着轻笑出声。

    不管读书多贵,她砸锅卖铁也要送淙哥去读书。

     “吃饭咯~”刘氏笑呵呵地喊。

     还是分了两桌坐,女客一桌,男客一桌,菜品一分为二,各聊各的,各喝各的。

     等酒足饭饱后,赵云惜捧着茶水,懒洋洋地坐在阴凉交界处晒背,把小白圭搂在怀里,拍着他睡觉。

     “那你觉得东寺那边的私塾如何?”周菊没忍住问。

     赵云惜对科举的所有印象都来自张文明,闻言点点头:“远了点,贵了点。

    但现在出了文明这个秀才,感觉还挺火,孩子先送去启蒙,若是有天分,家里钱粮也够的话,在江陵找私塾也未尝不可。

    ” “那你家白圭以后想送哪?他可有天分了,淙哥这么大都比不过他。

    ” 周菊认真问。

     “白圭定了去林宅读书,他家在京城做大官,刚回来立了门庭,先读着看,不成了就再换地方。

    ” 赵云惜也不确定,很多事情都是开始千好万好,时日久了千难万难。

     “林宅?他家咋收学生?”周菊连忙追问。

     听见两人在聊这个话题,二嫂也跟着凑过来细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