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为往圣继绝学43

关灯
这届会试榜单,在公示前就在朝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但慎重考虑后,元宁帝和内阁还是原封不动将这一张榜单公示出来,把这种无上荣耀留给白云书院。

     毕竟白云学子都是凭本事考出这种好成绩的,就算会惹来争议,负责会试的大臣也问心无愧。

     会试成绩出来后,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失意。

    其中还掺杂有不少质疑白云书院成绩的声音。

     面对这样的质疑声音,白云书院没出面回应什么,只是趁机推出了《白云书院文刊》第一期,并且极力宣传这本文刊。

     以往白云书院的名声很大,但古代车马流通不便,名声基本只在帝都城里流传。

    直到如今,直到这一届会试之后,白云书院方才是彻彻底底在天下扬名。

     所以一听说白云书院推出一本文刊,还宣称里面有书院众夫子的文章和众学子的平时作业,不少人都慕名去书肆买了一本回来,打算看看这白云书院到底是否名副其实。

     文刊一开篇,就是衡玉亲笔所写一篇《论白云书院》,她以瑰丽的笔调,将白云书院之风貌娓娓道来。

     再往下翻,就是五篇针对治理黄河水患的策论。

    这些策论是学子们的平时作业,文刊特意注明这五篇的成绩是甲上,所以才会被选入文刊。

     同届考生们翻看到这里,不由打起几分精神,认真下去。

     结果越是,同届考生们的神色越发凝重。

     把整本文刊都翻阅完,那些质疑白云书院成绩的声音逐渐淡去。

     没有等很久,殿试到来。

     历届参加殿试的两三百个人里,顶多只有寥寥数个十几二十岁出头的人物,多数贡士的年纪都是往三十岁以上走的。

     唯独元宁二十一年这场殿试例外。

     殿试是以会试时的排名来安排座位,白云书院的学子名次都在一百名以内。

    元宁帝和内阁大臣们坐在大殿之上,放眼望去,只觉得半数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科举考试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看着殿上有这么多年轻贡士,元宁帝心中十分舒坦。

     好啊,这一届春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了。

     而且这届春榜还是在他执政期间出现的,这不是从侧面说明他执政期间政治清明,人才汲汲吗?试问这样的美名,哪个立志做一代明君的帝王能够拒绝。

     “陛下,吉时已到,该公示殿试题目了。

    ”内阁首辅出声提醒道。

     元宁帝含笑点头,亲自写下这场殿试的考核题目。

     等殿试结束,已经是傍晚时分。

     考生们依次退出皇宫。

     走出皇宫后,不少考生都暗暗松了口气,三三两两凑在一块儿讨论刚刚的策论题目,或是约好要去哪个酒楼吃饭。

     相比之下,白云书院可就厉害了,他们直接围成了一团,去酒楼吃饭也是一群人浩浩荡荡杀过去,论起声势来十分浩大。

     很快就到了殿试排名公示的前一天。

     这段时间白云书院停课,衡玉和陆钦都在镇国公府里住着。

     衡玉正在院子里散步,就听下人过来禀报说赵侃、齐珏、山文华这几个学生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