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方便,但也只能装入五十枚弩箭。

    ” “五十枚?”一旁的文官有人倒吸一口冷气,“五十枚箭矢若是箭箭命中,那岂不是五十条人命?” “哪里能这么准,”工程部的另一位大臣回道,“五十枚中只若有五枚能命中敌人,那就是好用的小弩弓。

    ” 顾元白看了一会儿,越看越是喜欢,他偏头朝着宫侍吩咐:“去衙门请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过来。

    ” 宫人应声而去,不过片刻,脚步匆匆的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还有工部尚书脚不沾地地赶了过来。

     顾元白瞧着工部尚书就笑了,“你怎么也跟过来了?” 工部尚书腆着一张老脸凑上前行了礼,“臣听说是工程部又弄出了好东西,特意前来瞧瞧。

    ” 在这工程部初建的时候,工部尚书其实最为难受,工程部不就是工部吗?皇上这意思是不是打算弄出来两个工部? 那段时间工部尚书吃不香睡不好,之后圣上带着工部尚书在工程部转了一圈,工部尚书就懂了。

     工部和工程部大不一样,一个范围广而杂,朝着特定的东西去研究,一个是集思广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需要处理公务和人际关系,是一个纯研究的部门。

    工程部并没有分走工部的职权,这之后工部尚书就不纠结了,每次看戏还兴致勃勃。

     瞧人都来了,顾元白就将弩弓递给了一旁的侍卫。

    侍卫上前一步,朝着远处空旷的地方拉动弩弓,只听“嗖”的一声破空之音,三枚箭矢朝着远处飞射而出。

     三个孔洞既可齐射,也可逐一发射,待箭矢落地,顾元白忍不住上前一步,旁边的兵部尚书已经大震,“这已有两百步以上!” 只以顾元白的眼睛丈量,就觉得足足有一百米左右了。

     兵部尚书望眼欲穿地看着前去丈量距离的人,喃喃道:“昔日诸葛弩可连发十箭,火力强盛。

    只可惜重量偏大,只能用来防守。

    我朝有床弩之器,唯一缺的就像是这样人手可拿起的弩弓。

    ” 兵部侍郎道:“这弩弓的射程还是如此之远,三发连射,劲头看样子大得很!” 人人都欣喜无比,特别是兵部的人,已经开始讯问工程部的人这弩弓是否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了。

     顾元白脸上的笑遮掩不住,他平日里不笑已经容光大灿,如今笑意就没停下来。

    褚卫记录着圣上的言行,需要时时盯着圣上在看,看着看着,他手中的笔就不由停了下来。

     身旁的史官也在记着弩弓的模样,搭话道:“能研究出如此利器,研究出此物的人必定史上有名了。

    ” 褚卫回过神,低低“嗯”了一声,他嫌恶自己的这个反应,明明最不喜别人看他,他如今看着圣上却出了神。

     他又不喜欢男人,没有龙阳之好,圣上即使长得再好看,那也只是一具皮囊。

    若是因为圣上的容颜便移不开目光,那褚卫自己也是一副好皮囊,也未曾对着铜镜看出神啊。

     褚卫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能一直不看着圣上。

    但等他重新抬头时,却见到会试放榜那日坐在常玉言身边那位眉目不善的人。

     褚卫眉头轻皱。

     薛远原本是在看弩弓,刚开始漫不经心的心态逐渐变得认真,等余光一瞥时,就看到那边厢的小皇帝已经握上了两位工程部臣子的手,在不断夸赞了。

     薛远的笑容一顿,眼神一冷。

     他能打仗能带兵,不怕杀戮和血腥,真要看军功,军功高得能让人瞠目结舌。

    正是因为他风头太过、军功太高,薛将军才要压他,生怕他如此年轻就军功累累,会引起圣上顾忌。

     说一句天生奇才也不为过,可这样的他,小皇帝可从来没对他好言相待过,反倒是对着这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么好言好气。

     他被罚得那么惨,想摸下小皇帝的手舒服下都得自己想办法。

    但这两个人,还让小皇帝自己主动送上手了。

     呵呵。

     等看过农具之后,顾元白更是愉悦的赐下了赏赐。

    工程部竟然将秧马给琢磨出来了,今日春播怕是无法大规模生产,但等水稻成熟时,应当就能用上了。

     顾元白将农具给了工部尚书,让他带人同工程部的联系。

    两位兵部的大人直接同徐宁二人一起退了下去,他们还想再问些事情。

     一回宫就遇到如此大礼,顾元白觉得这比爬山吹风还要畅快,他含着笑回了宣政殿,处理起政务来也是笔下生风,褚卫站在一旁,不经意中往奏折上一看,就瞧见圣上朱笔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