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关灯
从宁父的字里行间,宁蓁推测出他们的故事。

    两人都是京北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在校园里相知、相恋、毕业。

    一直到宁父记录“她”要带他回家见父母的那一页之后,后面的页面被人生生的撕去了大半。

     宁蓁再往后翻,日记的内容骤然改变。

    只剩下宁父独自抚养宁蓁的琐碎记录,再无半点关于那个“她”的半点痕迹。

     长大以来的第一次,宁蓁对那个“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而在那之后,宁蓁打越洋电话关心阿嬷的后续恢复问题时,提到了此事。

     阿嬷沉默了许久,这才缓缓开口。

     原来宁父从京北大学毕业后,便考入了京市设计院工作。

    一年后,他毅然离开设计院,去往海市发展,并且考上了海市的公务员编制。

     就在他在海市安稳工作了两年后,他又辞掉了这份工作。

    之后,又去江市发展。

    一年后,他便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她开始了在各个城市漂泊的生活。

     直到宁蓁三岁那年,宁父抱着小宁蓁跋山涉水,回到南城,来到鹿鸣镇,请求阿嬷收留他们父女。

     此后,他们父女俩才算在鹿鸣山安定下来。

     而宁父,对宁蓁的生母绝口不提。

     得到这些消息时的,宁蓁心头一震。

     在他父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她的生母究竟是谁,她在哪里? 为什么,这些日记里,除了知道她的生母是土生土长的海市人,并且家境不错,却没有写出具体的名字,而是全部以“她”来代替。

    为什么? 这些疑问像一根刺,深深扎进宁蓁的心里,让宁蓁产生了寻找当年真相的执念。

     夏国这么大。

    没有名字、没有照片以及具体信息,想找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并且这一切都需要钱,需要人脉。

     而眼下,唯一能让她快速接近目标的,就是进入威尔森投行。

     投行本就是高风险与高收益伴随的。

    在这里,宁蓁相信自己能够学到更多。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宁蓁接受了卓文的推荐,去往威尔森实习。

     在回国的飞机上,宁蓁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这些年来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每一次因为想家而眼眶微红的时刻。

     宁蓁也十分感恩的卓文,给了自己这次机会。

    可她不知道的是,这段看似美好的缘分,将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