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石台村的春耕三月份前忙完的时候,赵家剩下的两亩地还在哪里放着。

     村民们从赵老汉那里听说赵疏桐拿那两亩还没有耕种的地有用,却迟迟不见动静,稍微清闲下来的人都有些好奇赵疏桐想要做什么。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赵疏桐不中用没大出息,但他怎么说也是石台村目前唯一的举人,一举一动还是十分惹人关注的。

     赵老汉怕赵疏桐不省事错过了农时,前来询问过赵疏桐两次。

     赵疏桐只好和赵老汉说要种个稀罕东西。

     如今见赵疏桐将稀罕玩意弄回来了,赵老汉好奇地打开背筐,“儿啊,这就是你要种的东西呀,好像小孩子的胳膊一样,你爹我都没有见过能种的活吗。

    ” 赵老汉的形容非常形象,这种短胖短胖的偶尔还能看出几个节的存在可不就像是小娃娃的小胖胳膊。

     “爹,这叫红薯。

    ”赵疏桐解释道,“外邦传来的东西,他们那里穷山恶水的都能种活,咱家的地都是良田肯定能种活的。

    ” “这番邦的东西咱们能吃吗,会不会有毒呀。

    ”赵老汉急了,怕赵疏桐不懂农事,被那些狡猾的外邦人给欺骗了。

     “爹,红薯不可能有毒的,那外邦人当着我的面吃过,我也尝过了,又甜又面的十分好吃。

    而且那外邦人说红薯的产量特别大,一亩地能种出两三千斤的红薯,要是咱们能够种出来,将来遇到荒年旱灾洪涝什么的都不怕了,还能多个活命的机会。

    ”赵疏桐道。

     赵老汉听到红薯一亩地种出两三千斤的时候,已经没有再听到赵疏桐说什么了。

     赵老汉一开始有些惊喜,随后就是深深的怀疑。

     他可没有听说过番邦有亩产千斤的作物,往年种麦子种稻子种高粱,收成最好的时候一亩地收了三百多斤不到四百斤的粮食,儿子随便拿回来一个种子,就说这能种出三千斤的粮食。

    赵老汉头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再次反应过来的是就是,他这傻儿子去了一趟京城被人给骗了。

     “儿啊,你这是被人骗了吧。

    爹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