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关灯
舍得花功夫,小吃的种类不比京城少。

     街上逛了几天,兄弟两人每次都吃到肚子溜圆,才舍得回家,惹得裴栖大发雷霆。

     裴栖辈分高,不光是裴旭还是赵竹心都被他骂的狗血淋头。

     然后这俩玩意儿,积极认错,背地里还是继续偷偷犯错。

     “夫君,你再让裴旭教导小红薯,小红薯都要玩野了。

    ”裴栖找赵疏桐告状,就算裴旭是他娘家侄子,他也要说,小红薯不适合交给裴旭教导。

     “小红薯才四岁,坐不住喜欢玩是正常的,今年学学认字背背书,明年我会再换个稳重的老举人来教导他。

    ” 裴栖算了下,今年也就剩下四个月。

     小红薯和裴旭在一起玩的开心,就让他们再在一起待一阵子。

     赵竹心开心,裴旭就不是特别开心了,甘陇县玩了一遍,他就想去边关了。

    可是有赵竹心这个小拖累在,他不能跑的太远。

     就算赵竹心天纵奇才,什么东西教个三四遍就能学会,裴旭也不想再继续教导他了。

     裴旭动了给赵竹心另找一个启蒙先生,将自己解放出来的心思。

     可惜,他在西北这片人生地不熟的,真正有才学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几天后,收拾好东西的赵贵要回京了,赵家人给赵贵举办了一个践行宴,送走了赵贵。

     赵贵回到京城不久就进了户部,忠孝村给赵疏桐的来信比往年更加多,更加热情。

     这里面不乏套关系,似乎成为下一个像赵贵的幸运儿。

     尤其是五堂婶,话里话外表达了对赵贵有了前程的羡慕,然后让赵疏桐提携一下赵言则。

     赵言则现在才是一个秀才,赵疏桐想帮他也使不上力气,只能写信回去,鼓励他读书,考上举人。

    同时,赵疏桐写了封名帖,推荐赵言则去直隶那边比较有名的白羽书院入读。

     赵疏桐这些年发现了许多造福百姓的高产粮食,还有大儒公开赞扬过他品德高尚的,很多书院都认他的名帖。

     范家书院这样的顶尖书院,赵疏桐使不上力气。

    但是给赵言则介绍白羽书院,还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

     赵疏桐觉得自己的安排十分不错,五堂婶收到赵疏桐的回信有些失望。

     他希望赵疏桐能像帮赵贵一样,给赵言则安排一个小官当当,但是赵疏桐却让赵言则继续考科举。

     五堂婶打算继续写信,五堂叔拦住了他。

     “赵贵这样的没有功名傍身,他能升上六七品就顶天了。

    言则中了举人,谋个县丞、县令,就比赵贵的起点高。

    ” “那言则也要能中了才行,他读了这么多年书,才考了一个秀才,什么时候才能考上举人。

    ”五堂叔道。

     “咱们是做父母的,不能这么短视。

    让言则他再考几年,要是他连考举人的勇气都没有,当了官还是要靠疏桐扒拉他,自己立不起来,也不长久,总不能让疏桐管他一辈子。

    要是能考上,这辈子就不愁了。

    ”五堂叔劝解妻子。

     五堂婶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她自己就是个商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