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李三楞大闹县衙 白云庵救妹杀奸

关灯
性再大闹一闹,解救李三哥,亦显示义气男子。

    ”二人协力同心,冷不防打倒几名官兵差役。

    李三楞满心欢喜,挣断犯法绳,三人努力打散兵差,往城外逃奔。

    不在话下。

     且表道光皇爷离了宛平县衙门,往前行走,不觉走至交民巷,腹中饥饿。

    见天色已过午,迎面有一座阔饭馆,上面横悬一匾,上写“意合馆”三个大赤金字。

    只闻里面刀勺乱响,吆吆喝喝。

    望柜上一看,坐着一人,年约三十多岁,面带凶恶——此人乃是黄士龙——坐在那里。

    皇爷暗想:“不如且到楼上饮几杯,再回朝也不迟。

    ”遂走进意合馆。

     堂倌王二迎面赔笑,口尊:“老先生若吃酒饭,请上楼。

    ”皇爷闻言,登梯上楼,在居中桌正面落座。

    堂倌王二问道:“你老用什么酒饭?我好吩咐下去?”皇爷说:“给我预备上等满汉酒席三桌,各样美酒皆来一壶。

    ”堂倌王二笑问:“你老是实要,还是取笑呀。

    一人焉能吃这些酒席?”皇爷说:“我有钱买饭,不怕大肚汉。

    ”王二闻言,只得搽抹桌案,摆上了三桌满汉酒席。

    皇爷自斟自饮。

    猛然听有人在院中吟诗曰: 小小鲤鱼未成龙,身困浅水沤麻坑。

     一朝若遂凌云志,九霄云外任飞腾。

     皇爷闻诗,站起身形,走至楼窗望外一看,原是一褴褛的二十余岁贫人,虽然贫穷,貌似贵相,腹藏奇才,必然锦绣。

    遂向下开言:“那一贫人上楼来,我有话问你。

    ”堂倌王二口呼:“大太爷,你老别叫他上楼,他身上太脏。

    ”皇爷说:“我爱修好,叫他上楼,我要帮助他几串钱。

    ”王二说:“你老修好,我何必多孽?我替你老唤他。

    呔!赵伙计上楼,大太爷要帮助你,你要来你就来。

    看你这个相,还迈四方步哩!”赵公子走上楼来,王二用手一指,说:“那位大太爷帮助你。

    ”赵公子闻言,走至近前,深施一礼,口尊:“老先生将学生唤来,有何吩咐?”皇爷说:“听你口音,不是北京人氏,你家住哪里?姓什名谁?因何落在这般地步!”赵公子说:“家住南京苏州府赵家村,赵恺是我曾祖,赵绪宗是我先祖,我父赵川,学生名赵会清,我父在保定府作过一任都统病故。

    家门不幸,家产被焚,母子只在家庙存身。

    学生已入泮,亲朋帮助我行李、盘费来顺天府乡试,半途遇贼,将行李、盘费劫去。

    无奈一路提笔卖字,方到北京,住在此店。

    不幸身染重病,一月有余,病愈欠下店帐,掌柜的心狠,令我作长工还店帐,白日铡草喂马,夜晚在马棚看守。

    身冷无衣,故而仰天吟诗,冒犯先生。

    ”皇爷说:“听你所言真苦,我欲帮助你,手下不方便。

    你且那旁歇一歇去。

    ”皇爷打开小包袱,取出文房四宝,研浓了墨,将纸铺在桌上,提笔写道: 上谕:朕出宫便衣私访,在交民巷意合馆偶遇苏州人赵会清,才学颇佳。

    将伊留在卿府,更换衣巾,朕回朝必要重用。

    钦此钦遵。

     后面又写了满文,用封皮封固,遂将赵会清唤至面前,吩咐道:“你持此信去天官府刘焕芷处投递,休要害怕,令他开仪门迎接。

    ”赵会清闻言,心中纳闷,暗想:“这位先生来头非小。

    ”接书下楼。

    黄士龙拦阻说:“你的长工未满,不谁你走。

    ”皇爷大怒曰:“何人敢拦他下书?”黄士龙怒道:“好一个撒野的畜生,竟敢管我的事!小子们,打这狗先生!”不知皇爷怎样,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