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柜》08

关灯
盯了会儿,最后终于拔脚过来。

     王金发又笑:“沈度,说说,你是怎么演绎角色的。

    如果角色跟你本人完全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你要怎么表现出来?比如,你主动要来的那几个特别诡异的角色。

    ”说完,又对江沅道,“每个演员方式不同,但你可以多听一听,最终找到适合你的表演方式。

    ” 江沅对王金发笑:“谢了。

    ”又对沈度也笑,“也谢了。

    ” 沈度又是怔了两秒,而后垂下眸子,再抬起来,一字一句十分认真,道,“我只能说,多看教材。

    ” 江沅:“教材?”教材是什么? “嗯,”沈度又轻笑了一下,“剧本就是你的教材。

    这跟备考是一样的。

    先仔细读人物小传、人物台词等等东西,然后根据你的阅历努力模仿相似的人,想象他的动作、表情、语气,给角色添加血肉,也就是说,先理解课本。

    ” 江沅问:“然后呢?” “然后?练习,不断练习。

    ”沈度继续回答他,“有些演员认为练习会让他们失去感觉,我不赞同这个说法。

    我认为,表演跟其他工作是一样的,完全一样的,练的越多,做的越熟,我不相信别人说的‘到现场搜寻感觉’。

    诚然,表演是门艺术,需要灵感,可弹钢琴也是艺术,唱歌儿也是艺术,跳舞也是艺术,绘画、雕刻都是艺术,可钢琴家们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同一曲目,歌唱家、舞蹈家也是一样,一遍一遍反复练习,表演并没特别不同。

    你先确定一段表演需要呈现什么感觉,而后反复练习、揣摩,直到找到那种感觉。

    ” 江沅有些豁然开朗。

     是这样吗…… 不断练习? “练”就可以达到要求吗?“努力”的话,他可以的。

     “嗯,别担心,”沈度又道,“练习几十遍、几百遍,都是正常的。

    我有一个笔记本儿,那上面写着我自己对每部电影、每个场次、每个镜头的练习次数,是用‘正’字来记录的。

    我每练一遍就写一笔,到最后只要看看某一镜后有多少‘正’字,就能知道我自己在这一镜上练了多少遍,也能从一页一页密密麻麻的‘正’字里看出来自己演技提升了没、突破了没。

    演技这东西,不光要看外人的评价,也要看自己的想法。

    我还记得我有一回一共排了105遍,笔记本的那一镜后一共写了21个“正”字,是在拍《大地儿女》那个时候。

    ” “啊……”听了这话江沅有些震惊。

     沈度原来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他刚刚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少了很多,不再感觉非常受挫了。

    他觉得,影帝沈度都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他自己也还有着能期待的未来。

    沈度能做得到的,他也能做得到,这不难,他对电影能付出的绝不输给任何人。

     “行了行了,”这个时候,同样有些震惊的王金发插话了,“咱们今天到此为止。

    江沅回去琢磨琢磨,按沈度说的,‘练习练习’。

    ”现在,出于预算,绝大多数电影导演会严格按计划拍摄,可王金发并不喜欢这个方式。

    他认为,如果每镜很严格地只能拍摄两次三次,那所有冒险都会不见,所有灵光一现的拍摄手法都会消失。

     “好。

    ”江沅性格比较认真,他说,“谢谢王导。

    到了明天,我一定能演好‘辛愿’的。

    ” 王金发笑了:“嗯,我相信。

    ” ………… 回到酒店,江沅独自匆匆忙忙地对付了一顿晚饭,而后便按沈度说的,开始研究他的“教材”了。

    他重新读,一句句读,把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全标记出来,跟王金发一个个问,把台词全部吃透了,终于确定辛愿这场想呈现的具体感觉,而后,他在心里想象动作、表情、眼神、语气,用细节来填充时间,也用细节来补充内容,对着柜上的大镜子,一遍一遍地演出来,然后评估、思考、调整,一镜镜来,一点点改,最后他的表演肉眼可见地越来越顺畅了。

     沈大影帝说的对。

    即使角色跟他本人丝毫没有相似之处,他也可以通过理解还有练习演绎角色。

    他不需要与电影的某个角色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