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关灯
裴栖将孩子送过来的时候,赵竹心还清醒着。

     赵老汉蹲坐在赵竹心的摇摇车旁,拿起车上的拨浪鼓,“小红薯,你看啊,爷爷给你摇鼓。

    ” 赵竹心黑黢黢的眼睛跟着拨浪鼓的弹丸转。

     赵老汉见孙子给了反应,笑的别提多高兴了,拨浪鼓摇的都欢快了几分。

     小孩子觉多,玩了一会,赵竹心就困了,赵老汉又抱起他,一边走动,一边哼着小调哄他入睡。

     赵疏桐小时候赵老汉没少照顾,抱起赵竹心更是驾轻就熟。

     赵老汉喜爱赵竹心,十分喜欢抱他。

     在自家公爹忙着讨好自己儿子的时候,裴栖这个无良阿姆,出了府就去接裴吟兰逛街去了,完全将赵竹心给抛到了脑后。

     裴吟怡秋天及笄后就要定亲,现在詹氏已经不让他出门了。

     “小叔叔,你怎么还不把铺子从大嫂手里接回去呀,自从你生了小红薯,大嫂就对怀孕的事更积极了。

    ”裴吟兰见了裴栖道。

     “我过两天就去和侄媳妇交接。

    ”裴栖心虚地道。

     等他先玩痛快了,再回去干活。

     三四月没接触铺子的事情,裴栖又犯懒了。

     “那你可别忘了,大嫂今年再没有消息,母亲就要给大哥纳妾了。

    ”裴吟兰说道,曹氏为人挺不错的,平日里对他这个庶出小叔子也很照顾,裴吟兰还是不希望她受这委屈的。

     “嫂子逼得太紧了吧。

    ”裴栖皱眉道。

     指摘嫡母的话裴吟兰可不敢说,也就他小叔叔辈分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大嫂嫁进来也三四年了。

    ”裴吟兰提醒道。

     “裴晗什么想法。

    ” “大哥自然是想和大嫂生嫡子的。

    ”裴吟兰道。

     裴家家风虽好,男人虽然纳妾的少,但也没规定不能纳的。

    裴吟兰姨娘是因为裴桓十几年前外放,詹氏正怀着裴吟怡不能随行,安排了裴吟兰姨娘去伺候裴桓。

    可惜他姨娘命薄,在他六岁的时候一场风寒去了,裴吟兰后来一直养在嫡母身边。

    前几年他爹起了花花心思,又纳了一个良家子,生了个庶弟出来。

     大哥能不能顶住嫡母的压力不纳妾,裴吟兰也不知道。

     “这些事情咱们说说就好了,你可别在外边说呀。

    ”裴栖叮嘱裴吟兰。

     裴吟兰当然知道。

     他一个庶哥儿关心嫡出大哥的房里事,要是说出去,自己也没脸。

     接下来他们不再谈裴晗和曹氏的事情,裴栖带着裴吟兰走到哪里逛到哪里。

    裴吟兰见裴栖对一些他不熟悉的地方张口就来,心里又开始冒酸气了。

     为了能好好游玩,酸了一会儿他自己压下去了。

     “咦,浅荷,前头那个铺子人那么多,是在卖烤红薯?”裴栖模模糊糊地看着铺子上的招牌道。

     “是的,主夫。

    这是咱们老爷五堂叔家新开的铺子,卖烤红薯给附近的百姓尝鲜的,价格定得不贵,一文钱一根。

    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来买,要不是一个人最多能买五根,这位堂老太爷家的铺子早就让人搬空了。

    ”浅荷道。

     “糖葫芦都要三文钱一串,一文钱一根真的是良心价了。

    ”裴吟兰道,“小叔叔,咱们也买一些照顾一下这位堂爷爷的生意吧。

    ” “兰少爷,堂老太爷家的生意非常好,每日不到午时,当天的烤红薯就能卖完,用不到咱们照顾。

    我听人说,现在不少人慕名前去忠孝村买红薯回去种呢。

    ”浅荷道。

     如此,裴吟兰打散了去买红薯的做法。

    小叔叔给家里送了不少红薯,他们都吃不完,不需要在外边买。

     “村子是怎么往外卖红薯的。

    ”裴栖好奇地问。

     他还记得在乡下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当时想偷偷把红薯十文钱一根卖给外面的行商,后面还是被他夫君给阻止了。

     “我听管家媳妇说,村子里往外卖红薯三文钱一斤。

    ”浅荷道,他口里的管家媳妇是赵贵的妻子,“要是让乡亲教导种红薯的话,只要额外再给他们两百文钱,包教包会。

    ” 裴栖惊讶了,村子里的人竟然变得这么厚道了。

     其实村里人没有厚道,放着钱不赚,甚至没有趁机太高物价,是被忠孝的盛名给累了。

    皇上给了他们一个忠孝村的牌匾,他们自然要拿出自己的气度的,再加上村子里正在修祠堂,也不好意思去坑人。

     村长都没怎么出面,这些人就忍痛商定好,按照当时给朝廷的价格,将红薯卖给了前来求买的人。

     甚至,卖给商人的时候,还要求他们售卖的时候不能抬高红薯的价格。

     商人们有没有照做离得远了谁也不知道,但忠孝村的人又传出一波勤劳朴实诚信无欺的美名来。

     五堂叔的红薯多,在直隶就开了铺子,这些天呆在京城又在京城的粮店旁边开了售卖红薯的铺子,十分受人追捧。

     五堂婶本来埋怨五堂叔听了村长忽悠捐的红薯太多,等皇上给了嘉奖后,分到一块上好的绸缎后,到没有那么多的怨言了。

     好在他们当初去直隶置办产业的时候,将户籍留在了京城。

    如今走出去,说自己是忠孝村的人,都会引来一堆羡慕的目光和夸赞。

     裴栖他们没在铺子前停留太久,又去街头看了会儿杂耍,才去了常去的书铺。

     裴栖想买一些关于母子之间相处的话本备着,将来好借鉴着和赵竹心相处。

     裴栖实在是没有办法像许多父母一样,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甚至财产一样对待。

    赵竹心是个大活人,不是东西。

     于是裴栖就想从话本子里借鉴借鉴。

     但是掌柜的这里关于这类的话本很少,给裴栖拿出了一堆孝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书,极力推荐裴栖购买。

     裴栖:……。

     鬼才要看这些东西呢。

     掌柜的知道自己拿出来的东西遭了嫌弃也没有气馁,裴栖以前是经常光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