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关灯


    ” 宋天宇反手,握住了乔御的手。

     “我对着红旗起誓,我对你的爱与对脚下土地的爱同等热烈。

    ” * 瑞典皇家学会。

     委员长沙特文翻开文件,平静道:“今天是10月1日,我听说是华国的国庆节。

    ” 副委员长有些无奈:“还有半个月就该开奖了,为什么现在我们都还在吵架。

    ” 他说的,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每年10月中旬公布获奖人,12月10日的下午,则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颁奖仪式。

     让他们纠结到现在的,是诺贝尔生理学奖的获奖人。

     从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被研发出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

     五年,每次都能看见乔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华国也从一开始的举国震惊,变成了见怪不怪。

     乔御甚至有了“诺奖陪跑王”的称号。

     不过,国内学者普遍表示,他们可以等。

     当初泡利二十多岁就研究出了不相容理论,四十多岁才获诺奖。

     乔御现在,也不过才27岁,起码还能再等四五十年。

     按道理说,他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乔御也是第一研发人,单独拿个诺奖完全没问题。

     事实上,在四年前,乔御就获得了“拉斯克奖”。

    这一奖项素有米国诺贝尔的美称,是米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

     不过尴尬的是,那时候乔御在冷泉港学习,谢绝了领奖。

     在回信上,乔御是这么写的:“有没有这个奖项,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对我来说,在冷泉港继续实验,比去华盛顿领奖有意义的多。

    ” 组委会只好把这个奖颁发给了别人。

     一名学会成员严肃道:“相比之下,他太年轻了……” “年轻不该是我们把荣誉送给别人的理由。

    ” 说诺奖一点政治因素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若非乔御的基因靶向药横空出世,让米国在谈判上举步维艰,今年,诺奖颁给乔御,本来会是不出意外的——华国方面,已经为此努力了五年。

     从第一年开始,华国就悄悄开始钻营。

     驻瑞典的外交大使,往斯德哥尔摩大学跑了几趟,可惜一直都没得到什么确切的答复。

     如果这个时候,乔御获得了诺奖,哪怕不是因为基因治疗技术得奖的,对米国来说,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威力不亚于两军交战,从天而降一颗原子弹。

     沙特文把大门一关,坐在了最前方的位置:“反正今天必须要出结果。

    要不然一个都别想走,你们看着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