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败放弃示好,于是全都提着东西告别离开。

     莫琪然则立刻实习上岗,穿上海蓝色的帆布围裙跟在中年男人身后收拾杯子。

     “你整个下午都忙着拍片,不如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过来也行。

    ”男人回过头,轻声劝说。

     莫琪然则态度诚恳地答道:“我没做过这样的工作,能学一点是一点,免得明天过来再手忙脚乱,耽误店里生意。

    ” 男人点点头,“那你先把杯子洗出来吧。

    晚一点,我教你做咖啡。

    ”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莫琪然知道这中年人叫何鸣,是咖啡店老板。

    店面开了三年多,有固定消费群体,收入稳定。

    但何鸣是个讲究人,用的咖啡豆全部从原产地订购,研磨机和咖啡机也都用了国内少见的品牌,甚至还有好几套非常专业的手冲设备。

    这样一来,成本立刻就上去了,利润自然谈不上多。

     “咖啡不止是功能性饮料,不止是装模作样喝出什么身份或品味。

    咖啡是一种文化。

    ”何鸣演示完机器的操作流程,又拿出手冲设备和好几袋咖啡豆,“他们的气味差别很大,不同的冲制手法也会带来不同的口感。

    ” 莫琪然站在柜台后,按照男人的要求逐袋去闻咖啡豆的香气。

     “出产地的气候、降雨量、日照量、土壤、环境都会影响咖啡豆的气味和口味。

    你手里那袋是哥斯达黎加中部特雷斯里奥斯地区产的,那边海拔低,咖啡豆的酸味会比山地出产的更柔和,醇度也均衡。

    另一袋是巴拿马产的,酸度轻盈且略带甜味,均衡且深邃,香味丰富……”何鸣一边说一边取豆子放进研磨容器,然后仔细调整颗粒度,再手工研磨。

     “不同的咖啡豆,磨成粉的粗细度也不一样。

    错误的设定会让热水渗透咖啡粉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香气的散发,甚至增加酸涩感。

    比如我现在用的牙买加咖啡,颗粒度就必须调到……你不写下来吗?”男人松开研磨手柄的右手,指指柜台上的纸笔。

     “不用,你说吧。

    ”莫琪然表情认真,“我记性很好,不会忘的。

    你继续。

    ”他以前上课时记笔记是因为会有同学考前来借去复习,现在则没有这个必要了。

     何鸣将信将疑,但没再啰嗦什么,直到每一勺咖啡豆都变成浓郁芬芳的液体倒入杯中,他听着莫琪然的复述才真正相信这个年轻人真的记性好。

     “尝尝看。

    ”何鸣满意的坐下来,等到莫琪然品尝过每一杯又描述了香气和口感上的差异才叹息说道:“我今天下午看到你拿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拍照时专心阅读的样子,也猜你是个大学生。

    记性这么好,却没继续上学,太可惜了。

    ” 莫琪然不想对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诉苦,不,对任何人其实都没有必要诉苦。

    因为那些人帮不了他,也没有责任帮他。

    于是,他顾左右而言他道:“实际上,我不喜欢那,不喜欢所谓的无限循环。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意义,我不愿意接受书上所说的命运恒定,也不认同尼采想要表达的那种对命运的妥协接受。

    ” 何鸣似乎对哲学问题很感兴趣,顺着莫琪然的话头继续下去。

    他们喝着咖啡聊尼采,一个抗拒,一个认同,但却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