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马梦太夜逢三险 验兵刃绝处逢生

关灯
诗曰: 人生天地常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

     争似区区随所遇,年年处处看梅花。

     马梦太接过书信来,看见上面封皮上写的是:“书由京都前门外广庆茶园发,名内详。

    ”后面是“康熙年月封”。

    自己拆开一看,见上面写的是:敬请梦太兄台大人福安。

    弟孙兆英自拜别后,时常想念,知己之交,不叙套言。

    想吾兄大展鸿才,扫荡邪魔,虽吕望六韬,不过如是。

    敬启者,今有叙盟兄欧阳善、拜弟渚葛吉、张玉峰三人,棍棒纯熟,文韬武略,乃当世英杰也,意欲投效军营,如到之日,兄千万照应,则弟幸甚!书不尽言,并请台安。

    片纸草草,面见再谢。

     康熙年月日。

     兰弟孙兆英拜冲马梦太看罢书信,说:“哪位姓欧阳名善哪?”欧阳善说:“我叫欧阳善。

    ”诸葛吉笑嘻嘻的说:“我叫诸葛吉。

    ”又指那白面模样的说:“他叫张玉峰。

    ”马梦太说:“你三人不认识我,就应该把我杀了。

    要不杀害,就该尽朋友之道才是。

    你三人这一耍笑我,连我的朋友你们都瞧不起了!幸亏我马梦太是不怕死之人,倘若怕死,连我那朋友都不好看哪!”欧阳善连连赔罪,说:“一时的莽撞,情甘认罪,望乞宽恕。

    ”张玉峰说:“老哥,都是小弟错了!此事还得商议一个万全之策才是。

    ”马梦太说:“你三人因为什么落在这天地会八卦教中?是所因何故呢?”张玉峰把上项事说了一遍,又说:“今日之事,我想定一条苦肉计,将马老哥捆上,送至大寨,到那里就说拿住奸细了。

    只要见着马凤山的面,把老哥你放开了,你我四人拿他。

    你想好不好?”马梦太说:“这不是万全之计。

    这山寨内的喽兵、教匪要一齐动手,你我该当怎样呢?依我之见,我先回大营,见了元帅,定下计策,我再回来。

    到了这里,等至天晚,再依你们那条计策,把我捆上送至大寨,见了马凤山,你我四人将他拿住,外面有官兵接应,方能一战成功。

    ”张玉峰说:“也好,马老哥,你先走吧,把大营的官兵调来,再作计较就是。

    ”马梦太说:“你三人明夜晚间还在这里等候就是,我要告辞了。

    ”马梦太往外走,张玉峰三人送出来,说:“老哥,我等专候捷音就是了。

    ”四人分别。

    马梦太出了后山往东,自己走着,心中盘算:“这是天助我马梦太该成这件奇功,我也想不到有此奇遇。

    ”正思想之间,抬头一看,见山路崎岖,树木森森,不是一来的道路,自己无奈,在各处一找,并无路径。

    信步往前,方走了有七八里之遥,腹中透饿,想要吃点饭才好。

    心中思想,仰面一看,皓月当空,清光似月朗星稀。

    马梦太出了这道山口,见目前有座村庄,自己信步进了庄门,到十字街,看那街道平坦,是东西一条街,南北一条街,也有围子砖墙,四个大门。

    他走至十字街,往东一拐,闻见一阵羊肉香味。

    见路北一座大庄门,双门半掩,羊肉的香味从这大门内出来的。

    马梦太一看门内,是路东一间门房,见里面灯光闪闪。

    马梦太蹑足潜踪,走至临近,往里一看,屋内南边是,地下一张八仙桌子上一盏灯,地下一个炭火炉子,上有一个带盖的沙锅,炖着一锅羊肉,八仙桌上有一把大磁茶壶,两个茶碗,一沙锅白米饭。

    可巧屋中并无一人。

    马梦太说:“我也饿了,不免我吃点饭吧。

    ”用手一摸,那茶还热,自己斟一碗,自斟自饮。

    连喝了几碗,把炖羊肉端下来,放在八仙桌上,打开盖一看,热气腾腾。

    又把饭也盛来。

    正在饥饿之际,端起碗来,狼吞虎咽,吃了一个不亦乐乎。

    正在得意洋洋,心中说:“有福不在忙,这是应该我嘴中之食。

    ” 正想之际,忽听那北边有人说话:“二哥,我今日炖了三斤羊肉,煮了一锅饭,请你吃点。

    你我二人谈谈心。

    ”说着话,门一响,进来了两个人:头前走的是身穿月白布裤褂,足下青布快靴;年有三十以外,黑紫面皮,粗眉大眼,高颧骨,准头端正,连鬓落腮黑胡子样儿。

    后边那个也是这样的打扮。

    一见马梦太,就问:“你这人是从哪里来的?快些实说!你倘不实说,我立刻鸣锣,把你拿住!”马梦太饭也吃足了,说:“朋友,你先别着急。

    在下姓马,名梦太,是京都人氏。

    从此过路,我实是饿了,我把你的羊肉全给吃了。

    ”那人一听,气往上撞,说:“好哇!你还这么大模大样的,见了我连个惧怕都没有。

    黑夜之间,你无故进我门房,你是因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