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引流(一)

关灯
书,得先让他们知晓有这么处地方。

    ”苏遥笑笑,“祝娘子,恰好就在书院帮厨,过几日就要请辞回家开面馆了。

    ” 齐伯有些明白了:“公子的意思是……” 苏遥点头:“我一直教祝娘子做面,若能吸引到学生跟来吃面就好了。

    咱们书铺就在面馆隔壁,一眼就能看见。

    到时再联合面馆做些折扣,定然能卖上不少。

    ” 没办法,苏遥是个厨子,只能用厨子的思路解决问题。

     靠祝娘子的面馆引流,扩大客源,是苏遥修整书铺的第一步。

     曲线是曲线了点,但书院这么大的客源,这是苏遥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

     赚钱要紧,苏遥翌日午后便去了祝娘子处。

     祝娘子住在苏遥隔壁,也是苏家的房子。

     严格来说,她和丈夫祝六郎,都是苏遥的租客。

     苏氏书铺不大景气,苏家家底倒还有些。

     旧京本地人,有房有地,有祖传生意。

     和傅鸽子家的富贵比不了,但比祝娘子家还是好上许多的。

     这祝六郎原是走通南北的货商,数年前遭遇山匪劫持,坏了耳朵并一条腿。

    走货生意做不成了,如今家中只靠祝娘子在书院帮厨赚些过日子钱,维持二人生活。

     祝娘子年近四十,是个爽利人,祝六郎倒憨厚老实。

    家中虽然贫寒,却并不杂乱。

    东西少,也干净整齐。

     祝娘子挽着袖子立在灶台边,盛出一大碗牛骨汤:“上回苏老板说要放土鸡,我试了下,果真鲜上不少。

    你尝尝。

    ” 祝娘子月前告诉苏遥,想开面馆,是做一种祝六郎去西边走货时,吃过的牛肉面。

     苏遥来瞧了一眼,果真是他那个世界的美食——兰州牛肉面。

     只是祝六郎夫妇的手法不地道,成品差强人意。

     苏遥指点过一二,又生出借面馆引流的心思,索性手把手来教了。

     这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分别指清汤,萝卜白,辣椒油,蒜苗与香菜,并黄亮的拉面。

     白红绿倒简单,汤底也不难,牛肉牛骨加土鸡,香料选对了,熬足时辰成原味骨汤,调味也就能得了。

     难点在拉面功夫上。

     苏遥几乎是手把手从和面开始教的,从水温水量,教到使灰,再到扯面技巧,算下来,也教了近三个月了。

     好在蓬灰这种东西,旧京是有的,现代常常用合成拉面剂代替,古代是用西北蓬草烧制成的,既有独特香味,又能增加面团柔韧劲。

    苏遥跑了大半个旧京,从一货商手里淘得了些。

     祝娘子与六郎也做惯了粗活,手上功夫比苏遥还利索,跟着学了这许久,也像模像样的。

     苏遥抿了一小口,笑笑:“挺好的,但过咸了,做面汤盐下重了。

    ” “是吗?”祝娘子自己盛了一碗,喝一大口,又笑道,“我这个月尽喝这汤了,都尝不出味了。

    ” 说着又嗔怪地瞧祝六郎一眼:“我早说该给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