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关灯
道,“小红薯,你画的非常好,阿姆非常喜欢,过两天,阿姆带你去庄子上放风筝、捉小鱼好不好。

    ” 赵竹心露出大大的笑容,“阿姆,等爹回来了咱们一块儿去。

    ” “行。

    ”裴栖也没打算一个人带着赵竹心去庄子上玩,赵竹心才四岁大,让他一整天陪个小屁孩玩,也是会腻的。

     赵竹心和他阿姆和好了,旭哥哥告诉了他,他阿姆非常喜欢他,他想找旭哥哥告诉他,阿姆是怎么喜欢他的,脾气很好的裴旭都差点被赵竹心逼得躲出去。

     小竹心,小叔叔之前是对你多不好,给你点儿好眼色,就让你这么高兴。

     你高兴就高兴,这找人说个不停地毛病是跟谁学的。

     裴旭只敢在心里叩问裴栖的教育方式,该陪着赵竹心的时候,非常怂地不敢说不。

     两天后,赵疏桐终于回来了,裴旭看到了自己苦日子结束的曙光。

     赵竹心听下人说,他爹今天回来,一早就跟在他阿姆身边等他爹。

    等他爹一出现在视线里,赵竹心越过裴栖冲了上去,抱着赵疏桐的大腿,求抱抱。

     赵疏桐捞起赵竹心,让他坐在自己的胳膊上。

     “小叔父,你回来了。

    ”裴旭和赵疏桐行礼。

     “旭儿来了,去见过你二叔了吗。

    ” 裴栖二哥裴榆就在钦州府的织造局做织造郎中,是织造局的一把手。

    虽然只有五品官,但唯有帝王心腹才能坐上这个位置。

    因此,虽然还是外放,不能留在京城,裴榆对这个位置非常满意。

     裴榆两年前上任时,赵疏桐和裴栖一起去拜访过他,两家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来往。

     “去过了,二叔说,小叔父你让养育的孤儿院的孩子进了织造局,夸奖小叔父你爱民如子呢。

    ”裴旭与有荣焉地道。

     做官就要像他小叔父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些孩子对将来没有安全感,我在让人教他们识字算数的时候,也让他们闲暇时织羊毛赚些小钱。

    他们大都学会了织羊毛织毛衣,能谋到织造局的差事,还是多亏了二哥给我方便。

    ” 孤儿院这几年长大的孩子有五十多人。

     一部分人被赵疏桐安排到自己的产业里,另一部分织羊毛毛衣手艺好的,被他送到了织造局做工。

    织造局从羌人还有西北地区收购羊毛外,也有制作羊毛制品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工。

     裴榆确实需要人,就给赵疏桐行了方便。

     赵秋声这几年一直给这些孩子灌输危机意识,说是等县太爷走了,将来就不能照应到他们了。

    因此他们大部分人都强烈表达了出来做工的意愿,刚成年就想出去谋生,想读书或者继续学习算学的人没几个。

     赵疏桐就按照他们的特长,暂时给他们做了这样的安排。

     “这些孩子有小叔父你的照料,是他们的幸运。

    ”裴旭道,要不是小叔父有心照顾,那些孩子就算会织毛衣,二叔也不一定会收下他们。

     和裴旭说过话,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