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罢官职逢义士高僧 应龙图审冤魂怨鬼

关灯
公庙内居住。

    于是将包公改作道人打扮,每日里与了然不是下棋便是吟诗,彼此爱慕。

    将过了三个月。

    一日,了然求包公写“冬季唪经祝国裕民”八字,叫僧人在山门两边粘贴。

    包公无事,同了然出来一旁观看。

    只见那壁厢来了一个厨子,手提菜筐,走至庙前,不住将包公上下打量,瞧了又瞧,看了又看,直瞧着包公进了庙,他才飞也似的跑了。

    包公却不在意,回庙去了。

     你道此人是谁?他乃丞相府王芑的买办厨子。

    只因王老大人面奉御旨,赐图像一张,乃圣上梦中所见,醒来时宛然在目,御笔亲画了形像,特派王老大人暗暗密访此人。

    丞相遵旨,回府又叫妙手丹青照样画了几张,吩咐虞侯、伴当执事人员各处留神,细细访查。

    不想这日买办从大相国寺经过,恰遇包公,急忙跑回相府,找着该值的虞侯,便将此事说了一遍。

    虞侯闻听,不能深信,亦不敢就回。

    即同买办厨子暗到庙中闲游的一般,各处瞻仰。

    后来看到方丈,果见有一道人与老僧下棋,细看相貌,正是龙图之人。

    心中不胜惊骇,急忙赶回相府禀知相爷。

     王大人闻听,立刻传轿到大相国寺拈香。

    一是王大人奉旨所差之事不敢耽延,二是老大人为国求贤一番苦心。

    不多时来在庙内。

    小沙弥闻听,急忙跑至方丈室内,报与老和尚知道。

     只见了然与包公对弈,全然不理。

    倒是包公说道:“我师也当迎接。

    ”了然道:“老僧不走权贵之门,迎他则甚?”包公道:“虽然如此,他乃是个忠臣,就是迎他,也不至于沾碍老师。

    ” 了然闻听,方起身道:“他此来与我无沾碍,恐与足下有些瓜葛。

    ”说罢迎出去了。

     接至禅堂,分宾主坐了。

    献茶已毕,便问了然:“此庙有多少僧众?多少道人?老夫有一心愿,愿施僧鞋僧袜每人各一双,须当面领去。

    ”了然明白,即吩咐僧道领取。

    一一看过,并无此人。

    王大人问道:“完了么?你庙中还有人没有?”了然叹道:“有是还有一人,只是他未必肯要大人这一双鞋袜。

    如要见这人么,大概还须大人以礼相见。

    ”王宰相闻听,忙道:“就烦长老引见引见何如?”了然答应,领至方丈。

    包公隔窗一看,也不能回避了,只得上前一揖道:“废员参见了。

    ”王大人举目细看,形容与圣上御笔画的龙图分毫不差,不觉大惊,连忙让座,问道:“足下何人?”包公便道:“废员包拯,曾在定远县。

    ”将因断乌盆革职的话说了一遍。

    王大人道:“此案终属妄诞,老夫实难凭信。

    ”包公不觉正色答道:“虽则理之所无,却是事之必有。

    自古负屈含冤之魂。

    凭物伸诉者不可枚举,难道都是妄诞么?只要自己秉公断理民情,焉肯以‘妄诞’二字就置之不问,岂不使怨鬼含冤于泉下乎?何况废员非攻乎异端之人,此事亦非攻乎异端之案。

    ”王大人见包公说话梗直,忠正严肃,不觉满心欢喜。

    立刻备马,请包公随至相府。

     进了相府,大家看大人轿后一个道士,不知什么缘故。

    当下留在书房安歇。

     次日早朝,仍将包公换了县令服色,先在朝房伺候。

    净鞭三下,天子升殿。

    王芑出班奏明,仁宗天子大喜:“立刻宣召见朕。

    ”包公步上金阶,跪倒,山呼已毕。

    天子闪龙目一看,果是梦中所见之人,满心欢喜,便问为何罢职。

    包公便将断乌盆将人犯刑毙身死情由,毫无遮饰,一一奏明。

    王芑在班中着急,恐圣上见怪。

    谁知天子不但不怪,反喜道:“卿家既能断乌盆负屈之冤魂,必能镇皇宫作祟之邪。

    今因玉宸宫内,每夕有怨鬼哀啼,甚属不净,不知是何妖邪,特派卿前往镇压一番。

    ” 即着王芑在内阁听候,钦派太监总管杨忠带领包公,至玉宸宫镇压。

     这杨忠素来好武,胆量甚好,因此人皆称他为杨大胆。

    奉旨赐他宝剑一口,每夜在内巡逻。

    今日领包公进内,他哪里瞧得起包公呢?先问了姓,后又问了名,一路称为老黑,又叫老包。

    来到昭德门,说道:“进了此门就是内廷了,想不到你七品前程如此造化。

    今日对了圣心,派你入宫,将来回到家乡里说古去罢。

    是不是?老黑呀,怎么我和你说话,你怎么纺丝吊面——布里儿呢?”包公无奈,答道:“公公说的是。

    ”杨忠又道:“你别和我闹这个整脸儿。

    我是好玩好乐的。

    这就